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欲接15岁跳楼女儿双双身亡:打败我们的不是生死,而是日常

作者:八段锦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自己过好了,孩子才能教育好,父母想了解如何调整情绪和亲子关系,关注我就对啦~

8月22日,四川泸县一名15岁女生曾某从25楼跳下,父亲伸手去接被砸倒,父女双双身亡。

跳楼原因有两种传言,一是女孩抵触补习钢琴;另一个是因为成绩差与家人发生矛盾。

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小曾母亲,她否认了家里逼着学钢琴的说法,说小曾患有抑郁症,事发前曾住院治疗,学钢琴是她自己提出的。

上半年,家人在小曾胳膊上发现划割的伤痕,但怎么问孩子也不说。“曾经说过‘不想活’,也不愿意与家里长辈沟通。”

小曾的哥哥告诉记者,父母本来在外地打工,今年发现妹妹患有抑郁症后,从外地回家照顾妹妹。

网友的评论两极分化,有人叹,可怜天下父母心,从25楼扔下个鸡蛋相当于子弹,明知是送死还毫不犹豫去接,这就是父亲啊;

也有人骂,早干嘛了,如果真那么爱何至于把孩子逼到这一步?

只要孩子出了问题,一定是父母的责任吗?

《抢救茧居族》的作者心理医生田村毅,在接待了无数有“茧居族”孩子(长期待在家里不上学、也不上班)的家庭后,这样回答这个问题:

既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说“是”,是因为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成长确实很重要,如果家庭成员之间有问题,孩子出现问题也是很自然的;

说“不是”,是因为家庭都不是完美的,哪怕父母竭尽全力,还是会有不如意,孩子的问题,是整个家庭系统的问题,不只是哪一方的责任。


01 家庭的“心结”


有网友这样评论,至少在接到女儿的一瞬间,父亲是高兴的

还有人说,希望他们在天堂不要相见,这样父亲以为自己救了女儿,女儿以为自己没有害死父亲

泪目。

如果家人之间没有爱,那就没有苦恼了;可彼此爱到肯为对方死,却没法坐下来好好说句话,就这样错过了一生,才是加倍的悲哀。

正因为是最重要的人,才会对彼此有更高的期待,也因为期待落空而难过;长期得不到回应,就会感到自己被背叛,从而伤心、愤怒。

家庭的“心结”,就是关系的僵化,来自于负面情感的累积。

知乎网友@corn说,给妈妈读这篇新闻的时候,妈妈愤怒了。她已经不是第一次看这类新闻时,大骂自杀的孩子懦弱、不孝顺和不知感恩了。

@corn认为,大人有大人的压力,小孩有小孩的压力,家人应该彼此支持,但大人总是喜欢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

所以,7岁夜里发高烧时,她自己偷偷起来用凉水降温,怕父母说她体弱多病;

9岁被男孩子欺负的时候,她一定要自己打回去,怕父母怪她惹是生非;

12岁被攻击、孤立时,她学会隐忍保护好自己,怕父母认定她脾气古怪;

……

要多少次想对家人说的话不被听到,才会彻底闭上嘴?

也许很多次,也许只需要一次

父母也许完全没法体会,一个小小的孩子能经历什么大事啊,竟然还会抑郁?

有时候,家人的爱就像搀着沙子的米饭,不吃会饿,吃又难以下咽;沙子可能远远比米饭少,但胜在猝不及防。

如果小时候曾有过幸福的体验和沟通,出了问题还有解开的机会;就怕从小没什么感情基础,到了敏感又冲动的青春期,积压的问题大爆发了,孩子已经不愿意和父母说话了。

孩子抑郁,可能比对父母大哭大叫、暴躁易怒还要糟糕,因为后者代表孩子对父母还抱有希望,企图表达痛苦和迷茫,那些表面的暴虐其实是在说“爸爸妈妈救救我吧”

但是前者,代表已经放弃希望、封闭了自己,想帮也不知道从何帮起。

宁愿用刀去砍自己的胳膊,也不愿意对家人说出到底经历了什么,这是多么的孤独?


02 当孩子说想要“自杀”时


对于父母来说,没有比听到孩子“想死”更痛心的话了,但很多父母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有的父母会认为是孩子矫情,青春期过了就好了;


还有的父母会过度紧张,让孩子感到更不安;

正确的做法是,认真地询问孩子想死的原因,倾听ta所说的话,先试着理解ta。


父母要先确认自杀的危险程度,可以通过几件事来检验:

说想死的频率,是一次还是很多次?

是否有过割腕或者大量服药的自残行为?

有没有被霸凌或者暴力对待的经历?

有没有考虑过具体的自杀手段,还是很含糊地说想死?

除了父母,还对谁说过想死,有准备遗书吗?

会把自己的原来的信件拿出来处理,或者有其它整理人生的举动吗?

如果程度高的话,或者完全不了解孩子身上到底发生过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马上去医院,寻求专业的帮助。

孩子可能和父母不愿意开口,但是在专业的心理医生面前也许就不一样了。

“想死”的意思,其实是“太痛苦”的表示,“我真的不想死,但是活着又太痛苦,只好选择死亡了”。

如果能发现和缓解这种痛苦,还是有活下去的可能。

03 青春期,就是父亲该出手的时候

挽救孩子,并不是没有办法。

青春期问题最大的特效药,就是父亲

孩子一直需要父亲伸出的双手,而不是只有最后一刻。

父亲一直和母亲共同教养孩子,当然是最理想的状况;但事实是,很多家庭一直是以母亲教养为主,到了青春期,孩子和母亲起了冲突,父亲不得已才加入“战局”。

从没好好关注过孩子,突然开始关注会发现一大堆问题,搞不好父亲的步子就太猛了。

最近,江苏镇江一个父亲因为儿子玩手机,把他暴打出血的视频引发强烈谴责。

这位父亲在凌晨时分,直接在班级群发布了一段视频还有图片,视频中的男孩坐在地上,脖颈间、手上都有血迹。

父亲说儿子“这么晚跟同学聊游戏”,另一张聊天记录也显示,这个爸爸以前就声称揍儿子揍到“胳膊酸,巴掌疼”、“打死他的心都有了”,也是因为游戏。

当地警方已开展调查,孩子头皮外伤,具体伤情仍需鉴定。

替你出头打别人的是父亲,打你的也是父亲,这要孩子如何是好?

父亲为什么不要迟于青春期介入,又该如何正确介入呢?

青春期可以说是家庭补救错误的最后阶段了,如果这个阶段还没有和孩子建立联系,以后恐怕也难了。

青春期最重要的发展目标,是“社会化”,也就是孩子学会用自己的心理能量独自面对外部世界。

如果一直是母亲教养孩子,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可能过分密切,很难脱钩,也容易引发焦虑等情绪,孩子本身可能也不具备独立的能量;

小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地抑郁,不是因为家庭内部出了问题,就是因为摆不平外面的问题。

如果是父亲主外、母亲主内,父亲和外部世界有更好的联结也更理性,可以把孩子代入外部世界,同时也是很好的榜样。

父亲的作用不是拔出老拳,而是伸开手掌,引领孩子离开妈妈过紧的怀抱,投向更广阔的外部天地,帮助孩子面对在外面受到的挫折。

但是长期以来一般倒的局面可能会让妈妈和爸爸都有点不适应,妈妈会觉得爸爸在帮倒忙,爸爸则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父亲可以放下家长的架子,从主动和孩子搭话开始。

先尽量避开孩子讨厌的话题,比如学习、成绩等等,说些他感兴趣的内容,运动、游戏等等,也可以在和他一起游戏的时候多聊聊。

妈妈可以在父子尬聊的时候待在旁边,目的不是参与谈话,而是制造“我在”的感觉。

想要独立的孩子会挑战父亲的权威,激起父亲的怒火,母亲像水一样的包容,对调和火药味十足的父子关系十分重要。

如果能让孩子看到父母之间很融洽,也会慢慢和父亲接近,逐渐接受父亲。

每个成员都能学会彼此合作而不是一味斗争,这个家就会慢慢走上正轨。


04 不必一味讨好孩子

到了青春期,父母还会走入另一个误区。因为害怕孩子闹脾气,变得小心翼翼、一味讨好。

尊重孩子是没错,但是也不能放任自流,该说的不说,该管的也不管。


缺乏必要的能力、不懂世界运转的规则、还认为世界会围着我转的“小孩自我”,才更容易让他们在现实中遇到挫折很容易就放弃。


父母太害怕在家里“伤害”孩子,孩子就会在外面受“伤害”,受了伤害无处发泄,还是会怨恨父母,或者对自己失去信心。

孩子可能会欺负亲近的母亲,乱使性子,但是对父亲,却会抑制完全孩子气的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培养“社会性自我”

很多时候孩子也在摇摆不定,父母要引导他们分清对错是非,走向成长之路。

必要时说“这样做不行”不是为了打击,而是在告诉孩子,你可以做得更好

真正的问题是,父母总是习惯用“否定式批评”指出孩子的问题。

比如孩子抱怨自己做不到的时候,父母说“你总是这样!为什么不能……”,巴拉巴拉说一堆指责的话,结果孩子拒绝再和你沟通。

更好的做法是“肯定式批评”

“说什么傻话,你肯定能做到的!即使第一次失败也没关系,多做几次就没问题了,我会在旁边看着你的。”

对孩子的认可,才是唤醒孩子的最大力量。

有家人的支持而不是否定、挖苦,不管孩子在外面怎么受伤,最终都会克服困难长大成人的。

就怕是,在外面挨打,回家还是挨打,心凉得透透的。

孩子不愿意听你说话,唯一的办法就是坐下来,真诚地讲出心里话。孩子会拒绝自以为是、从不真正关心孩子的父母,但从不会拒绝真诚、信任ta的父母。

父母也不必为孩子出问题过度指责自己,因为孩子出问题父母抑郁的也大有人在。

青春期要面对的问题太多,想要长大成人,孩子也有孩子的责任。

家庭是一个整体,与其父母独自烦恼,不如想办法让孩子加入进来,每个人都承担该承担的责任。

写在最后

家庭是双刃剑,有时候是幸福的源泉,是我们存在的喜悦和价值;有时候却是不幸的源头,让每个身处其中的人感到深深的绝望。

打败我们的往往不是生死,而是日常。

把这幕人间惨剧当做警醒吧,在悲剧发生之前好好想一想,彼此深爱的人,应该怎么处理那些令人头疼、但和生命比起来就显得微不足道的问题?

只要人在,希望就还在。

只要彼此还能感觉到有爱,家人的矛盾就不会是永远无法解开的死结。


· End ·

更多精彩:

青春期孩子和父母,就是甲方和乙方的关系

70%的抑郁症源于青春期,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13个危险信号

秦昊因女儿被欺负落泪:心理学家眼里的好父亲什么样?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