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格王朝简史:益西沃身后的教主之争

前文链接:

古格王朝最伟大的领袖:拉喇嘛·益西沃的政教合一制度

前面用了四章的篇幅,仔细讲述了古格王朝最伟大的君主——拉喇嘛·益西沃和他的政治制度改革

随着古格王朝政教合一、兄弟分权的体系确立后,国家实力迅速走上了快车道。

为保证自己创立制度的有效运行,益希沃着力培养两个儿子(赤德衮赞拉科赞)在宗教领域的势力。

二子分别于996年(阳火猴年)、1016年(火龙年)受戒出家,获赐法名特瓦热查那卡热查

这两个法名源于梵文,意为提婆王龙王,带有明显的印度宗教文化印记。

益希沃长子出家时,相伴出家臣民的还有88人。

而在益西沃晚年,他在托林寺一次便召集200位青年才俊落发为僧,并指令这些青年僧侣同特瓦热查和那卡热查一起修行。

这次弘法盛世被记录在《阿里王统纪》中,“正如古代的净饭王将释迎族的五百青年献给宣奴顿珠一样,二百名青年从阿里三围的各个地方集中到一起,他们都充满智慧并且勤奋好学,有慈悲之心,敬信三宝。他们跟着益西沃的两位王子一起正在解脱之路上行进。这二百名青年中,其中一百人来自古格,四十人来自普兰,三十人来自玛域,三十人来自毕底”。

这些围绕在王子身边的年轻僧侣,都可看做是益希沃为儿子们准备的班底。

从史料记载中看,益希沃的长子特瓦热查,确实具备继承宗教领袖的潜质。

在其为僧的28年中,他协助益希沃处理的大量的宗教事务,在兴佛理政、营建寺院、发放布施等诸多方面均颇有建树。

但人算不如天算,特瓦热查于1023年突然去世,此时的益希沃已到风烛残年。

这件事对于益希沃的打击非常巨大,苦心安排几十年的传承布局惨遭摧毁。

但作为一个政治家,益希沃放下悲痛,马上开始安排后续人选,他选择了侄孙降曲沃

降曲沃是柯热儿子拉德的次子,原名扎西沃,其出家后的法名为“菩提光”。

降曲沃在成为古格的宗教领袖后,也被尊为“拉喇嘛”,虽然他还有另一个尊号“颇章尊巴”

在藏语中“颇章”为宫殿之意,用在人身上可译为“殿下或陛下”“尊巴”是对与僧人的尊称,可以理解为“尊者或大师”

所以,该尊号似乎对其以王子身份出家的一种尊称。

降曲沃于公元1023年出家,也就是特瓦热查去世的同年,出家时已40岁,这一时间上的巧合十分值得玩味。

因为在1023年之后的几年中,古格王朝的权利决策层,相继发生几件意义深远的大事。

我先来把几个事件罗列出来,再看事件间是否存在某些不为人所知的隐情。

首先,在公元1023年,益希沃的长子特瓦热查去世,直接导致宗教领袖继任者空悬。

同年,柯热的孙子扎西沃受戒出家。

次年,也就是公元1024年,益希沃去世。(益希沃生卒年代,还有其他看法,不一一赘述)。

益希沃去世前,古格王朝的行政领袖柯热已经去世,长子拉德继位。应该说,拉德在国王位置上干得不错,世俗王权并未因柯热去世而产生波动。

但就在这一敏感的时间段内,拉德王却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举动。《阿里王统记》记载,“拉德在位一段时间后,也出家为僧,法名达摩扎帕瓦。”

原因是“听受教法后,(他)生起了倦轮回之心,看透了世间美好皆为虚妄,于是决心出家”

这显然又是后世高僧,对国王出家给出的常规理由,相似的理由也曾用在益西沃身上。

拉德出家的具体年代,《阿里王统记》中没有明确记载。

但在《黄琉璃宝鉴》中记载,“拉喇嘛降曲沃的哥哥沃德,在他30岁的鼠年,前往玛域(拉达克)创立了白图寺”。

有学者考证出,沃德出征的鼠年,应该就是公元1024年。

拉德的儿子有权利独自领兵出征拉达克,是否意味着拉德已经传位于沃德,或者沃德至少已接手了一部分重要朝政?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拉德在这个敏感的时间节点出家,是否意味着,他对宗教领袖的位置有所图谋?

《阿里王统记》的记述中,益希沃显然选择了降曲沃,作为教权的接班人,“拉喇嘛(益西沃)敕命他(降曲沃)为其叔叔特瓦热查的替身,接续他的祖父(益西沃)和叔叔(特瓦热查)的脚步”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论及这些事情时,有个重要人物一直没出场,他就是益希沃的二儿子那卡热查

那卡热查的身份来说,哥哥特瓦热查去世,他才应该是教权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他也和哥哥一样,是在益希沃的着力培养下长大。

他年仅10岁时,便受领了居士戒,29岁(1016年,火龙年)正式出家为僧。

在《佛历年鉴》甚至记载着,益希沃也是在这一年正式出家为僧的。很难理解益希沃为何会无视次子的存在,而直接选择了柯热的孙子降曲沃

在这场古格最高层的权力游戏中,那卡热查一直藏于幕后,像一个黑暗中的舞者,默默的等待着大幕拉起。

益希沃去世后,他指定的接班人,并未如愿继承“拉喇嘛”的称号。

古格的上任国王拉德,也同样没有如愿以偿,最低调的那卡热查,默默的走上舞台,拿走了全部的蛋糕。

史书上没有记载,那卡热查是否继承了“拉喇嘛”的称号,但其后四年,那卡热查掌控着古格宗教领袖的权杖。

直到他去世后,降曲沃才成为下一任“拉喇嘛”。

所幸,这场权力游戏没有流血,降曲沃虽没有马上如愿以偿,但最终修成正果。

其实,这场争夺似乎可以认为是柯热家族,希望彻底掌控古格政教权柄的一次尝试。

本来益希沃在宗教势力上的布局滴水不露,柯热家族也心知肚明,并未觊觎更多。

但特瓦热查的去世,拉德父子二人看到了机会,纷纷突击出家,参与教权继承人的争夺。

但在宗教界深耕多年的益希沃,势力又岂能小觑?

他去世后,强大的宗教势力,依旧将其次子顺利扶上了舞台中央。

直到那卡热查去世后,柯热家族才能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古格的政教大权。

当然以上分析,都是基于我阴暗的内心世界和对中原王家残酷斗争的认识。

不排除,古格王国的柯热、松额家族成员,人家本就你亲我进,谁当国王,谁掌教权都无所谓,互相谦让,最后达成妥协。

不管怎样,在这次和平的权利交接之后,古格王国的政教大权分解掌握在了沃德降曲沃手中。

益希沃一系的王族,再也没有出现在世系表中,也能可是因为男性成员均出家为僧,本就无后。

古格经过这次权力过渡,国力依旧平稳的向前发展。

降曲沃在掌教权期间,继承了益希沃的衣钵,大量修建佛寺,主持扩建了托林寺的殊胜莲花大殿。同时,他也保持了益希沃时代对寺院和僧侣的大量供养。

在国内政制上,兄弟二人的分工是也十分明确,降曲沃负责国内的宗教及民生事务,沃德则专注于开疆拓土的战事。

这种分工合作,本就是益希沃所设计国家体制,在降曲沃手中得到了完美的推行。

甚至,我们从之后几代领导人的名号,似乎都可见一斑。

国家宗教领袖分别称为,益希沃、降曲沃悉瓦沃,这三个名号都是佛教法名,意为“智慧光、菩提光、静寂光”

而古格国王的名号则为,拉德、沃德和泽德,分别意为“天军、光军、顶军”

“军”这个词,几乎成了古格国王名号的专用词汇。

不知道传奇玄幻小说《藏地密码》里,古格战无不胜的十万光军,是不是受了沃德的影响。

同时,在史料中本就稀少的国王记载,则几乎全部与战争有关。

例如,《阿里王统记》便将沃德描述成一个身体健壮、脾气暴烈的君王。

我们之前曾提到过,他带兵出征拉达克,并在拉达克创立白图寺的经历。

最终,沃德也在战场上被人击败,客死他乡。

在《阿里王统记》中记载,沃德出征珠夏结果兵败被俘。

珠夏这个地方,其实就是唐史中屡次提及的大勃律,位于今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

这地区本是佛教信仰的势力范围,但随着吐蕃王朝和唐王朝的崩溃,抵抗伊斯兰教侵袭的力量已大为削弱。

在沃德时期,有可能已成为伊斯兰教的传播区域。

所以某种程度上,沃德对于珠夏的远征,带有抵御异教传播的目的。

只不过,这次远征以惨败告终。

后面的桥段,其实我们已经讲述过了。

沃德被俘后,葛逻禄人要求黄金赎身,降曲沃没有凑够头部的重量,而导致沃德被杀。

沃德死后,降曲沃用本来准备给沃德赎身用的黄金,去印度请来的阿底峡尊者。

这段发生在沃德身上的经历,被后世多数教法史料移植在益希沃身上,使益希沃的“殉道者”形象愈发的高大伟岸。

沃德死后,降曲沃接过了其国王的权柄,集政教大权于一身,这个时间被学者推定,发生在公元1037年左右。

因为之后,史料中对降曲沃的称呼中加上了“阿达”一词,这个词汇有“领主”的意思,一般用来特指,后弘期那些拥有土地的割据政权君主。

降曲沃作为一个宗教领袖使用这个词汇,似乎意味着他在一段时间内,拥有整个国家的行政大权。

公元1040年,发生了一件对阿里意义深远的事情。

阿底峡尊者(法名燃灯吉祥智)受邀来到古格弘传佛法!


详解历史细节,厘清来龙去脉,视角不同的中国历史!

欢迎关注“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签约内容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