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渭楼美术博物馆馆长郭峰:贫穷使我萌生了闯世界的想法

“那是一段可怕而痛苦的回忆,在那个懵懂的少年时期,贫穷使我萌生了走出去闯世界的想法。”

在千百年来奔流不息的渭河岸边,一座金碧辉煌的千年古楼,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斗转星移。

郭峰馆长

“那是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时代,也是一个穷困的时代。”郭峰拿起茶壶,将身边几个人的茶杯斟满,他说,我不太愿意回忆那段岁月,现在生活多么美好,以前我每次回忆起那段岁月我就会不自觉的流泪,那是一个令我悲伤的童年,那也是一个怀揣梦想的童年。

60后的郭峰,坚定的目光里总闪烁着一丝悲悯,那是他对家乡、对乡亲和父母的爱,那是对那段苦难岁月的温情回眸。

郭峰的父亲在村上也是一个能行人,做过村上的会计,能识字、会算账。母亲心灵手巧,可天有不测风云,一次父亲帮别人盖房子的时候,摔断了腰,撑起小家的顶梁柱塌了。没钱看病,母亲借遍了亲戚、邻里,可家家都一样,大家都没钱,她就晚上不睡觉给人织布挣钱。可是杯水车薪,家里穷的连买盐的钱都没有,对家庭和父母的爱,使十岁出头的郭峰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小伙子不能吃闲饭,心里萌生了辍学出外打工的念头。

郭峰夫妇

“走出去就有办法,走出去就能生活的更好。”郭峰横下一条心,偷偷揣了几个剩馍馍,给母亲留了张纸条,摸黑向县城走去。

“当时也不知道什么是害怕,就想着出去闯世界,挣点钱,可后来回想起来真有点后怕。”40多里路,郭峰凭着,兜里的几个干馍撑腰,天蒙蒙亮的时候来到了县城边上,又累又饿的他在一户人家的门外睡着了。天亮了,人们都起来了,这个像叫花子一样的少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户人家是一个卖豆腐脑早餐的,豆腐脑的的清香让饥肠辘辘的郭峰醒了过来。他看着洁白如玉的豆腐脑和热情似火的辣椒,更加饥饿难耐,老人察觉了这位少年的想法,给孩子舀了一碗豆腐脑,“娃,吃,不要钱。”简短的几个字,郭峰记了一辈子,那是他在最穷困潦倒的情况下听到的人间最美的福音。

郭峰馆长参加爱心活动

“世间还是好人多呀!”这样的感叹郭峰常常说起,就这样郭峰给老人洗碗、擦桌子,打起了零工,算是找到了一个吃饭的营生。一个十五、六岁的懵懂少年,在一座千年古县城的身旁,站住了脚步,他将从这里奋进、腾飞,收获自己的成功和幸福,为完美的人生奠基,这个地方就是乾县。


更丨多丨文丨章

黄土地走出的商界骄子——清渭楼美术博物馆馆长郭峰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