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漫总爱选高中生当主角?这些原因你可能没想到

这地球上有三大神秘种族:中国穿越妹、日本高中生、美国流浪汉

今天来聊聊其中之一,为什么日本动漫总爱选高中生当主角。

如果你以为我会说:那当然是因为动漫就是拍给高中生看的,创作讲受众吗。

那说明你只看到了第二层,以为我在第一层,其实我在第五层。

大家都知道动漫是给年轻人看的,但是根据统计,日本动漫主要受众年龄在15-28岁,凭什么高中生一家独大?

大学狗气、抖、冷。

所以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转变一下自己的思路。

高中社会属性的不同

日本的高中,天朝的高中,在社会属性上是有很大差别的,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和中国上普高就是奔着高考的想法不同,日本的高中是大多数人一生中第一道岔口。

你可以选择继续深造,上大学、读硕、读博。

也可以选择直接工作,甚至打个几年零工,等找到合适的职业方向再正式入职。日本大多数岗位对学历要求并不严苛,高中文凭同样可以进IT公司当程序员,能力才是唯一的门槛,比如《New Game!》的女主高中毕业一毕业就到了向往的游戏公司当美工。

公立普高选择升学的比例稍微(注意只是稍微)高一些,私立学校几乎全员升学,学习压力也自然比较大,毕竟哪个国家的精英教育都不容易。

所以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日本高中的社会性质,其实更像中国的大学本科。

许多动漫里交志愿表格的桥段,正是反映了这点。

《山田君与七个魔女》白石丽的志愿表

这时候就会有人站出来说:一斤鸭梨!
2019年日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48%(日本文科省数据),中国是42%(教育部数据),怎么看日本人也比中国人更重视升学啊?(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本年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全国高等教育适龄总人数)

NONONONO

朋友,你忽略了重要的一点,

人家不上大学不是因为没有考上,是真的不想考,因为可以考,但是没必要。

首先,学历歧视虽然有,但并不绝对,

其次,高中毕业能赚到的钱,并不比本科生低多少

日本普通工薪族平均年收入440万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26万。根据日本的工资保障制度,学历为高中的正式职工最低年薪约15万人民币,大学毕业最低19万人民币。

细化到各个年龄段,各个学位的薪酬差距也不是非常明显。

大学学历、高职学历、普高学历平均年薪差距

所以说不论选择哪条路,都没有明确的优劣之分,毕竟赚得少的出来得早,赚得多的出来得晚。

这时候回到我们的主题,为什么动漫喜欢让高中生当主角?

要知道,故事的核心是“冲突”与“矛盾”,化解冲突的过程促成了故事,而“冲突”的内核,是人的矛盾性。

在一个主打年轻人的文学舞台上,没有比高中能更好展现人冲突的地方。作为大多数日本人人生中第一道岔口,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要做出关乎人生的大选择,高中是人格成长的爆发点,也是人年轻时矛盾最集中的地方。

这种矛盾性从学业出发,散射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日本是一个讲究独立与责任的社会,早工作是件体面事,大多数人也迫切希望能早日独立,至少不去拖累别人。而恰恰是这种责任感冲击了他们本来的梦想,这就是矛盾。

在动漫创作里,这简直是把笔都交到你手上了。

冲突找不到怎么办?

升学压力啊

恋爱谈崩了圆不回来怎么办?

因为要升学啊

为什么明明是高中生都不学习的?

因为我不升学啊

高中设定这玩意,谁用谁知道,爽到第一次就根本停不下来,甚至会吸引别人跟你一起爽。对,说得就是你,贴膜少女小樱。

毕竟你总不能让大学生不秃论文满大街谈恋爱,让社畜不敲代码拯救世界吧。

哦,说起来后者已经有一套成熟的送走服务了

严肃的社团活动

小时候一直很羡慕日本学生,中午和同学吃饭,下午3点半就放学,能在社团玩到6点才回家。
直到我了解真正的社团之后,才发现社团在日本高中其实是个非常非常非常严肃的组织。

严肃到什么程度?

举个例子,体育类社团每天都要进行专业的训练,会有专门的老师监督。不定期举行内部比赛,每次比赛结果都会详细登录在册。

想摸鱼,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轻羽飞扬》就比较真实地反映了社团的样子

这还只是入门,日本高校是有各种联赛的,参加方式不是东拼西凑组个校队,而是社团代表学校参加。

是的,《灌篮高手》、《足球小子》里的全国联赛是真实存在的。

2018世界杯上大放异彩的日本足球运动员大迫勇就是在高中时代的全国联赛上崭露头角。大迫勇也毕业于鹿儿岛城西高校,高中时就参加全国联赛,毕业后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一路踢到国家队、踢进世界杯。

水平多高,高到把当时其他学校的人踢哭了

日漫非常喜欢把社团当作故事舞台,比如邻人社(《我的朋友很少》)、侍奉部(《春物》)、游研社(《游戏三人娘》)、GJ部(《GJ部》)、SOS团(《凉宫》)。

最过分的是《摇曳百合》,直接叫“娱乐部”,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专门用来玩儿的。

娱乐部

但现实中这类社团是不可能存在的,高校社团有着严格的审核机制。可以找学校申请活动经费,自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团责任,小打小闹式的过家家也就能在动漫里图一乐。

那为什么动漫还喜欢选择社团作为故事背景呢?

因为社团提供了故事发展的契机——把一群年轻人聚集到一起。也正是因为社团的严肃性,只要进入就不能随意退出,有那么点“梁山”的味道,只要上了这条贼船就别想下来,所以经常能看到动漫里面主角搞事前一定要把人拉进社团。

顺带一提,他们3点就能放学是因为中午没有午休,只有半个小时左右的午饭时间。

大学不具备的设定条件

看到这里最愤愤不平的可能是大学生了,这些条件大学多多少少都具备啊,凭什么就一直选高中生?因为他们人多吗?

啊,不仅仅是因为人多,还因为很多设定只有高中才能做到。

高中的制服简化了服装设计要求

美工也是人、原画师也是人、大多动漫的经费没有那么多。

高中统一制服为原画师和美工节省了一大半工作量。因为单独私服设计的话,一部动漫出场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服装设计特别是服装不同角度分镜的工作量是无比巨大的。

这就是为什么很少能见到以大学生作为主要群体的动漫,如果有就会像这样:

《碧蓝之海》大部分时候全员泳装,服装设计都省了,简直是摸鱼鬼才。

转校生

一般动画的节奏,主要分为四步:

介绍人物——引出矛盾(或者说剧情主要任务)——化解矛盾——交代结局

不论一部动画有多长,都不会逃出这四部的循环。这四部分不完全独立,比如在“引出矛盾”和“化解矛盾”的过程中,会有新人物的引进。

而新人物的引进方法,就是“转校生”,因为实在找不到比这更方便的办法了

比如《伪恋》的千棘、《魔法少女小圆》的晓美焰、《柯南》的灰原哀、《死神》的朽木露琪亚

看到了没,一切设定都是为剧情服务。

大学不可控因素太多,目的也不再单纯

2018年3月13日,日本政府内阁会议通过民法修正案,男女法定结婚年龄均为18岁。也就是,大学生在日本社会定义中是真正能够成立家庭外加经济独立的成年人。

这样的群体少了很多趣味性可言,高中式的傲娇恋爱放在大学展现也未免显得幼稚和脱节。找工作赚钱、争取配偶成了最主要的压力来源。

而这种多方位的压力下,加上来自家庭经济、对象、学生团体等的推动,大学剧情难以掌握的因素实在太多,这就是大部分作者对大学题材敬而远之的原因。

所以综上,要选当然选又好画又好写的高中剧情,大家看着舒服我画得放心,岂不美哉?
以上
我是纯白,我们下期见~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