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重庆特钢厂:述说文体中心的前世今生

厂志,手上这本是第一部

几个月前,我写了一篇关于重庆特钢厂的文章,短短千字,却收到了很多朋友的评论和留言,让我倍感意外和荣幸。我萌生了一个想法:把厂区完整地走一遍。趁着夏日的余威,我翻开手里的《重庆特钢志》,就以这份上了年月的平面图为指引,出发吧。

重庆特殊钢厂平面图

重庆特殊钢厂是它的大名,更多人叫它“特钢”或“二钢”厂。“二钢”的叫法来源于“102厂”,我更喜欢“二钢”的叫法,觉得更接地气,更亲切。

从平面图上看,二钢厂厂区东起嘉陵江边,西至歌乐山下的大河沟、长春沟社区,南抵磁器口古镇,北至远祖桥社区。90年代后,二钢厂开发的新区曾一度扩至井口,兼并了包括“红雪饮料厂”在内的很多企业,职工人数最多时有三万人。如果算上家属,有近十万人生活在这片嘉陵江畔的土地上。

二钢厂老物件

二钢厂这条时光长河,源自战火纷飞的1934年,终于众多国营钢企举步维艰的2005年。河流有长短,河水没有长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久与嘉陵江为邻,就学了江水的习气,生活好就多吃肉,生活转弯,就继续流到更广阔的天地去。

光荣坡上的居民楼墙面

乘232路公交车到“特钢体育场”站下车,靠西的是厂里1981年建成的居民楼,团结坝还有几栋也是同年建成的,这些6层楼的楼房现在看虽显得陈旧,在当时却是质量标准很高的楼房。

232公交车“特钢体育场”站

1981年建成的职工楼

和居民楼隔条马路,有一座外形特别的五层楼房,它的名字叫游艺楼。如果从高处俯瞰,你会发现它是一个马蹄形状,中间空出的地方,曾经是舞池。

游艺楼靠马路的这一面

游艺楼建成于1987年,由二钢厂的厂建队(后称为检安分厂土建队)修建。设计用途为工会办公室和职工娱乐场所。

它过去的楼层划分:

一楼:歌舞厅,

二楼:工会办公室,

三楼:茶馆,

四楼、五楼:乒乓球室。

游艺楼的背面

现在的游艺楼,早已租作它用,包括少儿培训班,盲人按摩等;临街的门面有理发店、服装店、食品店,当然最热闹的还是茶馆了。无论春秋冬夏,人们雷打不动地聚在茶馆,喝茶、打牌、摆龙门阵,对于喝茶的人,这也是一种上班。

傍晚,游艺楼入口,喝茶的人

紧挨着游艺楼的红砖建筑是当年厂里的俱乐部。开职代会、表彰会都在俱乐部举行,看电影也是有的,售票处外面现在是家生意很好的大排档。

从花境公园拍俱乐部的红砖墙

从侧面看,这栋红砖建筑,高出来的部分是俱乐部的舞台,矮一些的就是观众席。老法师说:剧场内有防空洞,直接连着光荣坡那边(现在已作为居民纳凉点)。这个俱乐部没有空调,却靠着防空洞里的空气,早早实现了冬暖夏凉。

暂不开放的光荣坡的防空洞入口

管理防空洞的老屋屋顶上的绿植如瀑

俱乐部的栏杆还基本保持原貌,曾经的红色标语已经看不见了

俱乐部和游艺楼之间的空地,曾经也是一栋红砖楼房,现在已是一个小公园,叫花境公园,供居民休闲活动。

花境公园

游艺楼茶馆,原来是厂里的游乐场。里面曾经有溜冰场,有过山车,花样还不少。在门牌“老双碑46号附1号”旁边,曾经是游乐场的售票处,现在已经用水泥封住了。

游艺楼茶馆

球场坝,现在最显眼的是石井坡百姓舞台。二钢厂破败后,职工都聚在球场坝喝茶,据说有人曾拍到宏大的喝茶场面,称这里为亚洲第一大露天大茶馆。

露天喝茶的场面

过去,这里是一个标准足球场。重钢、江陵、长安、特钢、重大等几支劲旅足球队常厮杀于此,闻名而来的职工、居民、老百姓,里三层外三层毫不夸张。厂里二级单位的足球队也常组织联赛,十里钢城,出过几个球星?黄金阵容是如何安排的?只有球场边的老黄葛树晓得了。

不要忘了,每年春、秋两季的运动会也在此举行;春节的游园活动,更是很多人的青春回忆。那时候到二钢厂游园,工厂子弟是有特权的。如果单位上多发了几张票,你要实在不想坐旋转马车,也可以到二炼分厂的游园项目那里多套几回圈,起码能得个小绵曲。这一切虽早已是回忆,再也回不来,却历久弥新,仿佛就在眼前,随便找一位坝坝边喝茶的人吹一会儿龙门阵,一定会听得你目瞪口呆,咂舌不已。

运动会,图片来自《重庆特钢志》

游园节目,图片来自《重庆特钢志》

所有的娱乐活动随着二钢厂的衰落一去不复返。球场坝慢慢成为附近居民的休闲场所。先是燃气站占走一块地盘,后来这里重新规划修缮,中间全部用方砖铺垫,四边分别是乒乓球场地、石井坡百姓舞台、羽毛球场地和健身器材、塑胶篮球场地。篮球场再往里有一些儿童游乐设施。

乒乓球场地

塑胶篮球场

球场坝内的健身器材

儿童游乐园

从清晨,球场坝便热闹非凡。喝茶的人早早就坐起来了,旁边青草坡的农民打了新鲜的蔬菜摆在坝坝里的路边上,打球的人们也趁早,赶在太阳火辣之前畅快淋漓地运动一场。

早晨,球场坝旁的各种摊位

游艺楼前的摊贩用彩色的巨伞遮挡阳光

游艺楼前的水果摊

傍晚,6点整,几个广场舞团队分割了球场坝,民族风、广播操、现代舞、鬼步舞等等,气氛热烈。夹杂着骑自行车穿梭的孩子,疯狂奔跑的狗,围坐在四周的老人们,恍惚间,似乎又梦回到了二钢厂繁荣的时代。

繁忙的球场坝

球场的另一边,曾经坐落着更早的电影院,俱乐部建成后,这座电影院改为了灯光篮球场,可惜外墙还没有贴瓷砖,工厂已开始走向衰败,在沉寂的岁月中,它没有举办过几场篮球赛,却成为从球场往团结坝走的一条捷径。

白天和晚上,灯光球场的入口

灯光球场的轮廓

我在晚上来过这里,天色渐暗,路边的灯光照在黄葛树掩映下的这栋建筑的一角,呈现出明黄色,和光线外的砖红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沿街的墙面上还挂着“重庆特殊钢厂 鸟协、钓协、鸽协”的牌子,让人不由感叹:曾经这里的生活是多么的精彩纷呈。

鸟协、钓协、鸽协的牌子

白天晚上,分别从篮球场内部看到的会山景苑

这天晚上,我第一次沿着落寞的台阶走进了灯光球场。树木几乎遮盖了整个球场。它的神秘气息吸引了我,我当即决定,白天要再来一次,我要看个究竟。

夜幕下的观众席

第二天早上,我从一扇敞开的大门进去,跨了几步台阶,就直面灯光球场。头天晚上夜幕下的神秘面纱一下子被揭开,我突然有一种跨入历史的角斗场的错觉。

灯光球场

这里散发着浓郁的沧桑之美。时光流逝,随着人类的离去和遗忘,这里变得破败颓废;而自然之手慷慨地接管了它,给予它另一种生机和活力。于是,藤萝的种子发芽、攀爬,树苗生长、繁茂,一举占据了曾经的观众看台,夺得了这里的生存权。

看台最高处

篮球场内废弃的石门

原谅我看见构树就想寻虫。我在落满构树果子的地上寻找,脚踩在干枯的树叶上发出清脆的嚓嚓声。突然,我觉得自己真是一个奇怪的闯入者,我穿过一个弃用的石门,走到看台最高处,蹲下来,细细打量着灯光球场。

构树

球场四面都是供观众欣赏的看台,每一面都有好几级台阶。最下层的台阶外,为安全而设立的护栏很粗,更像一个斗兽场。全场的焦点,无疑就是这一小小的篮球场地。飘逸的带球身姿,潇洒自如的三分篮,娴熟漂亮的篮下扣球,赢得了观众如雷般的掌声,似乎还回荡在这四方之中。如今,这响亮的原来是夏日的蝉声,密不透风摇曳的却是树林。赛场上空空荡荡,依然清晰的是几段弧线和直线,空寂了多年的篮球架和篮球筐早已锈迹斑斑。

我转过身,远望过去,双碑大桥上车流如织,1号线轻轨不紧不慢地经过。

詹家溪就在双碑大桥下。旁边这栋楼是废弃的游泳池,游泳池建成后没使用多久,因厂里经济效益不好,就搁置下来。不久前洪峰经过,洪水退去后,詹家溪两边树木上的泥土干燥后变成这种灰白色。

废弃的游泳池

沿着球场坝走到这里,再往里一直走到一块宽敞的平坝上,这条路直到几年前,还保留着每逢周日赶场的习惯。赶场天的商品都价格便宜,种类齐全。每到周日,这里车水马龙,人挨人人挤人,甚至住在朝天门那边的人也很早赶过来买东西。

我记得这个路口处左边卖鸡鸭,右边卖花。靠近房子的位置,是一对老夫妻卖绿植,旁边还有一家卖花的规模很大。每次,我都要来这里的摊位看一看,还买过几次花。

赶场的摊位一直摆满了这里,这边主要卖蔬菜和水果。后来,因为发生路面沉降,赶场就取消了。据说桥下已经规划为湿地,正在建设中。今年春季开始,这片荒坡渐渐变成菜地,野草被清除,红薯、芝麻长势喜人。

这片未来的湿地,已经成为我和孩子的昆虫乐园。我们流连于此,捉蚱蜢、瓢虫,偶遇螳螂,观察金龟子、星天牛和中华扁锹。

游艺楼、球场坝,这里曾经是职工的精神家园和寄托。这条回忆与现实交错的时光长河,远比我想象中流得更深更远,需要我慢慢走慢慢看。在回去的路上,我去游艺楼前的蔬菜摊上买了一把藤藤菜,两条丝瓜,很新鲜。

“一座城、一片地,辉煌的历史,只有朝夕相处的人才会念念不忘。

一座城、一片地,衰败的痛楚,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会深深铭记。

一座城、一片地,重生的今天,大方地收藏过去,慷慨地接纳变革,焕发出动人的光彩!”

未完待续

尊重原创,请勿搬运抄袭!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