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自衡论说生老病死

人生百岁少,百岁又如何;古往英豪多,谁不归地球? “生”自然而然,“死”顺其自然,长生不死有悖自然。死和生是终始,老和病是过程。

人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而要笑着离开这个世界还得靠修行。庄子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一般平衡论的生死观

必然与偶然+名利与生死

小病与大病+自然与超然

其实,谁都不知死后是什么回事,肉体痛苦肯定是没有了,灵魂如无身体束缚一定更加自由…以出世的心态入世+面向死亡而求生存。

万物都有求存在的本能,众生都有求生存的本能,人过于求名求利而导致求存求活本能退化,但求死不应当是生命的本能。

生死顺其自然,作死有悖自然。人因怕死而作死,且愈怕死愈会死,不作死就不易死。做人:一不怕苦,最怕自苦;二不怕死,最怕作死。

生时为过客,死后为归人,天地一旅舍,无非尘中尘。从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到质能守恒及玄子理论,生死只是物质和能量的一种转换。

死是回“归”大自然之“家”,而生时则更应爱惜这个“家”。只有尽快将色身分解成分子原子,才能让逝者早点超生、早点回“家”。

好活赖活无所谓,赖死好死不重要,管它余生剩多少,活得自在点就好。平生劳作,无怍于人;平衡著作,无愧于天。感恩造化,暖衣饱饭;此心安处,便是天堂。

庄子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作者活时不愿麻烦别人,死后就更不想麻烦活人;生前无力保护大自然,死后更不可破坏大自然。

天道自衡论说生老病死

一、必然与偶然

二、名利与生死

三、小病与大病

四、自然与超然

拓展阅读,头条珍藏

《天道自衡论》 汪叶斌 著

《破译道德经》 汪叶斌 著

《一般平衡论》 汪叶斌 著

五点感悟,诠释一生

易经+老庄=三玄,大乘+三玄≈禅宗,儒学+禅学≈心学;相对论×进化论×系统论×易老庄×道儒禅≈一般平衡论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