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长津湖23:里奇中校是防御专家,火力配系构成严密的防御体系

最寒冷的冬天Ⅲ——血战长津湖

作  者:何楚舞


29日14时,9兵团将该计划决心上报志愿军总部,并获得批准。9兵团随即发起猛攻,准备首先歼灭新兴里、柳潭里之敌,而后对下碣隅里和古土里之敌发展进攻。

志愿军的战法算是老套路,首先在前沿打破战役缺口,而选择的两条攻击方向就是新兴里和柳潭里。主攻目标首先选择新兴里,主要还是打歼灭战的思想作祟,担心新兴里与下碣隅里之间只有14公里且沿途没有险要地形可以用来阻截,不想让煮熟的鸭子飞了。

此时,以少数兵力钳制新兴里和柳潭里之敌,集中主力猛攻下碣隅里才是上策,因为新兴里虽与下碣隅里距离较近,但下隅里美军力量单薄,自身都还难保,更别说支援新兴里了,所以新兴里之敌已是瓮中之鳖,早晚难逃被歼的命运;而夺取下碣隅里后,连柳潭里之敌也将很难全身而退。但当时战场的形势千变万化,新兴里的美第7师战力较弱,确实给志愿军提供了全歼的机会,因此迅速解决新兴里之敌,实为当时最佳的方案。

志愿军27军副军长詹大南在全歼美第7师31团后,也向下碣隅里转进。

此时9兵团最擅长穿插迂回作战的20军已对下碣隅里之敌展开猛攻,将陆战1师压缩在一条扁平的区域内。

美军已开始漫长的后撤之旅,而后撤成功的关键是确保指挥与后勤中枢下碣隅里的安全。史密斯将下碣隅里作为后撤和防御要点据守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下碣隅里位于长津湖以南,正好卡在向北通往柳潭里向南通往古土里的公路中间,一条公路贯穿这个小镇,还分出一条向西的支路,自然形成了公路交通的枢纽,也自然成为美军和志愿军必守必攻的战役要点。

下碣隅里的地形并不适合防御。和柳潭里一样,它也是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的盆地,可柳潭里四周的山岭比较高,下碣隅里周围则是坡度较为平缓高度较低的丘陵,只有东北方向被称为东山的一片高度约150米的连绵丘陵,勉强可以作为防御的屏障。对于防御一方来讲,守住下碣隅里是一件很难的任务,极易遭到四处高地居高临下的火力瞰制,而下碣隅里东北侧的1071高地正是俯瞰这个交通枢纽的制高点,谁占了此高地,那么下碣隅里差不多就会落入谁的手中。因此下碣隅里之战的关键就是哪方攻占1071高地。

美军陆战1团3营营长托马斯·里奇中校受命率领该营两个连和机炮连的两个排早在26日即到达下碣隅里,比志愿军的穿插分队早到了差不多一天。志愿军20军58师日夜兼程,就想在美军陆战1师赶到之前拿下1071高地,从而拿下下碣隅里,卡口控路,在美军中间开花。为达成这一战役意图,58师各部已连续行军七八天,饭都吃不上,更睡不上觉,克服饥饿和严寒,只为早一步赶到下碣隅里,遗憾的是还是没能跑过美军的汽车轮子。

围绕撤退计划,美军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在下碣隅里至古土里一线紧张地进行着。27日,陆战7团2营主力从下碣隅里出发前往柳潭里,2营营长兰德福·罗克伍德中校及营部人员、机炮连主力因为车辆不足而滞留在下碣隅里。他们本来是准备向柳潭里发起攻击,接应从新兴里、柳潭里撤下来的美军,但是没有车辆的美军就像缺少了腿脚一样,只能停留在下碣隅里,也算是增强那儿的防御力量。

同一天,陆战1师师部的主要人员以及第10军军部的先遣人员也陆续到达下碣隅里,为在此地开设师、军指挥部做准备。此外,陆战1师第1工兵营和第10军战斗工兵营也正在下碣隅里紧张施工,修护道路,构筑军、师指挥部以及修建飞机跑道。这些被阿尔蒙德看来并无必要的工作,在后来的撤退中起了关键作用。战至28日,虽然才打了一天多,而且战斗主要是在夜间,但美军已露败相,他们没想到志愿军作战如此强悍,战术如此灵活。

陆战1师继续加强撤退的准备工作,陆战7团2营营长罗克伍德中校率所部两次沿下碣隅里至柳潭里公路北进,企图增援位于德洞山口的陆战7团的一个连均未奏效,遭到志愿军58师的强力阻击。而陆战1团3营沿公路南进企图打通与古土里的联系也未成功,加上美军各连的侦察分队在下碣隅里西南遭遇志愿军大部队等情况,里奇判断志愿军已对下碣隅里形成了包围,极有可能在当晚发起攻击,因此加强下碣隅里的防御刻不容缓。他一面组织部队加紧进行防御准备,一面请求史密斯师长迅速增派援军。

史密斯随即任命里奇为下碣隅里地区守备部队最高指挥官,统一指挥下碣隅里地区所有防御部队。此时在下碣隅里地区的“联合国军”部队总共有58个单位的3913人,有很多是10人以下的小单位,可以说是建制非常繁杂混乱,很难实施统一指挥,且各单位行动散漫,很容易暴露目标和部队企图,更容易被志愿军利用。

里奇立即召集各单位指挥官根据各单位实力分派了防御区域。里奇是个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职业军人,他对任务的理解力不强,但对任务的执行力极强,他很快便把零乱的“乱军”整合成一支成建制、能防御的部队。

具体在整个下碣隅里环形防御阵地配置情况是:以一个陆战连防守西南,阻击志愿军从此方向的攻击,而从西侧位置起逆时针向北依次是一个营部连、陆战7团2营的机炮连、陆战1师司令部营、陆战队第2航空控制分队、陆战1师汽车运输营、陆战1师勤务营分遣队;北偏东方向是第11炮兵团一个连,该连装备6门105毫米榴弹炮,主要负责以炮火支援德洞山口的美军;东山北端是陆战7团反坦克连,部署在东山的部队从北到南依次是陆战1师勤务营、第10军司令部分遣队、陆军第3师第10工兵营一个连、第10军第4通信营分遣队,东山南端和长津江之间是陆战7团机炮连,长津江以南是陆战1师第1战斗工兵营一个连,该连南面是第11炮兵团的一个装备6门105毫米榴弹炮的榴弹炮连,主要负责以炮火支援下碣隅里环形阵地,东南面是由陆战7团3营一个连负责防御。

整个环形阵地的重点地区是由3营两个连防御的东南、南面及西南2200米正面,这两个连在构筑工事时创造性地将C3炸药装在空罐头盒里作为定向炸药来使用,大大加快了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修筑工事的速度。在整个防线上还堆积了约1000个沙袋来加固工事,在阵地前大量设置了地雷、绊索照明雷、爆炸物和屋脊形、蛇腹铁丝网。这些障碍物、地雷和辅助防御器材与机枪、无坐力炮以及迫击炮、榴弹炮构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形成了各种正向、倒打、侧射的交叉火力,火力配系和阵地编成以及障碍设置都体现了较高的水准,由此可以看出里奇中校是一名出色的防御专家。

由于防御正面较宽,里奇苦于兵力不足,只在第一线就摆开两个连的全部六个步兵排。为了保障接合部安全,并在两个连的接合部部署了两辆坦克。

可是不管里奇将防御组织得多么严密,美军大败后士气低落是不争的事实,再强的防御也要承受志愿军浪潮一般攻击的考验,能不能过了志愿军这关,就看这些防御阵地里面的人能不能像他们所拥有的钢铁一样,具有坚强的钢铁意志了。

谨慎的里奇还派了两名朝鲜百姓到村外去探听军情。这两人鬼鬼祟祟地跑到村外,但志愿军只盯着大鼻子蓝眼睛黄头发的美国兵,对这两个“黄色皮肤”并没太在意,所以他们在村外不仅见到了志愿军,甚至还与其进行了交谈,回来便把情报一股脑儿地告诉了里奇。

里奇是一个极爱思考的人,尽管他的思考能力不强,但爱好使他的思考增添了不少活力。他结合空中侦察的情报,用望远镜望了望周围的群山,仿佛那大山后面到处藏着志愿军,一阵阵凉风从他脑后吹过,把他吹起一阵阵寒噤。

估计志愿军肯定会在当晚发起攻击,可是要凭自己手上那点单薄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守住整个防线,便将守备力量的中坚骨干,部署在最可能遭到攻击的西南和南面的两个步兵连全部派到阵地上,而不是让他们缩在帐篷里的鸭绒睡袋里做梦。

尽管如此,里奇还是不放心,防守兵力捉襟见肘,将两个战斗力最强的连全部配置在防线上,根本没有预备队,而且每个排要负责防御340米的正面,远远大于海军陆战队战斗条令规定的200米防御正面。里奇咬了咬牙,其他地段就只能依靠勤杂单位的人员来防御了。这些人员都是后勤单位的技术兵种,根本不懂得战斗要领和基本战术,能把枪准确打到人身上对他们来说比登天还难,能活着挨过志愿军的攻击,那就是上帝开恩。

越接近晚上,里奇的心越哆嗦,只能一遍遍在胸口画着十字,叨唠着上帝保佑了。


(二)下一秒攻击

此时志愿军9兵团正从四面八方向下碣隅里围过来,20军58师根据兵团命令,从22日起便日夜兼程、顶风冒雪翻越东白山。

58师的前身是1939年5月由新四军第6团与江南抗日义勇军第3路合编的江南抗日义勇军。该师是有红军基础的新四军老部队,参加过著名的郭村保卫战、黄桥决战、苏中反清乡作战、天目山反顽作战、宿迁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等,是三野头等主力师。部队机动能力强,善打恶仗、硬仗,尤其善于穿插围歼。

58师在行军途中有了一个新的发现:由于侦察营仅根据三十年代日本军队所绘制的旧地图,并未进行实地勘察,就报告可以翻越,而实际地形已有很大改变,加之大雪封路,全师除了侦察营身手敏捷,其他人根本无法翻越。

58师师长兼政委黄朝天立即将此情况上报,要求推迟一天发起攻击。20军和9兵团没有办法,只能批准将攻击时间推迟一天,也给了美军里奇中校一天的准备时间。

同时,在下碣隅里以南配合58师作战的60师却克服了重重阻力,按时进入攻击位置。9兵团命令他们仍于27日按时在古土里以西展开,切断下碣隅里至古土里的公路,并以小部队向真兴里美军进行战斗侦察。

28日凌晨3时,58师终于到达下碣隅里以南上坪里、富盛里,并从东、南、西三面对下碣隅里形成了合围之势。


血战长津湖:美军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武器,宋时轮用暗度陈仓兵法1


血战长津湖:美军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武器,宋时轮用暗度陈仓兵法2


血战长津湖:美军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武器,宋时轮用暗度陈仓兵法3


血战长津湖:美军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武器,宋时轮用暗度陈仓兵法4


血战长津湖5:兵团入朝仓促,战前准备不充分,司令宋时轮的担忧


血战长津湖6:兵团入朝仓促,战前准备不充分,司令宋时轮的担忧


血战长津湖7:亮剑长津湖,彭德怀要与美军打一场硬碰硬的攻防战


血战长津湖8:美军太平洋战场的头等王牌荣耀陆战第1师,有备而来


血战长津湖9:宋时轮指示,战斗前停止通讯,禁用号音、严格保密


血战长津湖10:美军31团成为志愿军击溃的最大的“联合国军”单位


血战长津湖11:239团战士们在雪地冻得不行,有战士被冻死在雪地


血战长津湖12:艾伦·麦克莱恩是“联合国军”中阵亡的第二位上校


血战长津湖13:中国兵顽强反复进攻,冒着陆战队的炮火,视死如归


血战长津湖14:陶勇和宋时轮均是三野名将,对战场有着灵敏的嗅觉


血战长津湖15:很多伤员因为严寒中运不下去而失血过多、活活冻死


血战长津湖16:志愿军从天而降,新兴里美7师部队被打得落花流水


血战长津湖17:新兴里之战志愿军付出巨大代价,团三千人只剩几百


血战长津湖18:志愿军一个营敢于向美军一个团发起攻击,美军梦魇


血战长津湖19:1282高地美军战斗顽强,甚至敢跟志愿军展开白刃战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