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古国——鲁国,鲁的前身,鲁跟鱼有关,大周第一巨星

我们都知道,一个诸侯国的重新册封通常沿袭前朝的固有国名,不管原地再封,还是易地而封,国名却如驰名商标一样不会轻易改动,这是考虑到该族氏全民信仰的需要。西周鲁国在今山东曲阜,但曲阜在西周初东夷战争前一直是奄国所在,这里若要建国,不可能国名姓鲁,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鲁国是从别的地方改封过来的。武王初定天下,为了保住尚未坐稳的江山,匆忙分封了一批诸侯以蕃屏周,包括周公旦的鲁国。成王年间,三监之乱、东夷战争相继爆发,天下大乱,周公旦平息战乱后,成王又大封诸侯,其中包括一部分诸侯国重封或移封,鲁国就是其中之一。事实上,《诗经·閟(bì)宫》也比较晦涩的提到了鲁国两度受封的事:“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乃命鲁公,俾侯于东。赐之山川,土田附庸。”其中“俾侯于鲁”、“俾侯于东”,看似重复,其实是指西鲁和东鲁。


山东鲁山


那么最初的鲁国在哪里?《水经注》载:“尧之末孙刘累,以龙食帝孔甲,孔甲又求之不得,累惧而迁于鲁县。”刘累为夏帝孔甲养龙,结果养死了一只,刘累恐获罪举族迁往鲁县。鲁县,在今河南鲁山县,因鲁山而得名,也称鲁阳,今西南一带有鲁关。《读史方舆纪要》说“(鲁)山高耸,回生群山,为一邑巨镇。”说明鲁地地势险要,是一大重邑巨镇。刘累迁居鲁县的事同样记载在《左传》,可见早在夏时已有鲁地,此鲁由来当与其境内活跃的一支鲁氏族人有关。夏朝时这支鲁族人臣服于夏王,但到了夏末,由于夏桀的残暴统治,鲁人开始亲商。《逸周书·殷祝解》载:“桀与其属五百人徙于鲁,鲁士民复奔汤……桀与其属五百人去居南巢。”夏桀被商汤打败后归隐南巢之前曾去过鲁地,一度想以鲁地为根据地东山再起,但鲁人不配合,他们纷纷离开鲁地投奔了商汤。可见当时鲁人是恶夏亲商的,夏桀也因为鲁人的背叛而失去了最后一拨民心,最后彻底崩溃,只好逃奔南巢,从地理上来看,鲁山确是南巢的必经之地,《逸周书》的记载也是可信的。可以说,失去鲁人的支持是压垮夏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足见当时这支鲁氏之强大。


河南鲁山县古“长城”


“鲁”的甲骨文上面一条“鱼”,下面一张“口”,传统释为“鱼味美”,其实不然,下面当为“器皿”,是“鱼入器”的象形。早期鲁人是一个捕鱼的部族,以捕鱼为生为业为乐,而“鲁”是鲁人得鱼之后的一副收获的景象,故鲁的本义是“美好、丰收”。在古代“鱼”从来是吉祥的代表,象征着圆满、喜庆、自由、多子、繁荣等等,“鲤鱼跳龙门”,年年有余(鱼),积余(鱼)庆,连孟子也说:“鱼,我所欲也。”因为鱼被抓时会活蹦乱跳,容易滑脱逃走,故“鲁”字引申出“鲁莽、粗鲁、愚鲁、任性”等义,拥有这种性格的人也被称为“鲁直之人”,这条引申之义影响过大,而淹没了“鲁”的本义。


鲁的甲骨文


鲁人因灭夏有功,被商汤故地册封建立鲁国,作为商的附属国镇守南疆。卜辞中还有“鲁受年”(《殷虚书契续编》)的记录,可见商王在鲁地辟有农田。历史进入到商末大板荡,鲁人成为武王伐商时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阻力,因此被周人灭掉。武王定天下后,将鲁国故地封给姬旦,鲁山县位于洛阳以南,武王将这个重要的位置封给周公或周公之后也是合情合理的。东夷之乱后,天下格局大变,为了震慑东夷诸族,谨防死灰复燃,成王将鲁国移封到“践奄”后的东夷重地——山东曲阜,这也是我们最为熟知的鲁国。而商代鲁国故地作为鲁地名一直存在,今河南滑县境内有个鲁邑寨,据说当地的民众多有刘姓,当跟刘累后人的这支鲁人迁徙有关。

西周时期的鲁国(东鲁)威望极大,以东夷大家长的身份传播大周礼仪,为周礼的推行和巩固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进入东周,礼崩乐坏,天子权威丧失,诸侯僭越,卿大夫犯上。春秋晚期,鲁国出现怪胎“三桓”(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君权旁落,延续了数百年的周礼从鲁国开始轰然崩塌,一去不还,当年大周的第一巨星也在礼崩乐坏的丧钟声中徐徐陨落,可谓成也礼仪,败也礼仪。


文/堰风

西周古国——弭国,蓝田玉作“弭”,弭人擅长制作弓弭

了解更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