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好评90%,悬疑解密《全网公敌》探寻网络安全


进入今年下半年,走出疫情阴霾的国产游戏业呈现井喷的趋势,不少优质游戏接二连三出现在玩家们面前。尤其是在独立游戏市场,沉寂许久后,大量题材迥异且优质的国产独立游戏上线,比如上周发售的Roguelite FPS游戏《枪火重生》,在海内外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近日,Steam上又出现一款名为《全网公敌》的国产独立游戏引起了GameLook注意,该作于8月24日正式在Steam平台开启EA测试,售价37元(原价58元)。次日,这款游戏便得到了大量玩家的青睐,迅速攀升至Steam畅销榜第三名,并总共获得了90%的好评度。

《全网公敌》(《Cyber Manhunt》)由来自山东的独立游戏团队Aluba Studio制作发行,这款游戏是他们的第二款作品,据了解《全网公敌》不仅会在PC平台发售,将来还会登陆移动平台,目前在TapTap上已经开启预约,不少在PC上体验过该作的玩家给出相当高的分数,截止目前该作在TapTap评分9.7分。

近年来,随着《中国式家长》的火热,现实主义题材的游戏开始备受关注,尤其是在以创意取胜的独立游戏中,现实主义题材有别于其他品类,从而实现差异化突围市场。《全网公敌》这款游戏同样也是一款现实主义题材游戏,虽然游戏套上了一个具有科幻色彩的外壳,同时在游戏中玩家需要扮演一个黑客,颇具赛博朋克的味道,但游戏的内容均能在生活中找到类似的案例,《全网公敌》巧妙的运用当下的时代背景,讲述了一个个沉浸感十足的故事。

四次美术升级,悬疑解密故事环环相扣

与《中国式家长》聚焦于“成长”一话题不同,《全网公敌》聚焦了一个当下每个人都可能会遭遇到的问题——网络安全。

随着科技日益的发展,电子设备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发紧密,手机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当代人的标配,如果切断网络,可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网络给人类带来了便捷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但与此同时网络安全问题却日益突出,面对复杂的网络世界,我们还有多少隐私可言?相信每一个人都深有体会。

所以说,《全网公敌》的题材选取其实与《中国式家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题材上二者皆是人人都会面临的问题,由此也更能引发玩家的共鸣。其实类似的题材在游戏中经常会用到,网络安全本就是赛博朋克题材中的元素之一,诸如《赛博朋克2077》、《看门狗》系列中都有提及。不过与这些大作不同,《全网公敌》更回归于现实生活世界,虽然游戏披着科幻的外壳,玩家在游戏中也将扮演“黑客”这样颇具科幻色彩的游戏,但实际内容却十分贴近现实。在游戏开始前,官方还特意指出游戏中详尽的描述的网络暴力等问题,会使玩家玩家稍感不适,请玩家斟酌。

游戏的首章使用了一个“骗婚”的故事,一位互联网科技公司的CEO突然自杀身亡并留下一封遗书,称妻子长久以来诽谤他家暴导致公司以及个人名誉均受损。而此时此刻,妻子也以家暴为由起诉他,究竟孰是孰非便需要玩家通过搜集信息找到答案。

在这样一个故事中涵盖了不少近年来人们十分关注的社会性话题,家暴、互联网公司CEO自杀、骗婚等等均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个个鲜活案例。虽然官方并未证实,但第一章中的故事已经让不少玩家想起了前几年轰动一时的翟欣欣骗婚事件。当然,游戏中的故事走向与真实事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性,内容涉及剧透,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虽然并不是所有玩家都会经历这样的事件,但这些元素极大的强化了游戏带给玩家的共鸣感。为此,Aluba Studio做了大量的研究与准备,他们表示“为了让玩家获得真实的黑客体验,我们甚至建立了一个社工学群组,找到一些行业内的社工高手,向他们请教关于社工的知识。甚至拜读了由著名黑客凯文·米特尼克撰写的书籍《反欺骗的艺术》,见识了真正的黑客大师是如何工作的。这些线上和线下的学习直接为我们团队所有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光是涉及的学科就包含了社工学、心理学、微表情学,套话技巧等等。”

黑客并不是人人都能上手,与此同时真实世界中的信息搜索也是一个非常漫长与枯燥的过程,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还原,那么《全网公敌》的游戏性必然会受到冲击。为了兼容游戏性,又能让玩家了解到人肉搜索、隐私窃取等社工体验,该作先后四次修改了游戏的UI以求找到平衡点。

官方表示“我们一次又一次推翻了已经设计好的方案及界面,为的就是能找到一个平衡点:让玩家了解到现实中真正的人肉过程,还能简单快速地上手,体验游戏的紧张刺激。”

第一版UI

目前游戏UI


对比下来能过明显的发现,游戏早期的UI科技感太足,甚至已经有点剥离掉游戏的真实感,同时对于电脑桌面的描绘并不是特别还原,相关的任务进度等标识不够突出。

故事为核操作为辅,简单上手的操作强化沉浸性

与大多独立游戏不同,《全网公敌》不仅拥有一个特别的题材,玩法也十分特殊,并不像《中国式家长》那样有一个模拟经营的内核。《全网公敌》的核心玩法更加接近文字解谜,玩法逻辑类似《Orwell》以及《疑案追声》,人肉搜索、隐私窃取仅仅只是玩家的可用的工具,在这背后还有更大的故事。

虽然游戏以网络安全题材为基调,但实际上游戏并不像《看门狗》系列中那样一开始就列出大BOSS,而是将窃取的方法放到了玩家面前,毫不做修饰的内容让讽刺意味更显强烈。

如果你看过前几年小成本惊悚片《网络迷踪》,那么《全网公敌》对于你来说是十分容易上手的,因为游戏中的玩法逻辑与电影十分相似。官方也表示游戏的部分灵感正来源于《网络迷踪》,通过这部电影让他们了解了如何在细节处制造反转,如何让观众/玩家将注意力聚焦在我们期望他们关注的地方。

当玩家完成了新手教程后,游戏的剧情便正式开始,第一章中玩家将调查一宗互联网企业CEO自杀事件背后的真相,工具则是玩家们再熟悉不过的互联网。游戏中设有浏览器、邮箱、社交平台等多个互联网产品,玩家可通过查询人物之间的关系与信息,从而一步步推测出幕后的实情。

《全网公敌》很好的通过设定控制了游戏的叙事节奏,想要获得某位人物的信息必须先获得他的邮箱或者社交平台的账号密码。一般来说账号是邮箱,而密码则需要玩家收集足够多的信息通过软件自动尝试组合破译。这个操作逻辑与实际生活中的常识完成了对接,游戏中内置的破译软件将难度降低不少。

而每当玩家了解到一段能够推动剧情的重要信息时,新的信息或是新的人物便会随之出现,从而使得游戏整体的剧情环环相扣高潮迭起,虽然只有文字与部分任务图片,但游戏的沉浸感依旧不弱于3A大作。

当然,每当故事的进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全网公敌》中也会设有小结,根据之前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总结式的提问。适当的将游戏进行切割有利于玩家对自身推理的合理性有一定的认知,进一步降低了游戏的难度。

总的来说,虽然在《全网公敌》身上有着时代的烙印,大数据时代之下造就了其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与理解,不过游戏的内容同样十分出彩,情节与节奏处理的十分得当,代入感十足。

现实主义题材独游越来越多样化

自2018年《中国式家长》大火后,现实题材成为众多独立游戏以差异化方式突围市场的法宝,GameLook曾报道过,今年便有三款教师题材的游戏出现,游戏在满足玩家娱乐需求的同时也在探索更多的社会价值。

《全网公敌》毫无疑问是在成长、教育之外又找到了一个新的落脚点,网络世界纷繁复杂,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就如同所有的现实主义题材游戏一般,《全网公敌》最后也回到了游戏本身,在传达核心理念的同时也做到了一定的娱乐性。

作为第九艺术产品,游戏所拥有的远不只有娱乐,在娱乐之外也能够带给人思考与启发,更能在社会的发展中体现它的价值所在。

就如同Aluba Studio想要通过游戏传达的理念那样“虽然开发过程很难,但我们希望,通过这款游戏让玩家了解保护隐私数据的重要性;让玩家了解人肉搜索的危害性;让玩家了解网络暴力的破坏性”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