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本论》:货币的起源及其发展阶段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作为自然物的属性,它标志着这个东西有什么用?而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作为人与人之间物质关系的属性,它标志着这个东西可以用来交换什么?但是由于生产的发展,商品交换越来越频繁,以物易物这种简单的形式,无法更好地实现社会上的物质交换,于是就出现了“货币”。马克思通过“价值形成的四个阶段”来揭示货币的由来。

第一阶段,价值形式表现为简单的、个别的或者偶然的。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简单的价值形象之中。如果把这个简单价值形式的两种表现,即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及其关系搞清楚了,那么有关价值形式的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我们假设10尺的布匹可以换到5斤苹果,这两种商品处于不同的地位,具有不同具体劳动的“质”。具体的交换中,10尺的布处于相对价值的地位,5斤苹果处于等价形式的地位。相对价值商品的具体价值,是由等价形式商品来体现出来的。简单来说,在这个阶段的一种商品的价值,只是偶然地、个别地通过另外一种商品来体现。

第二阶段,价值形式表现为总和的、扩大的。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意味着参加交换的商品越来越多。这时候一种商品,要与较多商品来进行交换。比如织布的家庭,不仅仅是要交换水果,还要交换其他的生活用品,这种情况下偶然性的价值体现,就不再具有普遍意义了。

商品价值的规定性“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就开始显现出来,商品价值量的规定性,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相对价值形式来看,这种表现形式是无止境的,只有新出来一种商品,就会增加这一种表现价值的材料。从等价形式来看,各种商品都有武术的特殊等价形式。商品的价值,缺乏共同的表现物,由此,商品的交换依旧是困难重重。

第三阶段,价值形式表现为一般价值形式。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交换的商品越来越多,要对每一个商品进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衡量是非常困难的。于是出现了“一般等价形式”,它将一切商品的价值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

一般价值形式,将一切商品的价值,进行了简单的、统一的表现。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的本质,在一般价值形式中得到了完全的表现。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商品价值量,也通过一般价值形式得到了准确的反应。一般价值形式,解决了物物直接交换的麻烦,但是在不同的地区,采取的充当一般等价物体的商品是不一样的。

第四个阶段,价值形式表现为货币形式。由于不同地区,采取的一般等价物不同,比如海边用贝壳,内地用陶瓷片,需要跨越地域进行交换的时候,就需要对不同的一般等价物进行价值量上的判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把一般等级物体固定到一种商品上,这种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其实就是一般等价物,同样都是属于一种特殊的商品。但是在一般价值形式中的商品具有不固定的特点,而在货币性质中,这个商品必须固定下来。后来逐步由铜、银、金等特殊的金属来承担。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是货币天然是金银。这是由于它的化学属性决定的,当然了这也是历史“排除法”的产物。

我们简叙如上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现了商品交换的需求,要求用我的东西,来换你的东西;第二个阶段随着交换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出现了你我他他他之间的交换,这就让人们不得不思考,商品背后的价值规律是什么?最后通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来大致、差不多地进行交换。第三个阶段,出现了以“一般等价物”来计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方法,使得价值量的计量更为准确。第四个阶段,通过对一般等价物的统一,使得跨地区的交换成为可能。

读《资本论》:如何理解“商品二重性”?

读《资本论》:如何理解“劳动二重性”?

读《资本论》:如何理解“社会生产关系”?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