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一)

在加拿大生活的时间越长,发现自己不了解的事越多。记录这些点点滴滴,分享看到、感悟到的趣事,所谓文化的差异就映射在这碎片式的日常中——


加拿大人不吃辣

汉堡、三明治、炸鸡、芝士是加拿大人最常吃的食物,我印象里吃的如此油腻、重口味的加拿大人,没想到居然很少吃辣,在他们的概念里,葱、姜、蒜已经算是辛辣调料,很多食品成分里有“Spicy”字样,并不是辣,只是有味儿而已。

上个月,麦当劳郑重其事的广而告之,要推出三款辣鸡汉堡,而且一款比一款更辣。记得二十年前在北京,我和先生最爱的就是麦当劳的辣鸡腿汉堡,那时贫穷的我们每个周末出去穷逛时,对自己最大的犒赏就是一套辣鸡腿汉堡。没想到二十年后,加拿大的麦当劳才终于下定决心。三款汉堡不是一次推出,我不怕麻烦的去了三次,尝了一次比一次更“辣”的汉堡。原来只是不同的辣酱,鸡块仍然是原味的,那所谓的“超级辣酱”不但不辣,而且每个汉堡只可怜的涂抹了薄薄的一点儿,真是让我扫兴至极。就这辣酱汉堡还只是限时“孤品”,现在也已经没有了。

推出一款辣汉堡,在加拿大,就这么难吗?!


吃盐少

还是关于吃,尽管汉堡、可乐不离嘴,但加拿大人吃东西很淡,可以说非常淡。他们的调味只要来自各种酱汁,放了酱汁就不再放盐。

女儿在温尼伯的钢琴老师亚当斯先生一辈子生活在加拿大,有一次为我们做圣诞烤火鸡,用所谓的秘制酱汁不停浇到鸡身上后,进烤箱烤,再浇、再烤,不停重复,烤了四、五个小时,吃起来仍然没什么味道。我们想加一点盐时,老人告诉我们他已经几年没有买过盐了。

我当时真是被惊到了,没有盐也能吃饭,这生活也太“寡淡”了吧。


最重要的食物

还是吃——加拿大人必不可少的食物排第一的猜猜是什么?不是汉堡、薯条、可乐,而是芝士,芝士,芝士

超市里大块、小块、颜色、质地各异的芝士让人眼花缭乱,要辨别清楚对于我们几乎是一个专门学科。

女儿说他们最近的法语课正在教不同的芝士名称,女儿跟老师说她不喜欢吃芝士。女老师吃惊的下巴差点掉下来,说,什么?你不吃芝士?我不喝水都要吃芝士!!

听见了吧,不喝水都要吃芝士,言外之意就是不吃芝士就没命了。

不过讲真,芝士真的是好东西,我和先生学着尝试各种芝士,现在已经渐渐的爱上了它。

公共场合不能喝酒

在加拿大的第一个夏天,跟朋友一起去湖边野餐,好几个家庭各自带着各种吃喝凑到一起聚餐。国内这种场合,啤酒是男士必不可少的助兴佳品,但是那天没有一个人带啤酒。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在加拿大,公共场合不允许喝酒。


2017年,我们做火车从温尼伯到多伦多,期间要经过两天两夜。亚当斯先生好心建议先生可以带一些红酒,在火车上有助于睡眠。我们就用装饮料的塑料瓶装了一小瓶。火车的餐车上有啤酒卖,先生和一个常去餐车买啤酒的火车常客聊天才知道,原来火车上自己带酒也是违规的。几十个小时共处,大家都慢慢的相熟了,一次聊天时,列车乘务长笑着问先生,你是不是带酒了,先生说,是的,我不知道不能带。乘务长说,你很诚实,下不为例。没想到,在加拿大生活了一辈子的本地人也不是很清楚公共场合不能喝酒、带酒的具体细则。

加拿大一般餐馆都不能卖酒,当然也不允许在餐馆聚众喝酒。餐馆要卖酒需要申请特许酒牌,审查很严格,很难申请。所以,公共场所只有在酒吧和有酒牌的餐厅才能喝酒。

市中心是治安最乱的地方

中国的大城市越是市中心房价越贵,寸土寸金,北京的二环、三环、四环房价的差别,主要是离市中心的远近决定的。但是加拿大的城市现在很少有人住在市中心,市中心是政府机构办公、银行商业写字楼的聚居地,也是流浪汉、不安定分子常出没的地方。市中心现存的百年老宅,大多被公司改造租用,极少数的还有老宅的后人住在里面。

老街、老宅因为年老失修,维护成本很高,但却是城市的标志之一,是最古老和最具特色的活标本。市中心不是理想的居住生活之地,但却是了解一个城市的必去之地。沧桑的历史感和岁月的磨砺,给它们涂上一层独特的美。

温尼伯市中心一百多年的老建筑。


小伦敦市中心的滑铁卢大街周边就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有一次碰到一对居住在那里的老夫妇,坐在繁花似锦的庭院里、老树下,像老电影里的场景,极具风情。女主人带我们参观她的后院,花花草草,茂盛、随意、自然的生长、绽放,令我们羡慕不已。老妇人淡淡的告诉我们,知道怎么才能有这样的院子吗?她自问自答道,岁月,岁月会让它们无以伦比,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四十五年了,只有经过这些岁月,才懂得这些花草,才会有这样的花园……

老妇人的话让人回味良久,希望有一天能写写加拿大城市的“那些老街和老宅……”,平凡、古旧又高级的印记。

加拿大人并不富有

加拿大是发达国家——这是世人泛泛的说法,但发达和富有不是一个概念,尤其和当下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相比,加拿大的普通老百姓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富有。

先生英语学校有一位七十多岁的退休老太太Ms. Ann,常年在学校图书馆里做义工。前一段天气骤冷,寒流袭来,很多车早上都打不着火。Ann骄傲的说,她开的本田小轿车已经十七年了,至今仍工作良好。更没想到的是,这辆跟随她十七年的古董车,当年买的时候也是二手车,Ann说她一辈子没有开过一辆新车,车子的空调早都不能使用了,她说一点也不碍事,因为几十年前,没有人的车有空调。

加拿大人偏爱经济型轿车。


加拿大人不富有不代表吝啬,他们特别舍得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投入时间、经历和金钱。一辈子没开过新车的Ann经常去听音乐会,有一次在女儿钢琴老师的演奏会上碰到她,她说自己是音乐厅的常客。Ann花钱去享受自己的爱好,退休时间常年去做义工,而不是去挣钱买一辆新车,这就是加拿大人的“舍”与“得”。


当然,不富有的也并不意味着节俭。亚当斯先生告诉我们,他小的时候,周围的人生活都比较艰苦,他还记得家里曾经把吃完的圣诞火鸡的骨头都留下,再煮一次鸡汤喝。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大不同,对食物的浪费严重,曾经看到过学生用吃不完的披萨扔来扔去,互相打闹。有新闻报道,加拿大每年人均浪费或损失396公斤食物,造成大约$300亿经济损失。数据惊人,值得反思自省。


最靠谱的联系方式

如果没有提前预约,给加拿大人打手机通常情况下百分之八十的人不会马上接电话,需要给语音信箱里留言,等待对方回电话给你。所以,不要以为打手机是最快、最直接联系到对方的方式。

加拿大人最常使用、也是最靠谱的联系方式是电子邮件。不论公司还是个人,只要留了电子邮箱,写邮件联系几乎百分之百会收到回复,而且通常都会很快。

不同的省像不同的国家

加拿大是联邦制,各个省有很大的自主管理体制,不同的省,政策、法规、税费、保险、工资标准、福利等等都有很大不同,我的感觉是,不同的省像不同的国家。


前不久看到一则新闻,新不伦瑞克省的退休工人杰拉德.科莫(Gerard Comeau)经常开车去邻省魁北克买酒,一次回来的路上被警察拦下,后被罚款。就像乘坐飞机过海关一样,加拿大各省都有相关规定限制跨省带酒,例如一个人只允许从外省携带1瓶葡萄酒或烈酒,或18罐啤酒进入本省。

简而言之,加拿大各省都有各自的贸易保护法规,同是一个国家并不意味着省际贸易的绝对自由。

动物相伴 “四害”横行

在居住的小区、公园,松鼠、野兔、大鹅、浣熊随处都能碰到,偶尔还会看到鹿、狐狸。

加拿大野生动物多,但常伴在周围的不仅仅有让人好奇、惊喜的小动物,还有让人惊吓挠头、匪夷所思的“害虫”——苍蝇、蚊子、臭虫、跳蚤,这些在中国已经基本销声匿迹的害虫,在加拿大却真实甚至“兴旺”的存活着,不是我们想象的在偏僻农村,温哥华、多伦多这样的大城市照样也很猖獗。

完全想不到,发达的加拿大居然还是如此境遇,拿臭虫来说,加拿大臭虫的泛滥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每年卫生部都会提醒人们防止臭虫侵袭,但是臭虫生命力顽强,繁殖、传播极快,这些年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百思不得其解,只能无奈的认为,加拿大这么好的自然环境,人类趋之若鹜,同在蓝天下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不论有益的、有害的,也要顽强共存,共享天下吧。

长寿的加拿大人

加拿大人很长寿,平均寿命82岁。

有报道说,寒冷地方的人比较长寿。加拿大人不止比中国人长寿,也比临近的美国人还要长寿。长寿的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自然环境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发达之外,我发现加拿大人很少熬夜,生活规律。完善的体制使得加拿大人个性温和,相对比较单纯,恪守信誉,生活压力小,工作之外就是家庭、个人爱好和娱乐。不存钱,也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及时行乐,享受当下。大部分加国的老人比较独立,开朗乐观,人老心不老。很多人都工作到七十多岁,退休之后的生活更丰富、更精彩。


都说加拿大是老人和小孩的天堂,六十五以上的老人除了退休工资之外,还有很多额外的福利和保障,这也是加拿大人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絮絮叨叨了这么多,发现意犹未尽。都说移民是延展生命的宽度,我来到加拿大,有时感觉像重活了一次,一切都需要重新认知。尽管当下信息交汇如此发达,但如果不亲身体验,永远也不知道世界上不同国家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会一直写下去,还有很多的意外会慢慢发现和适应。发现的未知越多,就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就越多,人生的体会和感悟就更丰富。


(温馨提示:所有文字是建立在亲身经历上的个人感受,望不同经历、不同观点者勿喷,致谢。)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