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游记:道教圣地武当山(三)——琼台中观和太子坡

【原创】文/图:孙成岗

  利用雨小的间隙,我们从紫金城经南天门,复回至大岳太和宫,那边有一条小路直通武当山索道站。




  石阶经雨水的冲洗,虽然干净了许多,但也变得十分易滑。一不小心就容易摔倒。此时,云雾飘了过来,周围的景色一下子变得朦胧起来,十米开外,难见人影。我们担心刚刚开放的索道会不会因此再次关闭,心中不免有些忐忑。快到的时候,听到了机器的轰鸣,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因为我们是冒雨下来的,游客还不多,因此几乎没有等待,就坐上了索道。本想在高空俯瞰一下武当的险峻,但浓密的云雾挡住了视线,眼前白茫茫的一片。不过也好,这样的场景,似乎跟小说中描绘的仙境十分相似,我们也切实体验了一下腾云驾雾的感觉。



  到达琼台中转站,已经1点40了。武当山的建筑都是依山而建,任何一个中转站到景区都有一段路程要走。在这里我们将寻访“丹墙翠瓦锁玲珑,桂子飘香画境中”的琼台中观。

  琼台最早建于元代,开始有上、中、下三个道观,数百年来的时光流水使上、下两观仅仅剩下遗址,如今只有中观尚存。

  进入观门便见两座神像,左青龙,右白虎,这是道观的基本格局。在道教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春、秋、夏、冬四个季节。我们的祖先在描述四象方位时,会说左青龙(东)、右白虎(西)、前朱雀(南)、后玄武(北)。青龙与白虎原本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后被人格化,分别获得了孟章与监兵的封号。正规的道观都会在山门内把二神作为门神供奉。

  走过门廊,进入一个小院,正中大殿为祖师殿,殿前有两尊香炉,两侧配殿分别为慈航殿和财神殿。祖师殿内供奉着玄武圣像,正上方的匾额上书“北极至尊”四个大字。所谓“北极”是指“中天北极紫微太皇大帝”,简称“紫微大帝”,他是道教四御之一,地位仅仅低于玉皇大帝,负责掌管星界。他的住所叫紫微宫,也是古代皇宫命名的由来,比如西汉未央宫、隋唐紫微城、明清紫禁城等,都是由此而来。



  过了祖师殿,视野一下开阔起来。三条雕栏玉砌的台阶向上延伸,我们沿着中间的台阶向上行走,随着高度的升高,眼前的景致也由高到低、慢慢映入眼帘,先是巍峨的山峰,慢慢地是道观的屋脊和飞檐、接着是“三清殿”的匾额,最后是三清殿的大殿。


  长长的台阶上有二级平台,第一级平台的左右两侧建有钟鼓楼。这里的门神、正殿、钟鼓楼、香炉等设置与格局,与佛寺十分相像,这是道佛儒三教合一的体现。

  三清殿中供奉着道教最高神灵——三清。所谓“三清”指道教中的三处胜境以及住在胜境中的至尊神仙。三处胜境就是玉清圣境、上清真境、太清仙境,住在胜境中的三位神仙分别是玉清大帝元始天尊、上清大帝灵宝天尊、太清大帝道德天尊。

  到了三清殿时,天复降暴雨,只得在殿中避雨。利用这段时间向守殿的道长请教三清的含义、以及他们与玉皇大帝、玄武大帝之间的关系,经过他的讲解,这个过去一直困扰我的问题也渐渐有了头绪。

  元始天尊象征鸿蒙世界,也就是宇宙生成之前的懵懂状态;灵宝天尊象征无极生太极,太极成五行的进程,它表示宇宙的生成过程;道德天尊,就是老子,是实体存在的神,被尊为太上道祖,负责教化生灵。因为这个缘故,老子是公认的道教创始人。

  三清与玉帝的关系不太明确,通常认为玉帝受三清领导,三清通过玉帝指挥他下面的4位助手即“四御”。四御指“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分管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分管人间寿天祸福;“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分管天、地、人三才和人间兵戈之事;“后土皇地祇[qí](女)”,分管阴阳生育、万物生长和大地河山。

  四御最早是“六御”,是治理三界依顺三清的天神,后来为了与道经四辅(太清、太平、太玄、正一)理论相契合,将“玉皇大帝”和“青华大帝”单独列出来,成了今天的“四御”。如果用明朝的行政体系来打比方,那么,“三清”就是皇帝,“玉皇”就是内阁首辅(宰相),“四御”就是内阁大学士(副宰相)。班子成员中,执掌阴阳生育的地祇[qí]为女性,这也说明,在仙界也是要考虑女性参政比例的。

  大雨转为中雨,道士劝我们赶快下山。他说这雨不知何时才能停歇,如果不抓紧,就有可能错过下山的交通车。于是我们便赶紧回到换乘站,在雨中登上了前往太子坡的大巴。

  太子坡,是当年真武大帝读书修炼的地方。真武学道前是净乐国太子,他初入武当的这个地方就叫做太子坡。整个武当山的建筑布局实际上就是真武修身过程的体现。太子坡是出发点,南岩是舍身成道之处,琼台是得道受封之所,金顶则是成仙后处理政务的官衙。

  太子在此修炼时,生活非常清苦,他不禁动了下山还俗的念头,在回去的路上看到一老妇在磨一根铁杵,并告诉他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受此点化,太子重新回到山中刻苦修炼,后来,人们便在这里建一道观,取太子回心转意再度修行之意,命名为复真观。我原以为磨针井就在附近,到了之后才发现,道观到磨针井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也就是说,当年太子决定放弃修行后,已经离开道观很远。

  这里背依狮子山,环境清幽,从山下前往道观,有一段设计巧妙、随山势而上的石阶路,从下往上看,只有台阶,不见平台,表示步步升高;从上往下看,只有平台而无台阶,寓意一路平安。遗憾的是,因为大雨,未能把这段很有特色的台阶纳入镜头,只得从网上找了两张图片。南京中山陵的台阶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知是否受到这里的启发?

  过复真桥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北天门,门首匾额上的“太子坡”三个大字是永乐皇帝的驸马所书。进入北天门,就是被称为九曲黄河墙的夹道墙。墙长71米,构思布局及用意都十分精巧。红墙绿瓦,宫墙建制,庄严肃穆,让前来朝拜的信众感到威压之势和个体的渺小。蜿蜒曲折的夹道,既象征着黄河的滚滚波涛,又寓意着人生的曲折多变。几度回转,终于到达二宫门,则告诉人们只要坚持不懈,经受考验,终能有所作为。





  大雨中的九曲墙内别有风韵,湿湿的青石板路上空无一人,给人一种异常静谧之感。有时困难和不便也能带来别样的体验和发现,大雨妨碍了观景,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里的空灵。


  二宫门内,与复真宫正门相对的是一座高大的照壁,它与宫墙连为一体,上面写着“福禄寿”三个大字,象征着幸福、吉利、长寿。照壁右侧的明代砖雕焚香炉是武当山保存最好的明代砖石结构建筑之一,香炉对面的一座水井模样的建筑则是祭坛。






  上一个高台,进入复真观的山门,山门内照例是青龙与白虎的神像。进入院内,右前方就是滴泪池,相传,真武太子决意入武当修炼,他的母亲善胜皇后追赶太子不成,恸哭不止,泪如雨下,竟在地上冲出一个大坑。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真武修行的决定和皇后爱子的慈心,就在这里修了个水池,并取了一个伤感的名字——“滴泪池”。







  与山门正对着的是大殿,大殿依山而建,绿色的琉璃瓦屋顶与苍翠的狮子峰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大殿匾额上笔力遒劲的“云岩初步”四个大字尤为醒目,据说这是湖北宜昌府的百姓敬献的,告诉人们这里是太子到达武当修炼的首站,是他学道成仙的起点。殿内供奉的真武神像由楠木雕成,是明代的遗存,也是武当山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真武神像。



  进入二道山门后,是一座幽静雅适的小院,小院的高台上有太子读书的“太子殿”。太子其人是否真实存在,是否就在此读书,早已无从考证,但古人在造神的过程中,利用武当山的地势兴建道观,即使是附会,也要为真武从太子成长为代表北方的真神设计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而后来的信众看到这些真切的场景,自然便会油然升起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崇敬感。


  小院中还有不少建筑,值得一看的还有一座五云楼。复真观在康熙年间三毁三修,因此其建筑兼具皇家与民间风格。如果说正殿代表着皇家建筑的威严,那么五云楼就代表着民间建筑的朴素。这座高达15.8米的五层建筑是武当山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值得一提的是它顶层的“一柱十二梁”设计,在一根主体立柱上,交叉穿凿了十二根支梁,通过周密的计算,一柱十二梁完美地承受着房屋的重量,使楼体在数百年的风雨中纹丝不动。这种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是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艺术的杰作。



  五云楼出口处,有一处红军标语,上书“实行土地革命”,这是1931年红三军八师政治部在此驻扎时留下的,是当年开展土地革命的见证。


  参观完五云楼,走出山门,回望了一下门首匾额上的“复真观”三个字。从字面上看,“复真观”就是恢复真实的世界观之意,我忽然觉得这是否是古人给今人的善意提醒?在滚滚红尘中待久了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往往会蒙上厚厚的尘埃,从而失去正确的判断,只有回归本真,才能拥有正确的世界观,更加客观准确地认识世界。




  在雨中回到太子坡中转站,乘坐大巴下山,下了车才发现,尽管山上大雨滂沱,山下却滴雨未落。此时接近5点,因为时间尚早,所以决定避开价格较贵的景区宾馆,驱车前往80公里以外的房县住宿,据说那里是唐代名相房玄龄的故乡。




【原创】文/图:孙成岗

【相关阅读】

鄂西游记:道教圣地武当山(二)——雨中游金顶

https://www.toutiao.com/i6865338106145571331/?group_id=6865338106145571331?group_id=6865338106145571331

了解更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