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胡同谣,从老北京的彰义门说起

1902-1905年,广安门全貌。


一进彰义门,银子碰倒人。


彰义门本是金中都的城门,因明代建起的广宁门和它距离很近,且在一条直线上,于是坊间便有了“彰义门”这一俗称。

《金中都图》中的彰义门和如今的广安门

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人口流动,新居民大量涌入,文字标牌成了地名的依据,仅在北京人口语间流传的“彰义门”逐渐消失,广安门则是终于正了名。

1921年,广安门城楼东面。喜龙仁/摄

明清时期,彰义门是北京外城西垣上唯一一座城门,也是当时陆路进京是必经之门,有“京师咽喉”之称。各州县官员举子以及商贾大亨,走陆路,都要经卢沟桥,沿官道,直达彰义门,方可进城。

1922-1924年,广安门西南面全貌,可见护城河和石桥。

清人汪懋麟作诗《彰义门行》曰:“彰义门西日色变,十丈烟尘人不见。高车宝马纷纵横,两道门旗马前转。车中端坐何郡郎?新授南方好州县。”彰义门一带的繁华,可见一斑。

1921年,广安门箭楼,喜龙仁/摄。

时至今日,广安门内、外大街一线属于G4京珠高速,贯穿南北,连接着北京和广州、珠海、香港、澳门等南部大城市,依然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近日,找到一个关于彰义门的胡同谣,涉及了从彰义门到珠市口这条通衢大道两旁的胡同和风物。今天,不妨跟着这首歌谣,走一趟彰义门。


彰义门 往里看

彰义门,往里看,南北两街连成线。

北边看见西便门,南边白墙连成片。

南线阁,北线阁,南北线阁多大院。

顶好的买卖高台阶,顶好的姑娘不戴花。

广义街,歇歇脚,报国寺里看墨宝。

土地庙的花市品种好,牛街回民小吃手艺高。

往东走,坐花轿,法源寺街看古庙。

烂漫胡同多会馆,绳匠比丞相的辈分高。

菜市口,再往东,死市活市要分清。

骡马市上祭马神,湖广会馆把戏听。

往东走,珠市口,晋阳饭庄历史久。

清华池里泡个澡,基督堂里去祈祷。


彰义门,往里看,南北两街连成线。

京师咽喉彰义门 一尺道路五两三

彰义门这一名字得名于金代,而彰义门大街却要早得多了,可以说是北京城里“最老”的胡同之一了,据传前身是幽州城的檀州街,辽改幽州为南京,檀州街东起安东门,西至清晋门。

《辽南京城图》中的檀州街

在明清时期,彰义门大街更是商铺林立热闹非凡,三教九流皆汇集于此,平时还有晓市、庙市、菜市、集市、广安市场,从鸡毛小店到大车店,应有尽有,一派繁华景象,极富生活气息。

上世纪30年代的广内大街。

明清时期,彰义门只是俗称,最初官方定名为广宁门,和广渠门建制相同、位置相对。清乾隆年间,因城门地处咽喉要道,边疆战时频繁,班师凯旋的军队多从卢沟桥的官道经广宁门回京,于是提高城门规格,仿永定门城楼加以改建,于是,便有了后来照片中恢弘的广安门,形制上比永定门略低,却比广渠门要高大。

1940年前后,广安门大街俯瞰。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北京城里总共就5条石板路,广安门到卢沟桥就占了其中一条,另外4条则分别是朝阳门到通州、西直门到颐和园、前门到永定门,以及朝阳门北小街。

这条石板路修建于清雍正年间,耗费巨资,仅从广安门到小井村,总共1500丈的路段就花费了白银八万两,平均下来,每修一尺长的道路就要花去白银五两三钱三分

1921年,广安门城楼,脚下的石板路已是坑坑洼洼。

广安门的大条石路面,据传到上世纪80年代的甘石桥还有残留,如果骑自行车经过,都要“一颠一颠的蹦着朝前走”。而这些条石上的坑坑洼洼,据传都是当年的骆驼踩出来的,毕竟,“拉骆驼跑城儿”可是广安门一大盛景。

1920年,广安门城楼北城墙下的驼队。

歌谣里说到:“彰义门,往里看,南北两街连成线。”这里的“南北两街”,笔者猜测应该是东边的南、北线阁胡同,胡同整体位于一条直线上,被广内大街拦腰切断,据传这里有辽代古城“燕角”遗址,胡同也是因此得名。


北边看见西便门,南边白墙连成片。

西便门 是偏(piān)门 便(biàn)门 还是便(pián)门?

从彰义门往北看,在外城西段北侧,有一座西便门,与东段的东便门相对,最初建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是为了防御蒙古骑兵的骚扰,和外城一起建起来的。

1900-1910年,西便门城楼南侧。


西便门,有人认为其中的“便(biàn)”是方便人出入城门工程简便之意。


但仔细想来,所有城门都是为了方便人出入,另外工程简便有自揭其短的意味,这种理解有些不合时宜


也有人认为,西便门偏居北京外城的西北角,可能是以“偏”来命名,即“西偏门”。后因偏(piān)和便(biàn)读音相近,才有后来的西便门。

《1921年北平市全图》中的西便门


还有的学者认为,这里的“便”是个多音字,应该读作“pián”,有安适之意。


《说文》载:“便,安也。”《墨子·天志》载:“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宁无忧。”宋苏轼的《和子由寒食》中也有“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尽意便”的诗句。


这里的“便”,和永定门、广宁门(广安门)、左安门、右安门、安定门中的“”“”“”等作同义理解。


这样一来,除广渠门外,外城6座城门的名称都和“安定”“安宁”挂了钩,这和之前所说的为防御蒙古骑兵骚扰建外城的初衷就对应上了。


比较后两种解释,还是第三种与当时国情更为匹配,内涵也更丰富。


因此,西便门最初可能是西偏(pián)门,随着人们口口相传,久而久之,便读成了西便(biàn)门。

1920-1921年,西便门箭楼门洞,可见“西便门”石匾。


西便门规模较小,初建之时只有11米高,嘉靖年间曾修补外城及其城门,增筑了瓮城,清代时才在瓮城上修筑了一座宽9米、高4.7米的箭楼。


瑞典学者喜龙仁曾在上世纪初多次来北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和测绘图,以及十万多字的工程勘察记录,在他眼中的西便门,“城楼的称呼有些名不副实:只是一个简陋的长方形屋子,抹灰的墙,四面有门,既无窗也无廊,除了望兽和脊兽,以及瓦缝之间茂盛的杂草外别无一物”,还不如街道上的店铺吸引人。

1901年,西便门城楼南侧,上插德军国旗。


瓮城内部也极为狭小,除了一间小哨所,一棵洋槐的树冠几乎覆盖了一半的空地。

1921年,西便门瓮城内。喜龙仁/摄


旧时出西便门,过护城河的小石桥后,向西通向跑马场,每年正月开放半个多月,在京的外国人经常来此跑马参赛,乐此不疲。


跑马场马道往西不远便是白云观,所谓“白云观里会神仙,窝风桥下掷铜钱”,每年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九燕九节,这一连19天的庙会可谓别具风格、热闹非凡:每年都有“会神仙”“摸石猴”“打金钱眼”“赛骡车”等诸多保留节目。单看这石猴光滑滋润的“包浆”,可见这几百年的“盘功儿”。

白云观

白云观庙会

白云观门口的石猴,已经盘得黝黑发亮了。


1952年,西便门城楼、箭楼和瓮城被拆除,文革中城墙年久失修逐渐倾塌,大部分城砖被拆除,仅留下100多米的残迹。


1987年,市文物局和西城区政府拨款修复,在夯土墙外包了一层城砖,保留了7处断面遗迹,并复建了一座城楼。在车水马龙的二环边,能有这样一处街心花园,实属难得。


白纸坊 北京唯一一处坊制地名

歌谣中提到,从彰义门往南看,“白墙连成片”,这里的白墙便是白纸坊地区晒纸用的大墙。老百姓俗称“纸墙道”。


白纸坊最早来自元代,也是如今北京唯一一处还保留着坊制地名的地方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此“坊”非彼“坊”。《元一统志》中大都六十二坊,并没有白纸坊,也就是说,最初的白纸坊并非街区地域划分意义上的坊巷,其实是掌管“诏旨宣敕纸劄”的官署,属从八品。其官署的位置大概位于今天白纸坊胡同、造纸胡同一带。

《最新北平大地图(解放版)》中是白纸坊街和白纸坊胡同


除坊巷、衙署外,“坊”也可指作坊。也就是说,造纸的工厂作坊,其实也叫白纸坊。


到明嘉靖年间,随着外城的修建,白纸坊成为坊巷地名,也是外城8坊中唯一一个不按方位设置的一个。

明北京外城8坊


白纸坊造纸行业由来已久,至晚在元代,此地就已经有了造纸的作坊,且元代时还曾有专门掌管制造诏、旨、宣、敕等纸扎的部门。直到清末,朱一新编纂《京师坊巷志稿》之时,仍称“今居民以造纸为业”。 鼎盛时期,大小造纸作坊星罗棋布,几乎家家户户都以造纸为生。


公公抄,儿媳晒,大伯子去跑外。”建国之前,白纸坊有着几十家造纸作坊,多为家庭小作坊,规模小,且多以姓氏为记。

抄纸,造纸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据了解,当时造纸的原料大多是较易得到的废纸、蒲棒绒等。制作工艺也比较简单,轧麻、淘麻、抄纸、晒纸,全部都是手工操作。其中,最后一道工序晒纸都去“纸墙道”,这墙都是版筑的土墙,白灰和青灰抹面,东西走向,长度有20米,墙两侧有菜地或者坟头。据传如今崇效胡同北侧,白纸坊北里、中里、南里,过去都是纸墙道,可比住房的面积大了多了,因此也就有了歌谣里“白墙连成片”一说。

晒纸,造纸过程中的最后一步。


清朝末年,国门大开,列强在我国大开银行,甚至还印制发行纸币,国内币制混乱,金融无序。为“统一圜法,挽回利权”,白纸坊一带曾建起一座度支部印刷局,用的是工部火药局的厂房,1908年开工,1915年才全部完工。建厂之前,清政府还先后派银元局总办周学熙、度支部郎中萨阴图,到日本考察工商币制以及纸币的制作流通过程。


辛亥革命后,印刷局改为财政部印刷厂,1912年改名国民政府财政部印刷局,1928年改名财政部北平印刷局,1945年改为中国印刷厂北平厂。1949年改为中国人民印刷厂。1955年改称国营五四一厂。1988年改现名北京印钞厂。2008年,北京市政府对该旧址进行重新修葺。


在此期间,这里一直作为印钞厂使用,培养了大批钞票设计、雕刻、制版、印刷、油墨、机电等专业人才和高级人才,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管理和安全保密制度,先后参与了第一套至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印制生产工作,为保证国家货币发行做出了很大贡献。


尤其是1911年印出铜版雕刻凹印钞票(即大清银行兑换券),属中国首创,这套纸币在如今可是十分稀有的藏品。

大清银行兑换券载沣像(左)一元和李鸿章像一百元




限于篇幅,今天就先说到这儿。

您要是有兴趣,

不妨等到明天下午,我继续给您讲~


关于彰义门西便门白纸坊,您还有哪些故事?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 end ·

致谢和声明

本文图片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参考文章

[1] 潘恭,广安门大街的前世今生 ,北京晚报

[2] 潘恭,白纸坊印刷局

[3] 邵明武,广渠门、东、西便门名称考,中国方域:行政区划与地名,2004

[4] 喜龙仁,北京的城墙和城门,1924年

[5] 崔普权,京城曾有赛马场,北京档案

[6] 叶铁林,白纸坊当年纸坊多

[7] 东西驾到,白纸坊的历史与文化简介,新浪博客

[8] 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宣武区地名志编辑委员会编,北京出版社,1993

[9] 文物古迹览胜:西城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北京市西城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3

五百年前,新文化街还叫石驸马大街

实验二小 奋斗小学 鲍家街小学 新文化街的这些学校您还记得吗?

实验二小 北京四中 中央音乐学院,新文化街原来这么有名校缘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北京传统文化联盟”了解)​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