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尽去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张恨水《金粉世家》

作者:咖啡里的云

声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01

《金粉世家》的电视剧和原著虽都以悲剧结尾,但电视剧之悲剧较之小说之悲剧,相距甚远。

剧中金燕西最终悔恨回头,令看客唏嘘又得到某种安慰,到底还算浪漫唯美。

而原著的结局是真正的凄惨和冷酷,金燕西辜负冷清秋辜负得不留一点余地,读来让人无限悲凉。

张恨水先生的原著里,把人性的幽微复杂刻画得淋漓尽致。

冷清秋说:“为什么你现在会变成这样?”

金燕西说:“我从来都没有变过。”

这并不是“人生若只如初见”遗憾,也不是“我们再也回不去”的伤感,而是一个对人性血淋淋的剖析的故事。

金燕西,他不爱任何人,他爱的,只不过是那种寻欢作乐一掷千金赢得美人归的过程和感觉。

他根本不懂得婚姻的意义和责任,承担不起亦不想承担。

金燕西,他只爱他自己,于是,在岁月变迁里,他和她也只能沦为曾经沧海。

读《金粉世家》源于对《红楼梦》几十年的喜好与痴迷,有人曾说《金粉世家》像民国版的《红楼梦》,即是源于此,让我对《金粉世家》原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然读罢《金粉世家》之后,我个人感觉,它并非民国《红楼梦》,因为《红楼梦》的朱楼玉瓦是虚的,而《金粉世家》的悲欢离合则是实的。

倒是那把火让人觉得十分眼熟。

《金》之前有《红楼梦》,最后的一把火烧尽了贾府,于是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

《金》之后有《家春秋》,最后的一把火烧尽了高家,于是一个名门望族从此分崩离析。

毫无疑问,曹雪芹、张恨水、巴金三位都是伟大的作家,那把共同的火似乎像一个时代的呼唤。

都是伟大巨著,以我浅显的文学底蕴,根本没有资格说长道短。

肤浅如我,也只能略略谈一谈那文字背后的一点点心得和感触。


02

书中开篇即已隐喻,这将会是一个悲剧故事,因为在金燕西四兄弟生活中,看不到任何未来和希望。

阳光明媚的春天,繁花似锦的皇城,跑马的浊世翩翩佳公子,游园的香风袅袅女学生,不期而遇了。

一如王菲的那句歌词“只因为在人海中多看了你一眼”,金燕西迷恋上了冷清秋,而一段悲喜交错的缠绵爱情故事就此展开。

然,这表面的风平浪静,岁月静好,只是作者煞费苦心瞒天过海的手段罢了。

爱情是突然的,但追寻爱情的路途却是必然的。

金燕西看上了冷清秋,这太正常了,他可以看上任何一个他愿意看上的人,但追求冷清秋的过程却耐人寻味。



燕西何尝不是卯足了劲。

安排下人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乱窜,终于得到线索,之后再亲自出马,乃至于做出勘察地形的举动,看上去的确是个痴情种子。

借着起诗社的名义,租赁了隔壁的屋子,在内墙开了洞修了门,倒也不用“逾墙而搂处子”了,于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天天在窗户旁悄悄打量清秋。

那会儿的金燕西天天思量着清秋缺什么,于是送来的礼物往往都是她秋喜欢和需要的,都送得恰到好处。

我猜即便那会清秋想要天上的月亮和星星,燕西也会变着法子弄给她。

对清秋那个不争气的舅舅都另眼相待,送了袍子送袜子鞋子,送珠宝,送戏票。

于是,这厢有了冷清秋,那边对白秀珠便是不理不问了。


03

但凡穷却对生活又有些期许的人,想必都明白冷氏母女的心境。

从一开始收了绸缎,就有了接下来的收了鞋子,收了戏票,坐了燕西的车,吃了他请的酒席......

若冷清秋纯粹是贪钱才上了金家老七的当,给人的感觉也许还舒适一些,贪财恶俗女又有什么可惜的,我们也可以借机跟她划开界限。

可惜金燕西不是砸钱砸清秋脸上就赢得了她,他是用了时间和用了心的,虽然那只是因为他多的是时间和心。

燕西在车上看到清秋穿的鞋子破旧,便绞尽脑汁的去替她买一双新的,中间过程体体面面,迂回到不让你感觉到我在同情你,故意买给你,一切只是巧合罢了。

燕西送一件昂贵礼物,会装作爱她的字,让她写些字儿跟他换,冷清秋得了好处,保持了体面,心里自然对燕西好感大增。

金燕西追求冷清秋的手段令人眼花缭乱,乍读之下让人感动,但一对照前后文,只好说一句“性情使然也”。

对之前的小怜,之后的白莲花,前后皆有的白秀珠,金燕西的追求手段如出一辙。

倒也不能说她对冷清秋的感情是虚情假意的,但至少是不长久的。

燕西送的礼物多是衣服首饰,清秋回的却是抄经刺绣,一个花的是钱,一个用的是心。

钱与心的交换,结果可想而知。

一次次收下,一次次回礼,一来二去便也情根深种了。



冷清秋虚荣吗?我觉得自然是有一点的。

然而,再给她一次选择的机会,她依然会走上这条路,小户人家的女儿,情窦初开的姑娘,她的竞争对手却是耀眼的爱情。

虽然这所谓的爱情是由优雅的公子、温柔的情态、无所不能的权势共同组合成立的。

“虚荣”伪装成“爱情”的样子,也有了神圣的幌子,凶神恶煞的“魔鬼”有了倾国倾城的面孔。

于是,金燕西勾走了冷清秋的魂魄,还让她,甚至我们,都恍然不觉。

这才有了留宿西山等事,至此,冷清秋的命运也就注定了。


04

接下来的一切似乎就顺理成章了。

几乎所有的读者都认为燕西与清秋的结合得太快。

长的太快的草大多是空心且一年生的,它们抵御不了秋天的萧杀就会迅速枯萎。

与时下年轻人中经常出现的闪婚相比,书中的婚姻还是温和了许多。

显然,燕西自己还是一个孩子,并没有谋生的手段,而清秋更是一个孩子。

两个没有独立经济基础的年轻人匆匆结合,面临的问题自然繁多,最显著的一个就是当无老可啃的时候,其结合必然动荡乃至崩溃。

只听着燕西嚷着跟清秋结婚,对着金太太道,家里不同意的话,他便做和尚去才行。

于是乎,怀着孩子的清秋和她的母亲冷太太,都似飞蛾扑火般欣欣然奔向了这钟鸣鼎食之金家。

婚姻未必是爱情的坟墓,但至少是爱情的考验。

或许连金燕西自己也不知道,他对于婚姻是种恐惧感的,这源于他的自由成性,不受约束。

书中很明确地写到他婚后内心的感慨:“结婚若失去了自由,还有什么意思?”

金燕西何尝不知道冷清秋的性子,不爱热闹、爱清净、爱读书。

清秋也常常劝导他上进,不要乱玩闹,跟他以前交的那些个女朋友都不相似的,不会像她们那样依依讨他喜欢。

可是,当他爱着清秋时,怎么看清秋就是比他那些个女朋友漂亮、有气质,让他喜欢。

一如看多了灯红酒绿,尝多了美酒佳肴,忽然觉得那寂静山头的空气居然这般清新。

可一个热闹惯了的人,你若让他真正去过那深山老林的生活,就是一种奢望了,偶尔为之,才是乐趣,反之,则是痛苦和压抑。

所以想要的时候,苦苦发誓一定要弄到手,不到黄河心不死,得到了,日子长了,却发现不过如此,弃之如敝屣。

得不到时是“床前明月光”,得到后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

得不到时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得到后便是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


05

之后,清秋的淡雅成了单调,安静成了无趣,才学成了自命清高,独立成了故作姿态。

连生病都成了装病,旁人从中调拨一句,便怒气冲冲的冲着清秋发火了。

尤其到末尾时燕西夜夜不归,把有孕的清秋一个人搁在家里头,嘘寒问暖自是没有。

难得回家一趟,不是拿钱花便是对着清秋冷嘲热讽,留着清秋一个人凄凄然的喟叹。

再想起开头在大马路上初见清秋时,燕西看着她那副模样,居然痴了,还得身边的金荣催了几回,才回得过头来。

不由叹一句,这爱情啊,得不到的始终矜贵,得到了便一钱不值了。

爱惜你的时候,你有错,他会护短;不爱惜你的时候,他自己主动揭短。

爱惜你的时候,家贫人苦照样痛惜;不爱惜你的时候,家财万贯也不舍得给你一点温暖和好处。

再回头去看以前的女朋友,热热闹闹,一口一个“七爷”把他哄得乐不可支,迷恋不已。

连金太太送给清秋的首饰都要拿了送给别人,还冷冰冰的说“这是我金家的东西,与你冷家没有一丁点的关系”。

她满心期待,他不关心;她似水温柔,他不关心;她满腹心酸,他不关心;甚至于她要死了,他也不会关心的。

真是愈是多情的人,无情起来愈是怕人。

金燕西对冷清秋最绝情的地方莫过于冷清秋携子走失后,满府慌乱,他却如释重负,唯一有点在意的是自己的儿子被带走了,又转念一想:我才二十岁,以后多少儿子生不得......

真是读到我齿冷背寒。



但又不甘心,总觉得金燕西不可能这么冷血无情,对冷清秋这般丝毫无眷恋之意,曾经那么殷勤,千方百计娶到手,不过一年,怎么会这样弃如敝履啊?

可惜自此以后到金燕西出国,到十余年后他成为电影明星,他始终对冷清秋母子不闻不问,甚至还拍电影颠倒黑白讽刺冷清秋。

最后,清秋暗自带着孩子来看金燕西的电影,面对着银幕上一段段似曾相识的情节,她的心到底会有多痛?

我倒着往前翻书,迫切想找到他们感情骤降的原因。

令人失望的是:没有任何根本性的冲突,甚至没有标志性的转折性事件。

他们的爱情悲剧只是在褪去激情和新鲜感后个性的南辕北辙,精神层面的不对等。

曾经如花美眷,笑语嫣然,一年不到,款款深情烟消云散,二人一拍两散,反目成仇,终身未再相见。

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06

金燕西变了吗?

站在冷清秋的角度看,他确实是变了,从最初的殷勤到冷淡到最后的可有可无。

但是在金燕西自己的人生维度里,他从头到尾,都不曾变过。

对于一个从来拥有太多的人,没什么东西是特别稀罕的,平日里不常见的东西,拿到手上把玩久了,也就生腻了,扔到一边去了。

这是纨绔子弟的常态。

金燕西是贵胄之后,从小在温柔乡里长大的人,父亲总理大人无暇管教他,母亲却也不能奈他何。

他生活挥霍无度,没有责任感,捅了任何篓子,都有兄弟姐妹为他摆平。

而冷清秋是平民之女,从小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独立自主的意识非常强烈,这与燕西是完全不同的。

是的,金燕西从来没有变过,其实变的是冷清秋。

从天真浪漫的恋爱到步入婚姻的围城,清秋需要一个稳定的小家庭,而燕西却继续扮演他的七少爷。

不同理念的冲击必然葬送了他们的婚姻。

一段感情结束的时候,总有人问:“他怎么就突然变成这样了呢?”

我想金燕西在此做了个非常好的解释。

《金粉世家》同时隐射了很多的大家庭,虽然表面风光,但风光背后就是衰败。

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顾玩乐的人最后只能是悲惨下场。


07

金燕西和冷清秋——

一个是大家公子;一个是小家碧玉。

一个生于富豪;一个长于贫困。

一个像炽热的向日葵,招摇炫目;一个如清雅的百合花,温和贤淑。

一个习惯歌欢舞悦;一个饱具才情诗意。

从前,他远远的追逐的,是一株遥遥开放的百合,闪着露珠的晶莹,在一群五彩缤纷中显得出尘如仙。

而当他看久了这种清透,又忽然发现她的苍白远不及原来身旁的桃红柳翠,她的自尊、她的才情与清高、她的温和宽容让金燕西觉得甚是无趣。

他转而又开始怀念从前和别的女子的调弄嬉笑、纸醉金迷的放荡生活,那般浓艳的色彩更让他觉得生活的多姿多彩。

于是乎,他们的爱情,由浓转淡,经深变浅,最后爱如潮水干涸,形同陌路,成了必然。

这整个过程,更像是金燕西的一场游戏。

越是追不到的东西,越给予他激情,追逐到时,证明了自己的胜利,得来的便闲放在角落里,细看时,原来并不适合自己。

这是多么鲜活的一种人性,对感情的追逐,忘记了起因,冷落了结果,只享受刺激的过程。

冷清秋,空自满腹诗书,也糊涂的成了爱情的猎物。

尽管他们对爱情曾如痴如狂地执著追求,但是水火不相容的性格造成他们的悲剧命运。


08

然这段爱情悲剧到底是谁的错?

金燕西自然是要负主要责任,始乱终弃、抛妻弃子。

可是冷清秋也有错,涉世未深的她被金燕西的光鲜的皮囊和钱财所打动,轻易就托付真心,山盟海誓。

不得不感叹张恨水先生对人性如此透彻而敏锐的刻画。

最后,清秋走了,燕西走了,小玲走了,晚香走了,秀珠走了......

金粉情场中的众人最终身家败落,各自飘零,携带着不同的心事和品格,失散在一个动荡的年代中。

美的令人炫目的开端,呼应了后来悲凉至深的结局。

倘若可以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如若不然,他做他矜贵的金府少爷,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娶了本就和他般配的白家小姐秀珠,从此浮华一生。

而她当她的寒门学生,读书养花,嫁一个门当户对惜她怜她的好儿郎,相夫教子,白头偕老。

可他们不过是凡夫俗子,哪里知晓这场相遇的代价。

那浮华若梦的一生,有着百花盛开,有着莺飞蝶舞。

冷清秋的灵动才情和纯真美丽,金燕西的玩世不恭和浑然天成,最后的最后,却是一场空门,又怎能让人不叹?

这个世界上有真爱吗?当然有。

真爱在哪里?在短暂的时光里。

爱情让人忘记时间,时间也让人遗忘爱情。

不过如此罢了。

一生一世纯粹的相爱,大概是个传说吧,听到过,没见过。


(所有配图均来自网络)

~END~


作者:咖啡里的云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倾述一颗不曾叛离的心

坚信成长才是女人最终的归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温暖和深情


推荐阅读: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她是真正独一无二的白月光——浅析如懿

薛宝钗的壳,林黛玉的魂——这才是《甄嬛传》中真实的沈眉庄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