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职场强调道德,那不科学

“职场‘不科学’”系列,之十四

最近,有位老友讲起一段“被无限关照的下属背叛”的经历,异常不解之情发于言表。

他说,自己对下属万般照顾、多方培养,下属出问题帮助掩盖,分钱时帮助争取。

也曾多次被下属出卖,他都大度一笑,不放在心上。

总之,对下属的关爱和照顾,与亲人相比有过而无不及。

没想到,单位换届,自己因“眼色不够”而受到打击之时,下属“见势不对”,立马投奔到新领导旗下。

而投名状,就是他这个“旧领导”的技术资料、客户关系,以及蓄意制造出的诸多花边新闻(为新领导提供人身攻击的材料)。

如果不是他一向干净,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他异常不解又微带痛苦地总结道:

  • 难道他没有道德吗?
  • 他还有道德吗?
  • 他懂得道德的意思吗?
  • 他道德过吗?

他貌似没有想到,正是因为没参透“职场的道德”,才在“关键时刻”,受到“道德轻信”的水淹土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每个人都依自己的“能力”而不断调整选择

生存是首要问题。

生存没有问题,再谈其他。

对一个生存随时面临问题、害怕失去工作(“再选择力”太差)的人来说,“生存下去”,对他就是最大、最正当的道德。

前述的下属,能力不足、硬件不足,平时对工作并不上心,在单位没什么存在感。

至于换工作,他更没那个勇气。

.

现在换了新的大领导,而自己的领导明显是被打击的对象,接下来的境遇不用想都明白。

明显,这个曾经关照过自己的领导,将逐渐、并很快失去关照自己的能力

且,鉴于自己与“关照领导”的关系,保不准会被大领导记恨上,成为被殃及的池鱼。

不如先下手为强。

.

“先下手”,总要有个表示。

“已失势领导”的秘密、资源,以及“新领导所需要的一切的东西”。

如果“料”不够丰富,不够打动新领导的心,那有必要“加点料”——制造的料,便应运而生。

至于领导以前非常关照他,对他很好?

相比生存,感情毛都不算。

.

而且关照这种事,就跟借钱一样。

出借人因为是从自己身上割下的肉,所以总是念念不忘

借钱人,则一是不心疼,二是多少有点伤自尊不太愿意想起,三是如果能不还那最好不过。

因此,所谓的感激,更像是“关照一方”自发的心理安慰。

.

人在职场,讲究“职场道德”就好

许多人把自己的性格特质,忠实地带进了职场。

如善良者以善心揣度所有,大度者以宽厚对待所有,温和者以容让闻名,软弱者则以“有舍必有得”来期待别人对自己讲道德。

但最终,善良者大多成为利用目标,宽厚者被逼得退无可退,温和者承受了所有不公,软弱者则从未得到想象中的道德。

这,都是“不遵守职场道德”的锅。

何谓“职场道德”?

指“在单位应遵守的规则”。

如:

  • 保持“与同事的距离”。

同事就是同事,暂时相识而已。就是再投缘,感情也只能好一时。

当面临考验之时,同事绝对只会选他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别人。

所以,别把同事当亲友,那不符合道德。

保持“与单位的距离”。

有些人为单位堪称鞠躬尽瘁,累到快要吐血身亡。

他们为单位挣了无数的钱、办了无数的事,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赞赏与认可。

但,千万别就此轻飘起来,觉得自己很重要、很高尚。

若自保能力不足,你将很快见识到过河拆桥、你死我活的人性大戏。

最终,你也许拯救了单位,但单位绝对和你发生不了更深刻的关系——最多,有人“承认几句”你曾经的贡献。

所以,千万别把单位当成自家的,保重身体、保障自我利益,才是正经。

  • 保持“与人性的距离”。

在利益场与人性直面,那有可能被惊得睡不着吃不下,甚至恶心到有心理阴影。

聪明人不会与恶事纠缠,聪明人也会尽量保持体面——自我的体面,以及“控制场面和形势,让他人也能保持体面”。

当然,“对人性的研究和利用”,绝不能停止。

总之,太讲道德的人,与“道德不符”相撞时,往往会产生极度的不适,甚至将“亏”大吃特吃。

这不是失败,这只是没参透职场道德而已。

这世上最大的道德,是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尽最大能力——去爱自己。

而单位,按“职场的道德”去对待,就好。

别在权力失控的单位谋求“工作能力方面的发展”,那不科学

领导弄个新人放旁边“明学习、暗取代”,结果被他反将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