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世界观?特效?烂片做过哪些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烂?

混娱乐圈最重要的是什么?

在当下,这问题只指向一个答案:

包装。

明星靠包装行走江湖,用符合时代的话术说,那叫人设

影视剧综项目也要拼命包装:有的靠包装去贴近年轻人喜欢的样子,有的靠包装向主流靠拢,更多的是靠包装迎合时代价值观和当下热梗

但今天要说的这种包装,是那些本质上烂得一塌糊涂的影视剧,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烂,所采用的的伪装手法

只要你被迷惑得想着“要不瞅一眼”,那它就胜利了呀。

1 宏大世界观

最热衷给自己安一个宏大世界观的,就是烂片啦。

怎么能让观众看出来,咱们剧本质就是虚无呢?

于是什么词大拽什么词,什么概念宏伟就逮着往死里用,什么听起来高深莫测,那必须一股脑堆上,砸晕一个算一个。

提到时代背景必须带神话色彩,什么远古、上古、太古、混沌,别问有什么区别,问就开天辟地、四海八荒,地球都装不下它们了。

剧情挨不着神话?那就得去凑权谋!张口天下大势,闭口帝王将相

权谋不好过审?那咱就得驰骋整个江湖,要么一家独大,要么超然独立,要么以一己之力反抗欺骗了整个江湖的恶势力,动辄来一句“得XX者得天下”,XX可以是武功秘籍、攻略神器,但最好是主角的亲戚。

讲点普通人的故事是能屈着你们?

绝对会有人问:怎么了嘛?还不许宏大叙事啊?

问题是您宏大了吗?除了画外音强行灌输的世界观和主角口中随时随地甩出来的大词儿以外,您整部影视剧都在搞对象啊?!

宇宙洪荒,你搞对象;庙堂之高,你搞对象;江湖之远,你搞对象;在一切天大的架构与图谋下,你特么专心搞对象。

当然啦,对象搞得好,那也不一定是烂剧。三生三世啊香蜜啊琉璃啊,作为在四海八荒大背景下专心搞对象的剧集,都有细腻动人的可取之处。

怕就怕剧方和粉丝疯狂宣传:我们啊不是小情小爱,我们格局很大的,是武侠\权谋\心怀天下,很烧脑\反转\不小白哒…………

哦……哦?

单纯言情剧是见不得人吗?

实际上丢人的不是拍了个纯粹的言情剧,而是连言情都没拍好,只好扯上各种大旗挽尊。

所以你们尽管去观察,但凡在宣传口径或粉丝安利中疯狂否认剧的纯言情属性、扯什么大格局烧脑权谋武侠的,八成是连言情都没拍好,烂片无疑。

还有人说,哎呀这是IP本身的锅嘛,IP热衷于搞个宏大世界观,片方总不能魔改吧?

咦,那你们倒是彻头彻尾不魔改啊!你们怎么把除了搞对象的其他故事线和细节都大刀阔斧砍掉了呢?就剩下个世界观空壳子和搞对象实质,这还叫不魔改?

远一点说《择天记》《扶摇》《上古情歌》,往近了说《长相守》《天舞纪》《成化十四年》,哪怕《上海堡垒》吧,但凡真的照书拍,就算世界观云里雾里,它也不至于是个彻头彻尾的大烂片啊?!

2 顶级特效 高端外景

烂片最喜欢吹特效

言必称好莱坞团队,请不到《阿凡达》原班人马没脸出门见人,无论有否必要,见缝插针必须来段大场面CG,企图达到把观众震撼傻了的效果。

问题是,现在这个时间点上,观众哪怕是看《阿凡达》本达都内心毫无波澜,还指望用特效吓唬谁呢?

当然啦,联系上文咱也能理解,都宏大世界观了,不配点大场面特效说得过去吗?

要不怎么证明花钱了呢?又怎么剪出不明觉厉的预告片去骗傻子呢?

宏大世界观+无用特效,一般都是团伙作案、配套忽悠的。

科幻题材哐哐上特效?行,应该的;玄幻背景哐哐上特效?成,说得过去;专心搞对象的沙雕剧集也要拿特效撑场面吗?撑的是什么场面?“虽然我言情没搞好但我还有特效你看要不给我加点分”

吹江湖地位认真点行吗?一眼就透着假的建模是个啥?


民国剧也来凑热闹?

沾点动作戏那就别提了,高来高往不算事儿,左边这位大侠一挥手发射一个动感光波,右边这位巨侠一挥剑发射一个死亡射线——这些年国产烂片里打的架,合起来能毁灭地球百十来次。大家不拆家,专心搞对象它不香吗?

有这钱,给编剧加预算把台词写成人话,也不至于剧里一发糖,观众就发寒啊。

想想著名寒酸单位TVB,假山假水假风景,一件衣服十来个剧组穿,连雕都是人扮演的,也不妨碍观众看得真情实感一把鼻涕一把泪吧?

那么,没有特效可遮羞的都市烂剧怎么办呢?别急啊,没有特效挽尊,还不许有个高端外景吗?

洛杉矶旧金山,澳大利亚新西兰,伦敦巴黎摩纳哥,巴塞罗那和米兰。

宣传疯狂cue境外取景、实地拍摄,别问有啥意义,问也答不上来,好像在锦绣中华拍,剧情就肯定没逻辑爱情就绝对不成立家庭就马上要破裂儿女就必然不孝顺一样。

人家《都挺好》在苏州拍美国剧情,苏家就因此不精彩了?

所以你看,只有吹无可吹,才会拼命吹那比五毛略微多一毛的视效完全没必要的高端外景

3 老戏骨压阵

很长一段时间里,行业总结:IP+流量=爆款;观众内心:IP+流量=垃圾

后来流量太贵请不起,这个公式还发展出变形公式:IP+资源=垃圾

发现观众对流量&资源咖渣演技的拒绝后,片方很伤脑筋。一边舍不得流量带来的话题度和数据\用IP捧自家人的便利,一边又想骗普通观众入坑

怎么办呢?

他们想起了被市场冷落许久的老戏骨和甘草演员,来来来,码几个来镶个边、压个阵,假装我们也重视演技这回事,装出一个正经剧的样子,万一你信了呢?

集齐陈数、曾志伟、张兆辉、龚碧蓓的《择天记》

以光线为分界线……

集齐刘奕君、王劲松、李洪涛、曹卫宇的《扶摇》

集齐赵立新、倪大红、刘奕君、富大龙、成泰燊、杜志国、田晓洁、王砚辉、姚安濂的《远大前程》

集齐刘奕君、李光复、寇振海的《剑王朝》,数不胜数。

那些用冯大导陈大导监制、高XX徐X总编剧的显赫名头震慑观众的影视剧项目,也是同理。

好演员压阵,对这些演员自己来说是好事,起码有钱赚,有曝光度。

现在这个市场环境下,他们演技十倍于流量or资源咖,却拿着1/10不到的片酬,已经够惨的了,若还要求人家固守本心,接的每一个角色都对得起自己的艺术鉴赏力,也太不食人间烟火了。

但是对于观众来说,你心里得有数:好演员云集不代表能为剧集质量背书,尤其众星捧的那几个主角,如果不是流量就是资源咖,我劝大家谨慎入坑。

撞上《破冰行动》这么大一堵南墙还不够你捶胸顿足、懊悔不已吗?

还是那句话,真的重视演技、重视质量,主角起码会选择“气质契合”+“及格演技”,而不是谁粉丝多谁关系硬谁上

无论是“ta有那么多粉丝省咱们多少事”,还是“这么有名的IP这么给力的班底我捧谁谁火”,凡秉持这两类想法的片方,骨子里就并不尊重创作规律,鼓捣出来的东西能看才是意外,辣眼睛才是正常。

4 自我解构

有没有发现,现在的烂片里,男女主角身边都多了一个专职吐槽的角色?

戏剧功能就是帮观众吐槽男女主奇葩人设、情节走向狗血离奇。

要是没这么个专门的角色呢,这个功能就将由男女主、男女二、男女三等角色分散承担,总之起到的作用就一句话:

“确实离谱我先说!”

言下之意,我都自己说了,你就别跟我计较了呗?

比如《萦萦夙语亦难求》里男主身边的侍从冷笑+吐槽男主人设。

比如《爱我就别想太多》的女主自己说:“你又不瞎,你看咱俩像一对吗?”

比如《以家人之名》的火山姐说:“你们家里这事儿,电视剧都不敢这么写吧?”

一开始新鲜时,咱还能当个弹幕效果一笑而过。听得多了,真的没用。

咋滴,你先说了,你们这剧人设就不奇葩了?cp就不荒唐了?剧情就不狗血了?

先别说这算不算先下手为强堵上观众嘴,就算你是躺平任嘲吧,态度好就能掩盖烂片本质吗?

就算能让观众少嘲几句,你能让大家多停留几分钟呢?

有这自扇嘴巴自我挽尊的精神头儿,就不能在剧本上多下点功夫,少点荒唐少点离奇少点低级狗血少点逻辑问题?

可能吐槽省事,但扎实的剧本需要铺足智力和精力,懒得搞吧。

用人与人的关系来比喻:有些影视剧啊,仿佛一个以结婚或长期1对1关系为目的的男子,老老实实坐在你面前,向你介绍关于他的一切,你看得上,咱就继续交往,看不上就一拍两散。

但有些渣男哦,明知道自己一无是处,于是疯狂上手段,就是不由分说想骗你滚床单。相处过程中还要不停伪饰,想让你产生“哎呀其实他也没那么烂”的错觉。

可惜观众反骗意识越来越强,轻易不入坑,坚决不上当,预告片刷完特效精华,B站剪辑欣赏老戏骨演技炸裂,之后烂片再见,再也不见!

你看,当它本质是一坨屎,无论挽尊得多努力,那也是屎上雕花,并无卵用。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