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出人头地的三个版本,第一个最常见,第三个最难做

出人头地,人之常情。“何为出人头地”有多种定义:过上神仙般的日子,每天有人喊一句“老爷”;在官场身居高位,衣锦还乡,光耀门楣;冤情得以昭雪,在刑场捡回一条命。

“如何出人头地”也有多种途径:纠集闲散人员来盗、抢;人身攀附;天人合一、顺应大势。

一个靠收破烂起家的小卖部老板,纠集了一帮闲散人员,然后非法获取了权柄,继而通过不正当手段攫取了巨额财富。最后锒铛入狱。他在利用手中的权柄获取巨额财富后,过的生活堪比帝制时代的亲王。

这个版本里,“闲散人员”是关键。一帮闲散人员可以把自己的大哥抬上权柄的沙发,财富的温床。

糊涂官贾雨村对于恩公甄士隐的爱女香菱被拐子“两卖”一案做出的糊涂判决,可谓八面玲珑。

香菱被人贩子“一女二嫁”。但也有先来后到,从某种意义上讲:穷秀才冯渊是香菱的原配,小霸王薛蟠是第三者。杀人偿命本来天经地义,更何况薛蟠是以第三者的身份打死了原配冯渊。

如果是机器人判案,结果就直截了当:将薛蟠斩首,薛家赔偿冯渊亲属并厚葬。

可是贾雨村没有机器人的勇气,因为他的今天是“甄士隐资助、小沙弥(门子)救济、贾政提携、薛家支持”多种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将薛蟠正法,意味着香菱要丧夫,自己对不起甄士隐的资助;受薛家之托的小沙弥颜面扫地,或许还会跟众人透露贾雨村落魄时的不堪境况;碰了贾家、薛家的逆鳞,自己的前程甚至性命不保(这个原因才是贾雨村做糊涂判决的最核心原因)。

这个版本里,“集金钱与势力于一身”的世家是关键,一句话就可以让一个在寺庙里蹭饭的落魄书生跻身庙堂。

杨乃武与小白菜在“嫉妒和谣言”的合谋下,被头脑简单、爱财如命的糊涂官判了“秋后问斩”。

此时,太平天国运动刚成为历史,列强依旧虎视眈眈,平叛“太平天国”有功的湘军有点尾大不掉。而负责“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子的糊涂官就是湘军出身。用朝廷的力量,朝廷的名义为“杨乃武与小白菜”翻案成了解决“内忧外患”的一剂良药:

“翻案”迎合列强主办报刊传播新思想的要求、树立自身爱民如子的形象。

“冤案”给了自己削弱湘军势力的借口,“翻案”就可以借机名正言顺地削弱湘军势力。

这个版本里,“自己的梦想和朝廷的梦想”一致了,就可以让朝廷的力量给即将临刑之人新生。

贾雨村和“小白菜案”的糊涂官皆是朝廷命官,在他们做出糊涂判决的时候,都没有号称“代表朝廷”。一是没有尚方宝剑或者御赐金牌,他们不敢;二是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局限性,将来翻案时,自己就是欺君大罪了。他们最多也就是代表他们所理解的王法。一千个朝廷命官,就有一千种对王法的理解。

有一天,他们的理解跟朝廷的理解一致时,他们就面临着“位极人臣”的可能。此时,或许就不用人身依附、爱财如命了吧。

“出人头地”的通俗版本是“有优越感、不受欺负、受人尊重、过着幸福的生活”。这种需求就是“马斯洛需求定律”的最高级,在生产力水平有限、商业受到压制的帝制时代,很难实现。而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商业高度繁荣”的现代,只需持之以恒地“勤劳、智慧”就会心想事成。

每个人都有这两种缺陷,你可曾清楚地意识到它们并努力弥补?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