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孩子的胜出,是一场马拉松赛跑,拼的是执着、耐力和一个目标

剖析“王团长”和“石头教授”少儿时期的兴趣爱好—探索现实生活中,父母助力孩子优秀的奥秘 之三

孩子:什么都想体验玩玩,三分中的热度

现实生活中,我的几位小学生家长朋友,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星期天节假日,常常让自己的孩子尽可能多地参加各种学习班,什么都想学,如美术、书法、演讲、钢琴、舞蹈,街舞、搏击、英语,编程等等。孩子们的好奇心重,也往往喜欢尝试,乐此不疲。一旦深入学习,又会发现,并不是那么好玩,需要刻苦反复训练,又会感到单调、乏味和辛苦,这往往又会让他们寻找借口,自动放弃,再去尝试其它项目。

探索现实生活中,父母助力孩子优秀的奥秘 之三

家长:给孩子多做了几个备胎

“新官上任三把火”,“三分中的热度”,其实这也是咱常人的一个共性,大人又觉得反正学的项目多,也不太在意。这些父母还自誉说是全面发展,长长见识,免得孩子孤陋寡闻,这也不懂,那也不会。这样四面撒网,总会有收获。

我的看法

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每一门学问的奥妙又是无限的。因此这些学生往往是知道的很多,就是学得不精。无形中也给孩子们养成学东西不深入,不持久的坏习惯

我觉得这样安排孩子们什么都去学,只是给孩子一个小广场,让他四处看风景,这只是让孩子在原地打转悠,不如引领他们走上一条通往远方的路,更能探索无限的风光。

社会更需要各行各业,造诣深厚的专门人才

探索现实生活中,父母助力孩子优秀的奥秘 之三

我们都知道,世界万物都有其自身深奥规律,让孩子们在一定范围内,用心关注,用心体验,用心探索和钻研,这也应该是我们现在社会生活中,最切需要的专家学者身上具备的品质吧!最直观的例子就是载人宇宙飞船的发射项目,这是需要好多行业领域里的顶级专家和技术骨干,坚守上千种各自不同的岗位,共同努力合作的结果。社会更需要各行各业,造诣深厚的专门人才。

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剖析

就如我在那篇《又吃槐花饼,又闻槐花香。我想到王木匠的儿子,当了上校团长》中写的王木匠那样,他就是给儿子从小立下一个规矩,做事要认真,贪多嚼不烂。上学的时候好好学,放学后没事就给父亲做帮手,他教儿子动脑筋如何把一段原木,放线锯解成又多又实用的木板,如何用木板再做出更多有用的方条,如何尽量巧妙地打下丁丁卯卯,道道槽槽,最后组合成既结实又轻巧美观实用的家具。

而王叔小时候一直也很喜欢学做木工活,自己还可以用下角料,经常捣鼓出个手枪、小鸟、及小木屋等等什么的东西来,觉得很有乐趣,也很有成就感。"

这看似简单,看似似单一的木匠活,也是王团长儿时至入伍前的主要业余爱好,但其实这个单一的木工制作里,包含了物理力学,美术审美造型,数学的计算与几何,手工操作及思考创意在里面。这又动手又动脑,还能把自己学习的文化科目知识,实际运用,既锻炼王团长心灵手巧,专注执着,又从小就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探索现实生活中,父母助力孩子优秀的奥秘 之三

又如我在那篇《父母卖大理石,儿子被叫“小石头”,如今成高校地理学院的副教授》中描述的,现在没想到儿子能静下心来,关注大理石!他忍住内心的喜悦,因势利导,孩子有问必用心帮着寻找答案,从来不敷衍和瞎扯。很多时候是找资料和买些书籍,与儿子共同努力探寻答案。大理石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各种不同的条纹? 为什么云南产的大理石好看?云南在哪?……告诉儿子大理石是岩浆冷却,高压下经过很慢长时间形成的。儿子又会问,什么是岩浆?岩浆为什么能流动?岩浆又是如何形成?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地球如何演化来的……

查寻这以大理石为线索,不断探寻涌现出的一个又一个相关联的背后因果关系,这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爱思考,爱提问,爱执着探求答案的良好习惯。这对如今能在南京某高校地理学院做副教授的小博来讲,与过去”研究大理石”的爱好,一定有关系吧!

王团长,“小石头”博士,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都出自像我们一样的普通家庭。他俩的优秀表现,有好多原因。但父亲在他们儿时的引导培养,孩子对兴趣爱好的执着是绝对分不开的!

探索现实生活中,父母助力孩子优秀的奥秘 之三

心得感悟

所以说,让孩子坚持学好一样兴趣爱好,并非局限了孩子,表面上是局限孩子的宽度,而往往都是培养孩子的学习深度,深度的进行,又会跨越其它科目,运用到更广泛的知识,深度中就包含了无限的广度。而孩子们学习的功课,其实也是学习内容不断衔接加深的过程,那些真正深入持久学好一样爱好的孩子,功课学习也常常是成绩不错,成人之后也常常是更优秀。

附:—探索现实生活中,父母助力孩子优秀的奥秘 系列

父母卖大理石,儿子被叫“小石头”,如今成高校地理学院的副教授》 之二

又吃槐花饼,又闻槐花香。我想到王木匠的儿子,当了上校团长》 之一

业精于勤,荒于嬉。贪玩的小学生儿子,让我很烦》前言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