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格王朝最伟大的领袖:拉喇嘛·益西沃全力弘佛的政治性因素

前文链接:

古格王朝最伟大的领袖:拉喇嘛·益西沃的身世和传说

古格王朝最伟大的领袖:拉喇嘛·益西沃身上的佛教包装

在古格王朝众多国王中,如果要选一位最有影响力的,恐非拉喇嘛·益西沃莫属。

这位古格王朝早期的君主,不但奠定其后600年的权利游戏规则,还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旗手。

或者我们可以换个说法,益西沃用弘扬佛法的方式,巩固和稳定了古格王朝的执政基础和游戏规则。

一、弘佛的政治需求

益西沃为何会用尽全力弘扬佛法,恐怕还要从当时、当地的社会背景分析。

流传后世的藏文史籍,多为历代高僧所撰,他们的信仰、学识皆为一时之选。

但很不幸,高僧们受特殊身份所限,对弘佛事件、人物都大书特书,对与宗教无关的社会环节则惜墨如金。

这导致,我们对历史上西藏的社会结构总是如坠雾中、眉目不清。

所幸,通过学者们不懈的努力,从支离破碎的资料中,多少能够对阿里地区的社会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对阿里古格王系来说,其外来政权的属性是不可避免的。

就像我们知道那样,阿里本是象雄故地,吐蕃王统悉波野家族,在阿里的执政基础相对薄弱。

想想中原王朝几千年来,远离中原的边地省份,总和中央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可知,地域文化和思维的认同,不是靠铁血统治就能够弥合的。

中原王朝几千年来,都未能完美解决的问题,相信吐蕃的赞普们,恐怕也没有什么济世良方。

如何掌控阿里原住民的思想,显然是身为“外来人”的古格国王们,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这种情况下,宗教肯定是最佳的答案!

通过王权与教权的结合,能够有效的稳定古格王朝的统治局面。

阿里是本教的发源地,拥有强大的宗教基础和宗教需求。

在本教教义里,神山圣湖遍布阿里。

据本教古籍《世间本教源流》记载:“在南赡部洲之北方,持边山之南方,生长着如意桃木之地,冈底斯大山之前,玛旁雍湖之畔的四条河流之源,醉香山附近,九座黑山环抱之地,有缚河和印度河流过,此乃三世圣尊诞生之圣地。”

然而,本教和吐蕃王统间的关系,无论如何也谈不上友善。

既然本有旧仇,与其拉拢本教,还不如另起炉灶,再次兴佛抑本来的直接,反正益希沃的祖先们,早就把这条路蹚熟了。

于是,我们便看到了柯热松额着力兴佛的举动,广建寺院、派人学法、延请上师、翻译佛经、赏赐寺产,提高僧伽地位乃至于王室成员受戒为僧,这些做法几乎和其先祖如出一辙。

与此同时,灭本行动也如火如荼,“以本教尝传自象雄,乃集一切本僧置一室中,以火焚之。复聚一切本经,投之水中。”

从这条藏文记录可见,对于本教的打击,从肉体消灭到消除传播一应俱全。

在益西沃全力以赴的推动下,古格王朝的佛教事业飞速发展。

公元996年,阿里地区标志性的寺院——托林寺建成,益西沃不但出资筹建,还赐予寺院1000克(土地面积的计量单位)的耕地、牧场以及土地上相应的属民,来满足寺院僧伽的日常需求。

同时,他还资助选派了21位青年才俊,携带大量黄金前往喀什米尔和印度学经,并延请印度高僧前来弘法。

松额派去的青年才俊因水土不服,绝大多数殒命途中,只有大译师仁钦桑布和小译师布让•勒贝西绕学成回国。

随后,他还邀请了75位班智达(学识渊博的大学者)在托林寺,组成了庞大的译经院。

这座译经院在大译师仁钦桑布的领导下,翻译、校订显教经典17部、论33部、密教经典108部,将之收录于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与丹珠尔之中。

这些由古格国家译经院编译的密宗经典被称为“新密”,与吐蕃时期传承密宗经典(“旧密”)相对应的。

二、投桃报李的佛教包装

古格王室如此卖力的弘扬佛教、打击本教,佛教传播者自然投桃报李。

《贤者喜宴》便对古格王室不吝溢美之词:“彼等体态及智慧亦优于他人,贵族之善行使众生快乐,此后这些人成了诸贤者予以颂扬的对象。”

佛教徒的褒扬,在阿里民众心中树立起了,古格王系异于常人的光环。

仿佛是认为“异于常人”的光环,依旧不足眩人耳目,进而又出现这样的文献记载,“(赞普)源出极佳圣族,乃佛与转轮王之种,系延自圣乔达摩释迎族。根源善美,乃降自光明天。制天库而财丰,具广智而遍知。彼等示圣慈神变身,荣光耀于转轮王。此等神变法王之世系历经四十代,吐蕃众生,现世来世,恶业俱净,极乐终成。如此恩德,知何可量?神仙、父母、亲友,孰能施治!”

这回直接将王室成员和佛祖联系了起来,吐蕃王室悉波野家族瞬间变成了,佛祖释迦牟尼的后人。

这下你们这些阿里的愚民们,知道谁是真神了吧?!

不过这样说起来,赞普家岂不成了印度人?!

这层神圣到掉渣的外衣一旦披在身上,整个阿里地区的王权传承,便有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吐蕃赞普的后裔,可不是来阿里推行统治的,而是佛祖慈悲,为解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阿里民众而来。

这和那位身穿金甲、脚踏五彩祥云而来的大英雄,比起来也算不遑多让。

宣传的攻势还不仅于此,各种佛教高僧斗法获胜、收服妖孽的传说纷至沓来。

《佛教史大宝藏论》上便记载着“大译师仁钦桑波在阿里地区降伏了嘎嘉龙王,并破除了一切邪密不正行”。

这显然是针对本教的原始山神崇拜,而噶举派初祖之一米拉日巴尊者,也有在神山冈仁波齐脚下斗败本教高僧的传说。

在王权与教权的共同作用下,本教几乎被从阿里地区彻底根除,以至于广袤的阿里大地上,再也难觅一座本教寺院的踪迹,直到公元1936年,第一座本教寺院才在阿里地区重新建成。

上述兴佛抑本的举动,显然是在整个阿里全面展开的,且拥有统一的政治目的。

这必定是由古格王室领导的,一场思想改造运动。

在这场运动中,柯热松额显然是其重要的政治推手。

需要再次指出,作为古格王朝早期重要的领导人,布让王柯热必定是兴佛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虽然在后世的教法资料中,因为益希沃(松额)“殉道者”的光环过于强烈,对于柯热的贡献几乎无人提及。

但没有柯热的支持,很难想像益西沃能通过古格一地的弘法,而将佛学推广到阿里全境。

在这儿,有必要对于古格、古格王朝和阿里三围的关系,重新加以明确,以避免之后产生歧义。

三、古格、古格王朝、象雄的概念梳理

首先,古格本是一个地域名词。

在公元在五、六世纪,古格是象雄王国的中心地区,或者至少是核心区域之一。

被称为古格的地区,大约在今扎达县的扎林、达巴、曲龙等地,即象泉河的中上游地区。

打开地图看一下便可知,古格地区的南缘已接近圣湖玛旁雍错,并与今普兰县接壤。

象雄王国便在今札达县附近,建有著名的扎让卡古城堡,该城堡在本教经典《本教源流集成》中被反复提及。

因此,可以认为其应是象雄王国重要的政治中心之一。

古格一词也曾见于敦煌古卷中,“松赞干布之妹赛玛噶,嫁给象雄王李迷嘉。李迷嘉赐给赛玛噶的封地在“曲龙银寨”,赐给的奴仆是古格冈称人。”

等古格王朝创始人吉德尼玛衮建立了,囊括阿里三围的国家集群后。

将二儿子扎西德衮封为普兰、亚孜王,驻布让(普兰)辖古格、布让(普兰)和亚孜三地。

扎西德滚又将两个儿子分别封为布让王古格王,国王驻地依旧在布让的估卡尼松宫

这时候,古格王朝的政治中心,依旧在布让,而不是古格。

随后,古格王朝的政治中心,逐渐转移到了古格的札达地区。

等到拉达克人兵临城下,末代古格王出城投降,古格王朝灭亡。

拉达克军队围困的王宫都城,就已是今阿里旅游必到的景点——札达土林中的扎布让古格王宫遗址

可能是因为王宫遗址在古格地区,外国学者便将其命名为古格王朝。随后约定俗成,古格王朝成了扎西德滚所建王朝的代名词。

以至于,现在有人提及古格王朝,所有人都会想到古格王宫遗址。

甚至认为,古格王朝只有这座辉煌的王宫存在。

其实,我们不光对古格、古格王朝象雄的概念理不清,就连藏文资料也一样写的云里雾里。

例如《青史》中便说:“象雄在古格的辖区之内。”

出现在人名和地名中的古格、象雄两词还可以互相替换。

如:扎西德滚被分封在古格,可以写作分封在象雄。

《阿里王统记》的作者、托林寺改宗格鲁派后第一任寺主古格·阿旺扎巴,在有的书中也被写作象雄·阿旺扎巴

这种变化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如古格扎让卡城堡本是公元五、六世纪象雄国的遗址,但通常被误作是十世纪古格王朝的遗址。

古格王朝初期,其政治影响力远远不是我们认知的,仅限于古格一地,甚至不局限于柯热和松额的封地,而是远达整个阿里三围的王国内。

据我们现在能掌握的资料来看,在阿里三围的分封之初的几个国家里,古格王朝是具有领袖作用的。

在益希沃兴法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件事,可以作为古格拥有领导地位的例证。

藏文文献曾记载,益希沃为弘扬佛法,曾召集整个阿里地区的僧人代表和朝廷重臣集会:

“那时,古格、普兰和玛域的高僧大德和贵戚重臣以及贵族臣民等被召集到一起,益西沃给这些智者们下达谕旨,要求他们将来所遵守的法律必须符合先前宣布的兴佛大诏令,此令早已广为传知,布此各方谨遵教法之令。”

这段诏谕的内容被记录在《阿里王统记》中,时间应在公元996年之后,因为诏谕前文提及托林寺已经兴建。

诏谕中提及的“兴佛大诏令”,是益希沃于公元988年颁布的第一部兴佛诏令,在这部诏令的末尾便提到,“制此众多教法及国法之文书,宣之于阿里之境”

这次召集阿里全境高僧大德和贵戚重臣前来的集会,明确要求每个国家的法律都要与教法相合。

可见古格王朝有能力插手其他王国的内部事务,且此类集会或者盟誓会议,举行了不止一次,被记入史籍的在之后至少还有一次。

由此分析,当时阿里三围的各个国家之间,有可能是以联盟的形式存在,而这个盟主显然便是古格的国王——柯热或者益希沃

古格王朝弘佛的因素讲清楚了,下一篇咱们来讲讲拉喇嘛·益西沃的政治体制改革。

这是西藏历史上,政教合一制度的首次尝试!


参考书目:

《古格王国-西藏中世纪王朝的挽歌》_霍巍;

《荒原古堡;西藏古格王国故城探察记》_张建林;

《试论古代西藏阿里地域概念的形成与演变》_黄博;

《分裂时期的阿里诸王朝世系—附谈阿里三围》_尊胜;

《畏惧噶逻:西域葛逻禄与西藏古格王朝的传说与历史》_黄博;


详解历史细节,厘清来龙去脉,视角不同的中国历史!

欢迎关注“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签约内容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