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单位那些温柔可亲、思想深邃的“好同事”

“职场‘不科学’”系列,之二十

耐心、热情的同事都是善良的好伙伴?那不科学

.

.

大扬有个同事。

同事年龄不小,在单位时间也长,算是十足的前辈。

“前辈”亲切、温和、用词幽默,社会经验丰富,观点独到。

对大扬的倾诉,前辈向来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为大扬排解迷茫与苦闷。

一来二去,大扬对“前辈”无话不谈——不仅有工作的隐秘事,就连家事也说了不少。

大扬觉得,“前辈”就像是一位富有智慧的人生导师,自己能有这样的同事,非常幸运。

.

不久,大扬发现自己“只对前辈一人说过的话”,早在单位四处传播——原貌荡然无存,自己被丑化得不像样子。

领导最近看见大扬就翻眼睛,也是拜“前辈”所赐。

.

而“前辈”之前的几次“人生指点”,最后也都是坑爹的结果——很明显,“前辈”有意指了坑爹的路,把大扬坑得鼻青脸肿。

.

大扬糊涂了。

他不解,“前辈总是表现得善良耐心,且年龄不小,为何会有如此作为?”

“而且,这岂不是连老脸都不要了?”

其实,被“前辈”算计的,不止大扬一人。

全单位的人,早已被“前辈”算计了个遍。只不过有些人社会经验丰富,不上当罢了。

那些单纯一点的,早就被算计得腰都直不起来。

“前辈”也从不觉得“不要老脸”。他整日笑嘻嘻地单位四处走动,四处“搜集素材”,表现得就像个“热情的前辈”。

.

这位“前辈”,为何要不顾名誉、不顾他人死活,做出这种讨人嫌的、最终一定会露馅的缺德事呢?

难道,就不怕被人收拾吗?

.

名誉,对有些人来说并不重要

有些人对“知耻”有着异常的执着,对言行非常注意,生怕有什么不利的传言。

这样的人,往往是“要前途、有脑袋”的那类很聪明的人。

名誉,是他们前进路上的助力——若名誉败坏,前进则多了许多困难。

但对一些根本没有前途、未来没有期待的人来说,名誉这个玩意儿一点用处都没有。

很多时候,简直是累赘。

既然无用,那不要也罢——既然已下定决心不要,那下线再低,都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

.

他人的“好”,是“前辈们”最大的痛

有些人,永远都见不得别人好。

这不是因为别人得罪过他,纯粹只是心里住着魔鬼,“不能自已”。

造谣、丑化、诬蔑......只求让别人倒霉、让好事黄掉,手段则不讲究。

这背后,是“前辈们”不如意生活的痛苦,是无尽的自卑,是“老子必须第一”的蜜汁霸道,是对“利益有可能受损”的无限恐惧。

强烈的、难以抑制的嫉妒心,是他们最大的原动力。

.

讨人嫌没关系,只要能换来利益就好

“前辈”用了许多套路、装了许多笑脸,套出许多隐私,并不是纯粹闲得无聊,只想找点乐子。

当然,更不是善心大发。

他们通常能力不行、前途没有,但又很想在单位“有所收获”、“有所地位”。

既然正道走不通,那只好另辟蹊径,从“单纯而善良的人”那里下手了。

比如,套取隐私、想法,加工加工、翻炒翻炒,“挑出有用的”,作为向领导表示“我还有用”的证明。

比如,“领导,那小子有别的想法”,“领导,那小子恐怕有反骨”,“领导,那小子好像干了些对不起您的事儿”,之类。

一来二去,领导看他“的确很有用”......他的好事,就慢慢来了。

.

露馅没关系,不在乎就行

夜路走多了,总会遇见鬼。

单位就那么大,整天四处套路人、“为领导搜集素材”,没多久就会被人识破。

但没关系——只要没人找上门来当面骂,就当从没露过馅儿。

就算真有人找上门来骂,以“前辈”的口才和心理素质,这不算什么。

.

至于“同事有看法”?

没关系,只要领导没看法就好。

.

“被人收拾”这种事,“前辈们”向来不担心

单位毕竟是公共场所,极少有人会扯破脸大骂,甚至当场打起来。

实在气不过、恶心不过,大不了自行走人。

更多的“被套路者”,为了脸面、为了前途、为了生存,选择忍下来、忘掉,选择保持表面的和平与客气。

总之,“前辈们”只要一直在领导那里保持“价值感”,那就不担心被人收拾的问题。

.

看来,这样的“前辈”是沾衣即死、不得不防啊。

他们通常有什么表现呢?

  • 永远只听人说、从不说自己。“听”是为套取信息、挖取隐私;“不提自己”,是深刻地明白“随便说话绝没好下场”;
  • 言语热情,同时语含贬低、嘲讽,以期控制对方心神;
  • 没朋友;
  • 好说人闲话、宣扬“劲料”,意图陷人于不利;
  • 卖惨博共鸣。

.

如何与之相处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尽量远离。

实在远离不了:

  • 不多说;
  • 不透露任何与工作无关的信息;
  • 谈话时不牵扯任何无关联的人——即使他想尽办法诱导,也要保持沉默;
  • 尽量不要与之独处。

最重要的,是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使用“我不好忽悠”的话术。

时间久了,他明白占不上便宜,也轻易开罪不起,自然就退了。

.

总之,单位总有一些戴着好人面具、实则毫无下限的“好同事”。

他们通常很是亲切、善良、热情,特爱与人交谈,特有耐心,且特有见解,看起来很聪明、人品很好的样子。

但其实,这只是面具,这是他们最大的“谋生工具”——“谋生”的对象,则是那些善良、社会经验还不足的“同事”。

此外,他们还以看人倒霉栽跟头,为平生最大乐事。

.

.

如果不幸遇到这种“同事”,那一定要远远跑开——实在跑不开,那就以“笑对敌人”的心态,与之周旋。

是的,“敌人”——在这样人的心里,所有人(包括领导)都是他的“谋生工具”,都是他想看笑话的对象,都是他的对立面。

不要向这种人要求普通的道德,也不要对他们展现普通的道德,把他们当敌人看就好。

只有这样,才不至受这种人的迫害。

.

.

别在权力失控的单位谋求“工作能力方面的发展”,那不科学

有些人并不是你的同事,他们只是领导的亲人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