宝鸡市高新二小梁宝红: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丨语文角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任务是依靠教师的语言来实现的,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好坏,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

从发声的角度,教师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口语表达这一主要的有声语言手段是教师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口语借助语音、语调、停顿等使说话内容更丰富,从而产生言语的特殊表现力。而教师的板书、体态语、空间距离、礼仪等无声语言和口语表达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作用。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通过语言艺术来引导学生进入到语文教学的世界中呢?

本文作者:宝鸡市高新第二小学语文教师梁宝红

课堂教学中的有声语言

法国蒙田说过:语言只是一种工具,通过它我们的意愿和思想就得到交流,它是我们灵魂的解释者。有时候听别人讲话是一种享受,记得以前有位教语言学的老师,她的声音扰如出谷黄莺,声音很柔和,每次听她讲课都会很舒服,随着她讲课的思路走——有时候一句幽默的笑话会引起我们的哄堂大笑;一句名人哲理,让我们体会人生百态。老师的一顰一笑都牵引着我们。

笔者认为,课堂有声语言艺术的运用应具备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富有示范、准确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用准确严密而简明的语言表达才能保证知识传授的科学性和学生正确理解知识的可能性。如果教师表达不清晰,要求不明确,换来的是学生面面相窥,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情绪。每堂课,授课效果的好坏,并不取决于教师的话讲的多少,而是看教师的语言是否直达目的地,啰嗦而僵硬的语言让学生找不到重点。在实践教学中,我深有体会,一味地生硬的传授只会事倍功半,但能吸引学生的教学却能事半功倍。举个例子:在识字教学中,在已经朗读完准备教生字的时候,有的新教师时常会这样说:“小朋友,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学生字吧。”如果这样,学生只会枯燥乏味;但如果换一种说法:“同学们,生字宝宝来到课堂上跟我们交朋友了,你能准确地把它的名字读出来吗?”“生字宝宝可淘气了,它把拼音帽子摘下来,你还能把它认出来吗?”相信像这样的过渡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此外,由于小学课堂教学还兼有对学生进行规范语言训导和陶冶的任务,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注意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习惯,如听者要讲礼貌,学会听,认真听,听清楚;讲者要表达清晰和讲礼貌,在交际过程中我还教会学生使用文明用语:请、谢谢、不客气等。因此教师应注意自身语言的规范化和示范性,使用值得学生仿效的的语言,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效能。

二是富有启发、激励性。生动的语言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拨动学生的心弦,对学生生心理的催动和激励作用,是教师口头语言的归宿。教师一句启示性的话,有时能使学生茅塞顿开;一句激励性的话,有时能鞭策学生终生并使其铭记不忘。讲到学生心坎里的话,既有思考回味的余地,又能作用于人的心灵。例如:在课学上学生很积极地回答问题,但答案不是理想的,这时,我会对他说:不要紧,老师表场你勇敢,相信你下次会有更精彩的回答。

三是富有童趣、激发性。小学生天真活泼,要他30分钟规规矩矩坐得端正那是有困难的一件事,好动是学生的天性,那如何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呢?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语言就要富有童趣。语言就要简练,清晰。在教学《美猴王》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西游记里那个火眼精金的孙悟空,跟随唐僧西天取经之前居住在什么地方吗?(水帘洞)下面随着音乐我们一起去走走。这样引人入胜的设计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带他们走进课文。

课堂教学中的无声语言

有时候“无声胜有声”,对学生来说这种教育会比不断地说教更具影响力。课堂上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次沉默都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出乐学的氛围,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发生作用这便是"无声语言”的独到之处。学生喜欢新鲜的事物,在教学中把“无声语言”引进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优美的手势、和可亲的面部表情,充满鼓励的眼神,都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和感染,使学生在真正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第一,神态语和手势语。

神态语有人说过:教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创造一个奇迹,我们顺手的摸摸他的小脑袋、竖起的一根大拇指……这些对孩子们都很敏感,他们能从我们这一举手一投足间感受老师对他的关爱,而这些都有可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心灵。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神态语,可使学生感到亲切中严肃,肯定中有期待,否定中有鼓励,容忍中有警告。如在课堂中,当学生回答问题很紧张时,我会微笑着向他点点头,以热情、信任的目光让他得到信心和勇气。当课堂纪律松散时我会用严肃的表情来表达我的不满,这些简单的动作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手势语则是指,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学生都关注着,这时手势语就起到作用。当学生回答问题很出色时,我会竖起我的大拇指表示我的赞赏,又如上课时,学生在开小差,我会悄悄地走到他身旁敲敲他的桌子以表示我对他的警告。

好动,爱贪玩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教师用肢体语言让学生跟着模仿,将会大大刺激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一旦喜欢上老师,就必然会喜欢上你所教的科目。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同学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例如我在教《学弈》一课时,我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地体会两个学徒在学下棋时的的不同表现,于是,我让全班同学起立边读课文边做动作(可自由组合小组成员演示)。《落花生》这篇课文,我在课堂上还让学生尝尝花生的味道,通过做一做、尝一尝这样直观的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思考和表现的机会,同时也理解了课文内容。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了流动的阳光,形成了一种和谐、轻松的气氛,学生在平等、愉悦的环境中玩、学,其乐无穷。这种教学方式生动有趣,很受学生欢迎,可以长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乐学不疲。

第二,无声语言的类型。

那么,无声语言都有哪些类型呢?

1.表情语。它是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一种体态语言。马卡连轲说:“做教师的定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不能做老师的。”面部表情使用最广泛、表现为最丰富的是微笑语和目光语。在课堂上,教师兴致勃脸部表情微笑大方学生受其影响就会轻松自如,课堂气氛就会活跃,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而好的老师,往往善于用眼神的交流来维持课堂秩序,组织课堂教学。

2.首语。这是通过头部活动表示某种意思的—种体态语。它通过点头、摇头、晃头、侧头、低头等活动来表达思想。

3.手语。它是运用人体上肢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种体态语言。这是表现力很强、使用频率相当高的种体态语言。手势这种状物言志、传情达意的特殊本领运用到教学领域,就成为辅助教师的非口语的表现形式,成为雄辩的无声语言。

4.姿态语。它是通过人的身体的各种姿态传神、传情、传递信息的一种体态语。研究表明:在讲课时,教师的体姿端正,走路稳健,会增加讲课吸引度和知识的可信度,保持住学生的注意力;反之,则不然。


相关阅读:

宝鸡市高新中学田玲:部编教材《纪念白求恩》备教始末丨语文角

西安小学教师冯爱虎:绘本教学让我的语文世界越来越美丨语文角

杨凌示范区揉谷中心小学张丽丽:关于“落花生”的那些事儿丨语文角

渭南市临渭区沋西小学校长宁艳:微课——线上教学的好助手丨语文角

盈田小学盛军宁线上教学之见:巧设活动激兴趣 互动参与提能力丨语文角


编辑:关中小伙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