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晚清安徽名胜,首次流出安庆,芜湖,黄山老照片

前言

1910年之前,商务印书馆根据摄影人拍摄的中国各地名胜古迹照片,出版发行《中国名胜 Views of China》摄影集,分各省市共182张,@图游华夏网经过搜集整理,以省份归纳成文,供喜爱中国老照片的读者朋友们览阅。

本篇为安徽省内的7张老照片,分布于安庆、芜湖、黄山,有些照片为首次出现。

图片解读

1、安庆鸟瞰,站在迎江寺上远眺,长江之畔,民宅交错相接,传统的古建,与江上的船帆,意境古朴幽美,清朝末年时,安庆是安徽省的省会,安徽的安字正由安庆而来。

2、安庆的天柱阁,光绪末年,由当时的安徽布政使沈曾植所建,阁之名来自皖中名山天柱山,后毁于抗战时期,诗人方守彝,曾以此阁赋有诗句:“起楼筑阁山之巅,云里一山迎栏前。”

3、安庆的迎江寺振风塔,这座长江岸边的名塔,一直以来是中外游人公认的中国名胜,寺庙高低错落的屋宇,簇拥着挺拔的佛塔,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表现的淋漓尽致,此寺始建于北宋年间(公元974年),佛塔建于明隆庆年间(1568年),由万佛塔改为振风塔,寓意振兴文风之意,果然,此后的安庆文风鼎盛,文人才子不绝如缕。

4、安庆怀宁县的农田风光,图中的稻田阡陌纵横,春种之后,水田已是稻秧点点。

5、位于安庆长江段,今属宿松县的小孤山,可以说百年前,随着长江通商口岸的陆续开埠,大量的外国人前往武汉乃至长江中上游,每每走到这里,这座孤耸江心的小山,均是他们拍摄的重要景点,有着“东看太师椅、南望一支笔、西观似悬钟、北眺啸天龙”的不同形象。山腰的启秀寺始建于唐朝,山顶的梳妆亭则始建于南宋。

6、安徽芜湖的陶塘风光,那时沿岸的建筑大多都是李鸿章家族所建,远处的小山是赭山,左侧山顶的建筑则是弋矶山医院。陶塘即今日的镜湖,南宋著名词人张孝祥在此购田设塘,因其效仿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因而称之为陶塘,他在芜湖曾写下一首《满江红 于湖怀古》

千古凄凉,兴亡事、但悲陈迹。凝望眼、吴波不动,楚山丛碧。巴滇绿骏追风远,武昌云旆连江赤。笑老奸、遗臭到如今,留空壁。

边书静,烽烟息。通轺传,销锋镝。仰太平天子,坐收长策。蹙踏扬州开帝里,渡江天马龙为匹。看东南、佳气郁葱葱,传千亿。

7、黄山的紫云庵,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955年被拆,改建成如今的黄山疗养院,图中的门前台阶下,一位师太双手合十立在门前。

结语

其余省份,今后我们将持续更新,关注@图游华夏网直接阅览。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