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40):拉丁人君堡泄愤+肢解东帝国

上文中介绍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因为帮助阿莱克修斯四世和伊萨克二世推翻阿莱克修斯三世的统治,十字军与他们的“船家”威尼斯人希望获得前者许诺的高额报酬,但由于帝国政权频繁更迭,新登基的阿莱克修斯五世拒绝了前任对拉丁人的承诺。这无疑给了长期与罗马人累积仇恨的拉丁人反戈的借口。

1204年君堡陷落后的形势

1204年4月13日,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终于在十字军和威尼斯共和国的联合围剿下露出破绽。拉丁人从君士坦丁堡西北角的布雷契耐进入城内,这座成为罗马帝都近千年的巨大城市沦为待宰羔羊。

君堡的三日浩劫

此前拉丁人的进攻中,君士坦丁堡已经有数十万人流离失所,城中多处沦为火海。然而,拉丁人特别是十字军并未在占领东罗马首都后就此收手。这座罗马帝国的第二座京城遭遇到了人类历史上最知名也是最惨烈的浩劫,拉丁强盗们在短时间内让君堡千年的文明化为焦炭。

即便是基督教最为神圣的教堂和修道院,也因为财富没能躲过拉丁人的疯狂掠夺。任何具有金钱价值的物品都会成为十字军和威尼斯人的目标。最终,拉丁人总共在这里掠走了90万银币,威尼斯人如愿拿到了自己“应得的”15万银币,十字军则“只得到”5万银币。后来十字军与威尼斯人平分了搜刮来的20万银币,其余的50万银币则被十字军成员偷偷据为己有。

描绘十字军占领君士坦丁堡的艺术作品

拜占庭当代希腊裔美国籍历史学家斯佩罗斯·弗里奥尼斯(Speros Vryonis,1928-2019年)这样描述:

拉丁士兵把欧洲最伟大的城市变成了人间地狱。三天的浩劫里,君士坦丁堡不断发生着谋杀、强奸、抢劫和破坏的故事,这些恶行连几个世纪前的汪达尔人和哥特人都望其项背。君士坦丁堡原本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古典时期和拜占庭艺术博物馆,一个拥有惊人财富的贸易中心,拉丁人对他们发现的财富感到震惊。


虽然威尼斯人也欣赏灿烂的拜占庭艺术(因为他们自己本身出自拜占庭的海外领地),后来也保存了劫掠来的的大部分艺术品,但法国人和其他拉丁十字军肆无忌惮地破坏了这些艺术珍宝,甚至让修道士饮酒、侵犯修女和谋杀东正教神职人员。十字军在亵渎了基督教世界最伟大的教堂,那些都来自于拉丁人对希腊人仇恨的发泄。


他们打碎了银质的圣像、圣像和索菲亚的圣书。甚至有拉丁士兵坐在宗法宝座上,命一个妓女一边喝教堂圣器里的酒,一边唱着粗鄙的歌。欧洲东西方的隔阂与矛盾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最终导致了君士坦丁堡被拉丁人征服的恐怖屠杀。希腊人认为即使是突厥人占领了这座城市,也不会像拉丁天主教基督徒那样残忍。在君堡陷落后拜占庭彻底进入衰落的状态,加速了帝国的政治崩溃,使拜占庭希腊人最终成为突厥人的猎物。


因此,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和十字军运动最终导致了伊斯兰世界的胜利,最为讽刺的是,这一结果当然与十字军东征的初衷完全相反。

拉丁帝国建立与东西欧仇恨加深

十字军的首领伯尼法斯并没有成为君士坦丁堡的新主人,他后来去到萨洛尼卡成为了当地公国的第一任公爵。另外一位十字军的主要领导者——佛兰德伯爵鲍德温一世成为了拉丁帝国首任皇帝。

鲍德温一世

在随后的半个世纪里,拉丁帝国统治了拜占庭核心的色雷斯与环马尔马拉海地区,西欧十字军不再注意圣地是否被异教徒占据,在罗马人的心脏地带作威作福。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使得希腊东正教基督徒深对西欧人的痛恨深入骨髓,东西方教会的分裂被彻底巩固。

发动这场不幸的远征的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对拉丁十字军在拜占庭的暴行深深谴责,表示这些伪装的基督徒兄弟让东方的正教徒深受灾难,让那里生灵涂炭,并作出了太多泯灭人性和伦理道德的丑恶事件。

尽管如此,教皇还是接受了新的形势。当十字军把他们在君士坦丁堡的袋子里缴获的一堆钱、珠宝和黄金带回罗马时,英诺森三世依然接受了被盗物品。此外,在拉特兰的第四届会议上,教皇欢迎并认可了在被征服的土地上建立的西方(天主教)教士,从而承认了他们在以前东正教地区的合法性。

拉丁帝国统治下的希腊

法兰西与北意大利人为主的十字军在占据君士坦丁堡之后,顺理成章控制了拜占庭首都周边的领土,色雷斯、比提尼亚成为拉丁帝国的主要版图组成。此外在名义上,拉丁帝国也成为了东地中海十字军国家的宗主国。拉丁人将已经群龙无首的罗马百姓,特别是色雷斯与希腊农村控制,虽然这种统治根基十分脆弱,但却让大部分东罗马人暂时接受。

1210年的希腊地区

拉丁人还在拜占庭境内多地,特别是希腊地区建立起了类似西欧的地方封地领主政权:

  • 菲利波波利斯公国(1204年-1230年后)位于今天保加利亚西南部,是拉丁帝国在色雷斯北部的封地,后来被复兴的保加利亚人占领。
  • 利姆诺斯岛(1207年-1278)从1207年被威尼斯纳维加乔索家族统治,形成了拉丁帝国的封地。它的统治者拥有拉丁帝国的“大公”称号。直到1278年被拜占庭人收复。
  • 萨洛尼卡王国(1205-1224),控制区包括马其顿和色萨利地区。这个短命王国在几乎一直受到保加利亚第二帝国入侵的困扰;最后它被伊庇鲁斯的专制国征服。
  • 萨洛那(1205-1410)以萨洛那(现代的希腊中部阿姆菲萨)为中心,与博多尼察一样,是萨洛尼卡王国的附庸国,后来受亚该亚的影响。它在14世纪被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人和纳瓦拉人先后统治。后来在1403年被卖给了医院骑士团。1410年,它最终被奥斯曼人征服。
  • 博多尼察侯国(1204-1414)与萨洛那一样,最初是作为萨洛尼卡王国的一个附庸国创建的,但后来受到亚该亚的影响。1335年,威尼斯乔治家族取得了控制权,并一直统治到1414年奥斯曼帝国征服。
  • 亚该亚公国(1205-1432)领地主要包括摩里亚(伯罗奔尼撒半岛)大部。它很快成为最强大的十字军国家,并在拉丁帝国灭亡后仍繁荣昌盛。它的主要对手是伯罗奔尼撒南部、拜占庭参与力量下的摩里亚专制国,公国于1432年被摩里亚专制国征服。曾经还对阿尔戈斯和诺依帕(1205-1388)的领主行使宗主权。
  • 雅典公国(1205-1458)拥有底比斯和雅典两个首都,还包括阿提卡、博奥提亚和塞萨利南部的部分地区。1311年,公国被加泰罗尼亚连队征服,1388年,公国落入佛罗伦萨的阿乔利家族手中,这个家族一直保存到1456年奥斯曼帝国征服。
  • 纳克索斯公国(1207-1579)由萨努多家族建立,包括基克拉德群岛大部。1383年,它在曾被克里斯波家族的控制。公国于1537年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并最终于1579年并入奥斯曼帝国。
  • 内格罗蓬特三主国(1205-1470),包括尼葛洛庞帝岛(今优卑亚岛),最初是萨洛尼卡的附庸之一,后来又成为亚该亚公国的附庸。它被分成三个男爵领地(terzi或“triarchies”),每个男爵领地由两个男爵(sestieri)管理。这种分裂体制使威尼斯获得了作为调解人的影响力。到1390年,威尼斯已经建立了对整个岛屿的直接控制,直到1470年被奥斯曼帝国占领,这个岛屿一直掌握在威尼斯人手中。

1204年君堡陷落后的拜占庭帝国领土分裂情况,松散的拉丁帝国(红),尼西亚帝国(蓝),

此外,拜占庭的希腊地区还有多地脱离了罗马人的统治:效忠于西西里王国的奥西尼家族,控制了爱奥尼亚海附近的凯法隆尼亚与扎金索斯岛;热那亚试图在科孚岛和克里特岛建立殖民地先期被威尼斯人阻拦,但后来利用拜占庭巴列奥略王朝的衰落他们仍旧得逞;威尼斯人则是在爱琴海岛屿中得利最多的,成功控制了周边最重要的海运路线。

拜占庭的永久性分裂

另一方面,曾经不可一世的拜占庭帝国由于长期的动荡与皇帝集权体制崩溃,各地的领主对于帝都的陷落要么爱莫能助,要么冷血无情坐视不管。这种毁灭性的想法推动拜占庭帝国残余势力更加分散,当希腊和色雷斯大部被拉丁人控制后,罗马人只剩下三个主要势力。

尼西亚帝国由从君堡逃离的拉斯卡利斯兄弟建立,作为拉斯卡利斯家族的成员,君士坦丁·拉斯卡利斯(Constantine Laskaris)在帝都被十字军占领前被推举为新的罗马皇帝。在带着仅有的残余力量逃到比提尼亚重镇尼西亚(今伊兹尼克),后来他的弟弟、阿莱克修斯三世的女婿狄奥多也来到了这里,这个政权以“罗马帝国”自居,史学界通常以“尼西亚帝国”描述1204-1261年之间的这个政权。

尼西亚(今土耳其伊兹尼克)城堡的Lefke城门

借助昔日拜占庭亚洲宿敌罗姆苏丹国的帮助,在搜集到帝国在小亚细亚西部剩余的力量后,以尼西亚城为中心的这个政权成为了抵抗拉丁帝国的核心力量。

在黑海东南海岸的特雷比松,这里早在君堡城破前数周就已经事实上独立。首位皇帝为阿莱克修斯·科穆宁(同名拜占庭科穆宁王朝皇帝正统后裔、安德洛尼卡一世之孙),由于身处黑暗狭长海岸地区易守难攻,特雷比松帝国一直远离强悍敌人的炮火,得以存活到1461年奥斯曼人占领君士坦丁堡后8年。

1230年,前拜占庭帝国统治区形势:拉丁帝国(红)、尼西亚帝国(灰)、伊庇鲁斯(深绿)与特雷比松(粉)

1205年就在巴尔干半岛西侧,今日阿尔巴尼亚南部到希腊南伊庇鲁斯地区,拜占庭地方贵族米海尔建立起了伊庇鲁斯专制国。这个坐落于传统希腊文化区的政权在13世纪初不断反击拉丁人控制区,并于1224年灭亡了马其顿的萨洛尼卡王国,其君主加冕自称罗马皇帝。但1230年开始不断遭遇统一强大的保加利亚第二帝国侵略,领土不断缩小。后其君主避开尼西亚帝国的锋芒开始转为使用“Despote”(专制君主)的自称示弱。

由于拜占庭帝国长期以来皇帝缺乏高度专制的传统,帝国一旦缺少强有力的皇帝统治,就会陷入到内乱之中不断内耗。加之12世纪末拉丁十字军与威尼斯力量的崛起,昔日的东罗马帝国不再是东地中海不可一世的主角。

拜占庭地方割据势力承担起光复君士坦丁堡的使命,即便未来尼西亚帝国收复了千年帝都君士坦丁堡,但也再也无法挽回普世帝国当初的辉煌。


文:晨读历史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