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赢在起跑线,就牢记“五多去、一少去”,教育效果会翻倍

生活中,每对父母都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有出息,父母脸上也有光。

教育界有一句名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正因于此,许多父母都会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在不应承担重压的年龄,报了不少兴趣班、辅导班。

而这种举动,无非会给孩子造成三种结果。

①孩子没有值得回忆的童年。

等到他们三十岁时,回想起小时候的童年生活,恐怕只记得各种辅导班,那是有多么悲哀?

人生只有一次,童年亦是如此,别让孩子厌倦自己的童年,那只会让孩子徒增烦恼,也间接说明父母不够格。

②孩子变成书呆子

何为书呆子?简而言之,就是孩子只知道读书学习,而在其它方面没有提升技能点,说白了,就是有智商、没情商,人际交往、为人处世方面太low了。

二战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整天泡在书堆里的人并不了解人生。

去年,广西省理科高考状元以730分刷新了该省恢复高考以来的理科总分记录,毫无疑问他是学霸中的学霸。

然而,这位状元的老师却评价道:“小杨平时兴趣爱好很多,喜欢书法、羽毛球、足球,也很活泼,动如脱兔,静如处子,班级中负责宣传工作,文字由他负责,并不是书呆子。”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学霸并不一定是书呆子,现代社会的“学霸”不仅学得好,玩得也很好。

然而书呆子很有可能是学霸,毕竟整天机械性地学习,参加各种特长班、补习班,若是学习成绩仍上不去,那刨除各种因素,真的可能是智商问题了。

③孩子“破茧成蝶”

最后一种情况,也就是相对圆满状态。

孩子整天学习,参加各种补习班,但是没有变成书呆子,心理上也克服了对学习、补习班的厌烦,最后他们可能会“破茧成蝶”,成为父母心中的完美孩子。

当然,这三种结果,第一种最普遍、第二种和第三种相对较少。

幼儿期孩子,最有助于他们成长的是游玩

心理学上,我们把3~7岁的孩子定义为幼儿期,而这时他们的主导活动是游戏

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①幼儿的游戏主导着他们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②幼儿期孩子的各种学习都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

③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

劳伦斯博士撰写的《游戏力》一书中曾提过,“游戏,是孩子的第一语言。如果我们想告诉孩子什么,那么最好的方式是【玩给他看】,而不是【说给他听】。”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游戏并非单指狭义的玩具、电子游戏,而是“游玩”。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有着强大的探索欲,这意味着带孩子出去游玩有重要意义。

所以,大量的兴趣班、补习班,并不一定适合幼儿期的孩子。

如果孩子对某项东西感兴趣,父母可以帮助报兴趣班,毕竟有一项特长也不错。

但父母绝对不能拿自己意志强迫孩子去学习某种他们不感兴趣的项目,例如孩子喜欢街舞,父母给孩子报拉丁舞,甚至书法、国画,这样孩子就会不开心,学起来也没有意义。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孩子可以报兴趣班,但要少报,并且根据他们的兴趣来报,这才是父母正确的教育方式。

至于补习班,着实不应该难为孩子,没有必要。

所以,七岁前的孩子要少去“补习班、兴趣班”,那么他们出去游玩的五大地点各是什么呢?

宝妈多带孩子去这5处地方,教育效果会翻倍

1.图书馆

教育意义:★★★★★

说起来,各位宝妈知道嘛?前些天(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你们有带着孩子在书籍的海洋里遨游吗?

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好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某种程度来说,书籍就是我们的精神美食,对于孩子来说亦是如此。

前文我们提过了,孩子对世界充满了探索欲望,而图书馆中成千上万本的书籍就会让孩子大开眼界。

届时,他们不仅对绘本、儿童读物感兴趣,就算是世界名著、科幻巨著,他们可能也会着迷,成为名著的“俘虏”。

值得注意的是,宝妈带孩子去图书馆有两个注意事项:

①图书馆要大,普通卖书的小书店就算了;

②图书馆要安静!图书馆里的氛围对于孩子性格塑造也有帮助,静谧的图书馆会帮助孩子安静下来,提高对书籍方面的注意力,避免东张西望。

2.孤儿院、敬老院

教育意义:★★★★

现在城市里的孩子,特别是00后、10后,都很少吃苦,无论是精神需求还是物质需求都得到了足够满足。

11、12岁就有了智能手机,放在10年前,兜妈连想都不敢想!

所以,宝妈应该带孩子去孤儿院参观一下,让他们见识一下孤儿院孩子的生活,若是能够体验一天更是再好不过。

届时,他们就会明白生活的不易,帮助其改掉骄奢淫逸的不良习惯,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同时也会十分感激父母的照顾,有益于增进亲子感情!

孩子参观养老院,有利于培养孩子爱心,珍惜现在生活的每一天。

父母们总是说要学会乐于助人,但是上兴趣班、补习班可学不到这种知识,只有“真枪实弹”地去养老院、孤儿院,孩子才会切实体会到生活的艰难。

3.大学校园

教育意义:★★★

宝妈、奶爸可以利用闲暇时光带孩子参观大学校园,让孩子提前感受校园里的书香气息,并让孩子建立一个小目标,看到大学的美好生活并与之向往。

不过,这里面也有两个注意要点。

①尽量选择名校,例如北大、清华、人大等,普通大学的书香气息可能并不浓重,说不定还会起到反效果;

②尽量选择周末参观,孩子参观的是学校、不是人群!(周末大学生不上课,校园人流量相对较少)

前些年,厦门大学举行参观活动,大量游客入园参观,简直比5A级风景区都火热,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4.乡下

教育意义:★★★

虽然现在大部分宝妈、奶爸都是在城市里生活,但是老家或者某些亲戚一定在乡下农村。

暑假、寒假时,宝妈可以带着孩子回老家,体验下乡村生活。

乡村相比城市,更加接近地气、更接近大自然,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给孩子科普自然知识,说起来前些天(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哦,你们有跟孩子提起过吗?

此外,孩子还可以参观农田庄稼,看到农民伯伯辛勤地耕种、放牧,说不定孩子就能体会到粮食来之不易,从而理解“粒粒皆辛苦”这句话,不再挑食、浪费粮食呢!

5.父母工作地点

教育意义:★★★

周末放假时,父母也可以让孩子来自己工作的地方,同时父母演示自己的工作内容,这样孩子就会懂得父母的不易,也会体会到赚钱的不易之处,有助于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孩子去父母工作地点,也可以了解父母的日常,增进亲子感情,学会珍惜自己的生活,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兜妈寄语

说起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句话并不科学,人生就是一场长跑,就算起步速度慢了一些,后面也可以追上来!

所以,我们改成“想要孩子赢在起跑线”才相对正确,各位父母要牢记“五多去、一少去”,就算工作再繁忙也不能偷懒,这样教育效果才会翻倍哦,特别是对于7岁前的孩子,不去就晚了!

各位宝妈,你们带孩子去过这几个地方吗?孩子的反应是什么样?不妨来探讨一下吧!

我是兜妈,一位母婴作者,也是小小兜的母亲,每天记录和分享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儿经验与趣谈,为您提供科学靠谱的育儿干货!如果您有感兴趣或想了解的话题,欢迎留言或评论区告诉我们,也欢迎来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期待参与哦!

奶奶用大肥鹅遛娃,高端大气上档次,宝马奔驰没法比

兄妹因“迷你世界”跳楼,手术前父亲一举动遭声讨,这家长也配?

宝妈没事别翻熊孩子书包,里面是小叮当的口袋,会气到发笑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