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出现“食脑虫”感染者,专家解读来龙去脉


在全疫情爆发以来,美国的不少新闻占据了全球媒体的头版头条,与此同时,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各种神操作下,美国现在的疫情持续恶化,全美确诊病例已经突破了300万!

然而,祸不单行,就在美国疫情还远未结束的时候,一种“食脑虫”出现在了佛罗里达州!

食脑虫,从名字上就能感觉出这玩意多恐怖了!

该“食脑虫”学名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Naegleria fowleri),是一种单细胞变形虫,通常存活于温暖的淡水中。

他通过鼻腔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大脑,迅速“蚕食”大脑组织,感染者几乎必死无疑,通常会在出现症状后的14天内死亡。

当地时间2020年7月4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希尔斯堡的卫生部门宣布了一条颇为惊悚的消息:当地已有一人被“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入侵,而这种生物,正是臭名昭著的“食脑虫”。

7月4日CNN报道,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最近又有了被食脑虫入侵的确诊病例。

希尔斯伯勒县卫生当局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该县有人感染“食脑虫”,吁民众注意防护。

如果进入人体,“食脑虫”就会顺着鼻子一直钻到大脑,引起“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PAM),病人会出现癫痫、头痛、性格变化、思维混乱等症状。

可怕的是,这种病几乎无法救治,而且很不幸的是,大约2/3的患者都是健康儿童。

自1970年此种变形虫首次被发现并命名。自此,几乎每年都有关于人类被其袭击的恐怖头条报道。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自发现这种食脑虫以来,美国累计有145名确诊病例,其中只有4人幸免于难,也就是死亡率超过了97%。

想要搞清楚“食脑虫”到底是什么,我们还要从“阿米巴”三个字说起。因为,“食脑虫”的学名叫“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简称阿米巴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众所周知,生物分类的方法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一级级往下。目前生物分类学上使用较广的是五界分类系统,由美国生物学家魏泰克(R.H.Whittaker,1924—1980)在1969年提出的。魏泰克在已区分了植物与动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基础上,又根据真菌与植物在营养方式和结构上的差异,把生物界分成了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

那么“阿米巴”是什么意思呢?

阿米巴是一种“目”。

阿米巴原虫(也就是俗称的“食脑虫”)属于原生生物界、肉足鞭毛门、叶足纲、阿米巴目。

根据生活环境不同,阿米巴原虫可分为“内阿米巴”和“自由生活阿米巴”。

“内阿米巴”寄生于人和动物,主要有4个属,即:

内阿米巴属(Entamoeba)、内蜒属(Endolimax)、嗜碘阿米巴属(Iodamoeba)和脆双核阿米巴属(Dientamoeba);

“自由生活阿米巴”生活在水和泥土中,偶尔侵入动物机体,主要有5个属,即:耐格里属(Naegleria)、棘阿米巴属(Acanthamoeba)、哈曼属(Hartmannella)、Vablkampfia属和Sappinia属。

现已知内阿米巴属的溶组织内阿米巴会引发阿米巴痢疾和肝脓肿,耐格里属和棘阿米巴属主要引起脑膜脑炎、角膜炎、口腔感染和皮肤损伤等。

新闻中出现的“食脑虫”属于耐格里属,因而被称作“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

一般情况下,“食脑虫”会以三种形态生存,分别是:滋养体、包囊、鞭毛。

所谓滋养体,指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自主活动、生长和繁殖,属于寄生原虫的寄生阶段。在环境安逸的条件下,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即“食脑虫”)就以滋养体的形式存在水中。

但当缺水和食物时,它则会在外面产生双层的囊,将自己包裹成一个球形。这些包囊能悬浮在空气中随风扩散。不过,要是遇到适于生存的水,就能再脱去包囊,重新成为滋养体。

与其他寄生虫不同,在水中它们有时长出鞭毛,有时变出不同的手足。因此,它也属于我们中学课本上提到的变形虫的一种。

外出踏青时,大概都有过在野外洗手、洗脸甚至洗澡的经历。然而,看似清澈透明的水实则含有不少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等。其中,最恐怖的莫过于有“食脑虫”之称的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没错,这种在科幻电影出现的吃脑子寄生虫其实就生活在你身边。

无论是江河、还是池塘,甚至在温泉和潮湿的泥土中都能找到它们的踪迹。

佛罗里达州的沃西萨河( Wacissa River)

无论是江河、还是池塘,甚至在温泉和潮湿的泥土中都能找到它们的踪迹。

福氏纳格里阿米巴为嗜热性,其滋养体在37—45℃时生长最佳,0~4℃迅速死亡。包囊抵抗力较强,在51—65℃8个月仍有活力,在-20℃能生存4个月以上。包囊还能耐受高浓度游离氯,阿米巴原虫生活于水、泥土或腐败有机物中,滋养体以细菌为主,以分裂方式增殖,并可形成包囊。福氏纳格里原虫(N.fowlere)的阿米巴型可以成囊,但鞭毛型则不能。

无论是江河、还是池塘,甚至在温泉和潮湿的泥土中都能找到它们的踪迹。

食脑虫通常生存在温暖的淡水中,比如湖泊、河流和温泉内。在佛罗里达州,食脑虫的活跃季节是7、8、9月,这时候的温度最利于它们生存。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也有可能在未经适当清洁、或遭到污染的游泳池内,感染食脑虫。

使用不洁的洗鼻器清洗鼻子,也有感染风险。

如果饮用水内含食脑虫,人们喝下后不会感染,因为食脑虫只会通过接触鼻子感染。

佛罗里达州卫生部未透露已被感染的病例是在何处被感染,仅警告当地人避免让鼻子接触来自水龙头和其他来源的水。

当天气足够暖和时,“食脑虫”便从休眠状态下醒转,开始活跃并大啖细菌。但不像其他多数水生病原体,如果你饮下含有“食脑虫”的水,这其实是完全无害的。仅当你去水上乐园或溪流中快速冲洗时才会将自己暴露于威胁之中,此时“食脑虫”猛然被从细菌盛宴中拖走,吸入人体鼻腔。

如果“食脑虫”此刻并不处于进食模式,那突如其

来的人体热量会将其从休眠状态中唤醒,继而发生形态变化。如同在陌生环境中醒来的人类,“食脑虫”也急于进食,因此它一路沿嗅觉神经向上游走,直至找到一堆看起来十分美味的神经元并深入其中。这时,被感染者就会失去嗅觉和味觉。

宿主的免疫系统觉察到此不速之客,便遣派大量白细胞以消灭这个大快朵颐的寄生虫。而此种骚动会导致脑部发生肿胀,患者会出现头疼、恶心、呕吐和脖子僵硬等第一临床特征。

可往往人体内的细胞很难完全消灭耐格里阿米巴原虫。

随后,它入侵至大脑深处,并且感染更多的脑组织。这样一来,患者出现精神错乱、出现幻觉、混乱以及痉挛第二临床特征。

但最终导致死亡的并不是脑组织的缺失,而是身体与感染抗争所带来的发炎和肿胀,导致头骨承受着极端的压力。巨大的压力会迫使大脑分解脑干和脊髓相连的地方,最终导致两者之间的联系被切断。

大多数患者会在第二临床症状出现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如图:头骨很坚硬,可保护大脑以防受伤。但当大脑发生肿胀时,坚硬的头骨实际上造成了阻碍。”脑干和其他邻近区域因无处可去,故被挤压至颅底。在食脑变形虫的多数病例中,这种挤压是死亡的直接原因。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流行病学家詹妮弗·柯普(Jennifer Cope)致力于研究“食脑虫”,她表示:“我们的头骨很坚硬,可保护大脑以防受伤。但当大脑发生肿胀时,坚硬的头骨实际上造成了阻碍。”脑干和其他邻近区域因无处可去,故被挤压至颅底。在“食脑虫”的多数病例中,这种挤压是死亡的直接原因。

总的说来,这种致命感染被称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脑膜脑炎(PAM)。它类似于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不同的是,病原体来自于水中并会“食脑”。

美国佛罗里达州卫生官员称,该州希尔斯伯勒县的一个人确诊感染了俗称为“食脑虫”的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

至于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为何会直接钻进大脑在科学界仍是未解之谜。

不少科学家推测,这种寄生虫可能是被一种叫作乙酰胆碱(ACh)的化学物质吸引。我们大脑前部的细胞会释放大量该物质。但目前仍需要找寻更多证据来验证该理论,比如寻找了“食脑虫”身上可能与乙酰胆碱相连接的受体等等。

这块如高尔夫球大小一般的糊状血块,就是“食脑虫”吞噬脑细胞的地方。

人感染这种寄生虫病的情况比较罕见,但其一旦由鼻孔进入人体内,就会开始蚕食大脑,并最终夺人性命。

根据CDC数据,自从20世纪60年代首次发现这种食脑虫以来,美国累计有145名确诊病例,其中只有4人幸免于难,也就是死亡率超过了97%。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被感染,就难逃悲剧命运。

目前已知的在感染食脑虫后幸存下来的4人,全部是在感染早期就及早发现并及早治疗。

卫生部门提醒,任何出现疑似感染食脑虫症状的人都应该立即就医,尤其是在温暖的淡水中游泳后,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就要更加警惕。

类似事件还有2003年,美国两名儿童因饮用自来水感染“食脑虫”致死。

2015年8月,美国14岁田径新星麦克·莱利在一次游泳后感染该虫死亡。

美媒指出,一个人不会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而感染“食脑虫”。但当人的鼻腔接触受污染的水后,就可能会感染到这种寄生虫。

那么,这种食脑虫一旦在一个水域里出现,就应该会随河流前往各个水域。

感染这种寄生虫的月份通常发生在7、8、9月份。因为那时,各处水位较低,水温较高。

现在的美国一边有疫情,一边又有食脑虫,

真是祸不单行啊…

2020这一年没有一天不在考验人类的耐受度,希望风雨后总能见彩虹!

据医生推测,“食脑虫”应该是在患者用洗鼻壶灌水冲洗鼻腔时进入。

你可能会认为,美国水域那么远,影响不到我们的。但其实,食脑虫早就已经抵达澳洲了。

早在2016年,澳洲就出现了一例感染食脑虫的儿童,他在感染后,患上了严重的脑膜炎。

食脑虫生活在澳洲各个淡水区域中,尤其以农村和偏远地区最为严重。由于热水钻孔以及长长的管道表面容易滋生大量“食脑寄生虫”,例如池塘、湖泊、河流、温泉和一些淡水设施中,甚至是家庭后院的自来水管。昆州就有3名儿童死于食脑虫感染,其中一名名叫Cash的儿童就因在家和两个姐姐玩花洒而感染了食脑虫,花洒中的水未经消毒,导致食脑虫从孩子的鼻腔进入大脑。

在中国,这种寄生虫被广为人知,当属2016年发生的这起病例:

2016年8月的一天,何先生开始出现头痛、咳嗽、食欲不振等不适。当时他以为只是感冒,服用药物后就没太在意。可没料到病情越发严重,他只好前往医院治疗。未等病因确定,他就开始胡言乱语、瘫痪、并进入昏迷状态。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他就不治身亡了。而检验结果显示,何先生生前正是感染了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据家人回忆,何先生被该寄生虫缠上的原因是此前在景区内玩水。

“食脑虫”固然可怕,但科学发现它也拥有弱点。目前所知,它只能通过鼻腔粘膜侵入人体。

换言之,即便喝下被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污染的水,也不会发病。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我们阻断了单一的传播途径,就能预防被感染了。

美国佛罗里达州卫生机构建议民众避免通过鼻子接触野外的水。当必须从事与水相关的活动时,人们最好使用鼻夹,以及只使用煮沸的或无菌的水来使用洗鼻壶。

不要脏水进入鼻腔、避免在不干净的河水、湖水等地方游泳、洗脸

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1、不要让未经消毒的水体接触鼻腔。因为“食脑虫”是通过鼻腔进入大脑的。

在不流动的水体、死水塘等游泳、洗脸时,大多数人都没有防护意识,任由水体接触鼻腔,极易导致食脑虫感染。做到了这条,基本可以避免感染。

2、在游泳时不要扰动沉积层。

使用洗鼻壶时,只能使用煮沸的、冷却的、蒸馏的或无菌的水来清洗鼻子。

女子河中游泳致食脑虫钻入身亡 食脑虫究竟有多可怕

水体底部沉积层,有大量的腐烂物质,是食脑虫生长的乐园。扰动沉积层,会使大量的食脑虫进入水体之中,导致感染的机率增大。

3、在游泳时尽量使用鼻夹等防护物品。

鼻夹可以有效堵住鼻腔与水体接触的通道,杜绝鼻腔与食脑虫接触,从而导致感染。其他一些防范物品,可以大量减轻食脑虫进入鼻腔的可能性。

“食脑虫”感染示意图

在野外游泳时,尽管水质看起来十分干净,也不要将头潜入其中(或使用鼻夹)。

相关链接:

埃博拉病毒卷土重来

病毒有话要说,人类何去何从?(上)

病毒有话要说,人类何去何从?(中)

病毒有话要说,人类何去何从?(下)

肿瘤免疫治疗的故事(连载六)

舌尖上的安全(7)


@奇云空间

#​我要上头条#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