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半生情牵三人身,最终陨落痴情路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931年11月19日的一场大雾,让一个年轻的生命戛然而止,一同安静下来的还有那颗满怀热情的心。


青年时期的徐志摩

济南白马山的山头,永远的留住了一个传奇的现代诗人——徐志摩,他的离去正如他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而他此行迫切要见的那个女人,远在千里之外,临终他肯定想对谁说一句再见,只是情深缘浅,余音被风吹散。

出生于1897年冬天的徐志摩,性格却极其热情。少年时期外出求学,便热切的喜爱上了文学,这也为他日后用深厚的文学功底,举重若轻的融合中西方文化,写出别具一格的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如他的《雪花的快乐》:一边认清方向,一边飞扬。只是少年时期的他还并不知道,出生于冬天自喻为雪花的他,将来长大以后虽然一直神采飞扬,但是方向却并没有认清,最起码感情的方向一直在混沌着。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

于是,在那个”悲喜皆是戏“的年代,又多了一个坚韧却又悲苦到让人爱怜的女人。


张幼仪和徐志摩在一起


终于在1915年的夏天,18岁的徐志摩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个女人——15岁的张幼仪。这一位出身豪门,却勤劳善良的年轻女孩并不知道,这场由父母包办的婚姻,给了她人生中的挚爱,却也让她浪费了这一生的最美年华,当然,眼界开阔,追求自我个性的徐志摩是不甘于平淡度过一生的。他并不喜欢这个原配夫人,尽管她给他生下了唯一一个健康成人的儿子。

徐志摩的儿子:徐积锴


1918年,张幼仪生下了一个儿子后,徐志摩就撇下母子二人,前往英国留学。殷实的家庭环境注定了徐志摩经济上不会拮据,但是感情上的空虚让他寝食难安,更何况父母摊派给他的妻子并非他心中所爱。

情感抉择的时候,他最终遵从了内心,逃避了现实,即便抛弃的那个是一直且终生深爱着他的原配夫人。


林徽因


徐志摩和林徽因在一起


在徐志摩独自留英的这段日子,另一个非常有名的大才女进入了徐志摩的眼界,同时闯进了他的心里。彼时年轻靓丽,谈吐优雅的林徽因一下子就吸引了多情才子徐志摩。徐志摩也忘记了自己已有家室,迅速披挂上阵,成为了林徽因诸多追求者中的一员。后来林徽因也被徐志摩的不凡才情所吸引,两人展开了一段短暂而热烈的相恋。

林徽因的画作


终于在1922年,徐志摩逼迫张幼仪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他对张幼仪说:这段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婚姻该结束了。我将于茫茫人海之中求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徐志摩的浪漫主义气质显露无遗,但这时正身怀六甲,孕育着第二个儿子的张幼仪则为了让徐志摩不再为婚姻烦恼,不再让深爱的人为家所困,不顾身在异国,举目无亲的窘境,毅然答允。我觉得,徐志摩的浪漫存在于理想之中,而张幼仪的浪漫才真正存在于这天地之间,人情之中,令人叹服,心疼。最可怜的还是徐志摩的第二个儿子,生下没多久就早夭,匆匆的离开了这个破碎的家庭。

有人说诗人需要激情,也正是林徽因的这段爱恋,让徐志摩灵感迸发,在这段时间写出了许多著名篇章。他饱含着对林徽因的深情写下了这首《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需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这一首《偶然》淡雅清新,行文简单却立意深刻,巧妙的借用常见的自然现象隐喻了两人相遇的巧合,前段述说了两人的开始,后段又隐晦的预言了两人的结局。直到今天,这首诗文都能激起人们心间的涟漪,让人不禁回想起自己爱情的悲喜。

最终林徽因离他而去,无论用的什么借口,徐志摩的心伤都难复原,只好把这段情感掩埋心底。

该来的总会来,只是这第三个女人以另一种非常方式迎接了徐志摩的到来,成就了他灵魂伴侣的誓言。


陆小曼


陆小曼也是个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惺惺相惜就是用来形容他们的。1922年的一场舞会上,已为人妇但自觉并不幸福的陆小曼和仍旧沉浸在失去”灵魂伴侣“悲伤之中的徐志摩一见钟情,两人精神境界高度相仿,共同语言让二人忽略了世俗的目光和非议,终于在1926年步入了并不被众人祝福的婚姻殿堂。

陆小曼的画作


.

和陆小曼的这段感情前期或许是徐志摩真正快的时光,他写给陆小曼的那难以计数的情诗,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简单又快乐的幸福,我们普通人读来,也都为其中情趣所感染。摘录一首《春的投生》:

昨晚上,

再前一晚也是的,

在春雨的猖狂中。

婚姻终究变成了爱情的坟墓。


婚后的陆小曼依旧延续着之前的多情,只专注于奢侈享乐的态度一度引发了和徐志摩之间的矛盾。最终这个苦觅得来的”灵魂伴侣“让他心若死灰,离家而去。普通男人尚且难以忍受爱人交际场抛头露面,更何况唯美主义的大诗人徐志摩。

半生情牵三人身,最终殒命痴情路


1931年一架目的地为北京的飞机上,端坐着思绪早已神游北京的徐志摩。已为人妇的林徽因要举办一场演讲,故此徐志摩通过关系搭乘此机。或许这时他的心里也在思念着张幼仪,埋怨着陆小曼,期盼着林徽因,不过一切都不得而知了,济南的一座白马山阻隔住了这架飞机前进的路,来不及说一声再见的徐志摩,挥别了他短暂的一生,放下一切,轻轻的走了。

后来在徐志摩的葬礼上,三女同时现身,若是志摩泉下有知,也应该含笑了吧。只是他的表弟查良镛(金庸),或许是看不惯他的生平,把徐志摩曾经的笔名“云中鹤”,安排给了《天龙八部》里“四大恶人”中最好色的那老四了。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