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名兵马俑,南宋规格最高神道石刻,宁波南宋石刻遗址鲜为人知

北有秦陵兵马俑

南有南宋石刻群


东钱湖,宁波的后花园,郭沫若先生称其为“太湖气魄,西子风光”。烟波浩淼,四周群山环抱,朦胧山色,石堤垂柳,碧波万顷。

▲ 图为东钱湖


东钱湖由谷子湖、梅湖和外湖组成,是浙江省最大的淡水湖。整个东钱湖环线景色怡人,淼淼碧波,层层水浪,满眼银光水痕。时而芦苇从纵,时而浪里飘帆……

▲ 图为韩岭古镇


▲ 图为东钱湖帆船基地


东钱湖在宁波还是颇为一观,主要景点有韩岭古镇、小普陀、陶公岛、福泉山、南宋石刻遗址、十里四香等。在这里可以领略“水光潋滟晴方好”的湖光山色,亦可体会“白墙灰瓦雨如烟”的江南古村落。


▲ 图为南宋石刻公园


我们今天要提的南宋石刻遗址公园,便是隐匿于东钱湖畔的黄梅山麓之中。相对于宁波其它的景点来说,这个地方相对冷门。但却可让你领略东钱湖湖光山色的同时,一窥南宋文臣武将的石刻造像风采。


▲ 图为南宋石刻公园


在我国的石刻史上,关于南宋的神道石刻资料并不多。暂居临安的南宋帝王,梦想葬回河南的宋皇陵,所以其陵墓建制从简,并没有神道石刻。而东钱湖的石刻遗址公园因其安葬了南宋权臣史家的三位宰相,故而可以称的上是南宋时期规格最高的神道石刻。


▲ 图为南宋石刻公园


史家一门荣耀,在其身后,基本整个家族几乎都葬于东钱湖畔。据南宋规制,官晋二品,百年之后即可在墓地神道陈列仪仗石刻。而史家一门三相,也造就“北有秦陵兵马俑、南有南宋石刻群”奇景。当然和秦陵兵马俑相比,个人认为这有点夸大其词,但抛去这一点来说,整个景点却也颇为一观。


溯源

一门三宰相,史家一门荣耀

▲ 图为南宋石刻公园


说到南宋石刻公园,不得不提的便是东钱湖的史家。史家在南宋时,人才辈出,其鼎盛时期可以用“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五尚书,七十二进士”来概括。

▲ 图为南宋石刻公园


▲ 图为南宋石刻公园


南宋石刻公园可以说成是史家墓地旧址,旧址主要是冀国夫人叶太君,19岁嫁夫,夫亡后生遗腹子史诏。之后叶氏守节多年,家门开始兴旺,一举成为明州望族。

▲ 图为史浩

史家一门出现过三位宰相,分别是史浩、史弥远、史嵩,执相时间长达48年。因其对史家子弟的力荐,让大量史家子弟进入南宋政坛。亦曾戏称,满朝文武,半出史门

史浩;明州鄞县人,年少时高中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至国子博士。其一生历高,孝,光三朝。史浩成为当朝宰相后,轻徭薄赋,兴修水利,为岳飞平反,创造南宋史上的繁荣之世。致仕后被封魏国公,后进为太师,卒后封会稽郡王。宁宗又追封其为越王,配享孝宗庙。

史弥远;史浩之子,23岁进士及第。史弥远对金采取屈服政策,史弥远为和金议和,时任礼部侍郎的史弥远和杨皇后密谋杀害韩侂胄。之后升任右相,权倾朝野。对内大肆敛财,印造新会子,致使物价飞涨。但却深得两朝皇帝的信任,死后追封卫王,谥忠献。

史嵩之;也是中进士后开始涉入政场。升至大理少卿,最后官至右相,进封永国公。卒后进封鲁国公。


宋陵

南宋石刻,文臣武将均儒雅

▲ 图为南宋石刻公园


南宋石刻群处于群山之中,东钱湖之畔。整个东钱湖发现的石刻群颇多。于2006年之时,宁波政府开始将散落在东钱湖周边的200多个南宋石刻造像,集中在一处建成石刻公园。

▲ 图为瞻仰之道

▲ 图为瞻仰之道

南宋石刻造型浑厚,虽不及唐陵神态生动,但其造型和技法上细腻多样,粗中见细,刚中带柔。石刻的材料选用东钱湖的梅园石、小溪石来进行雕琢。在雕刻手法上运用线刻、浮雕以及圆雕等。


▲ 图为瞻仰之道

▲ 图为石刻遗址

2006年,在欧洲文化交流时,意大利赠以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复制品赠于宁波,随即宁波也以南宋文臣武将石刻像1:1复制品作为回礼。

▲ 图为南宋石刻造像

▲ 图为南宋石刻造像


整个景区内的古建今人颇为印象深刻,且遗址较大。入门时会有展馆大致介绍下整个石刻的背景,让来人有大致的了解。景区内让人印象深刻的有陈列南宋石刻造像的瞻仰之道,还有体现神墓的史渐墓道、塔林等


■ 瞻仰之道


▲ 图为瞻仰之道

这是出展馆后即可看到的景点,个人认为也是整个景区最精彩的部分。

▲ 图为瞻仰之道


▲ 图为瞻仰之道


整个阶梯自下而上,依次呈现了清、明、和宋三个朝代的不同石牌坊。清代石牌坊,三门四柱,太极抱鼓石,匾额题“日月同辉”;明代石牌坊,三门四柱双层斜檐,匾额题“高山仰之”;南宋石牌坊,双层歇山式重檐,匾额题“浩气长存”。

▲ 图为瞻仰之道

最精彩的部分便是在其最后一层的阶梯之上,陈列着大量栩栩如生的宋陵石刻造像。有石马、石虎、文臣武将等,陈列总数共计五十余尊的南宋石刻造像,颇为震撼恢宏,可谓一观。

▲ 图为瞻仰之道

▲ 图为瞻仰之道


这些宋陵石刻造型浑厚,形象生动。在人物的塑造和纹饰的雕琢上,也力求质感和厚度。对还原南宋时期的风貌,具有重要意义。


武将

▲ 图为瞻仰之道


南宋虽偏居江南,但因战事,故而对武将极为重视。

▲ 图为瞻仰之道

▲ 图为瞻仰之道

南宋王朝以武士文相,北人南相为主。所以这些石刻造像之中的武将或肃穆,或威严,其姿态上采用仪仗供守之态,但均带有一丝儒雅之姿。是为“勇”的象征。

▲ 图为瞻仰之道

▲ 图为瞻仰之道

武将头戴梁冠盔缨,风翅护耳,铠甲鳞鳞,勒帛紧扣,甚至连扎挤纹的衣纹均雕刻的具体精细,栩栩如生。在其雕刻中,大至铠甲兵器,小至花样纹饰,都和历史中的记载相符合。

▲ 图为瞻仰之道

▲ 图为瞻仰之道

众武将目光如炬,昂首挺立于浓荫之中,十分威武。千百年来以一种静态中的姿势,虽置身于荒草荆棘之中,风吹日晒,历经沧桑却依旧平和。


文臣

▲ 图为瞻仰之道

南宋时,士大夫是当时的主流阶层。且大多是由文臣执掌兵权,以守御为国策。故而在南宋时的士大夫均以温文尔雅的形象为多。

▲ 图为瞻仰之道

▲ 图为瞻仰之道

石刻中的文臣形象多为神情安泰,面容庄严,却又若有所思。一方面表现了文臣的修养和内涵,亦反映其为帝王分忧。是为“忠”的象征。

▲ 图为瞻仰之道

文臣身着宽袖长袍,束带,衣纹为垂挂纹。胸前挂饰“曲领方心”,双手持“笏”。头戴进贤冠,冠顶的梁数表现了其官品阶级。在其腰间悬挂也各有不同,有“事佩”和“德佩”之分。德佩就是将不同的玉佩串在一起,行走间佩环作响,以使步履合乎礼仪。

瑞兽

▲ 图为瞻仰之道

▲ 图为瞻仰之道

在南宋石刻造像中的瑞兽,和南宋当时的社会形态有关,多为驯服温顺形象。所有的猛兽烈性,都在这个时代中被磨平。

■ 史渐墓道

▲ 图为史渐墓道


《鄞县通志•冢墓》载:赠太师齐国公史渐墓,翔凤乡上水寺山,宋,存,叶适撰墓志。


史渐;史浩堂弟,亦是宰相史嵩之的祖父。年幼丧父,由其母王氏抚养长大,四十岁入太学。共有七子,其中五人进士及弟,其子孙以史嵩之为首,亦多入朝为官,其被累封为太师和齐国公。

南宋时,墓道石刻的数量须和墓主人的官职相符合。故多数高官在其生前都修造了长墓道和石碑楼等建筑。

▲ 图为史渐墓道

史渐墓道建于南宋绍熙五年,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南宋墓道。墓道依山伴水,两旁按王公礼制而建。墓道正中是石牌坊一座,两侧置有文臣、武将、石虎、立马、跪羊等各一对。分别代表了忠、勇、节、义、孝。

▲ 图为史渐墓道

▲ 图为史渐墓道

文臣、武将排列整齐,矗立墓道两侧对望凝视,目光如炬,今人望而生畏。

▲ 图为史渐墓道

▲ 图为史渐墓道

文臣头戴五梁进贤冠,脸形饱满,双手执禀,沉静含蓄;武将头戴梁冠盔缨,身穿甲胄,披云肩,双手握剑,威武肃穆。

▲ 图为史渐墓道

▲ 图为史渐墓道

跪羊头颈修长,整体线条柔美,纤秀典雅;石虎蹲伏昂首,显得颇为敦厚;立马温顺忠诚,披鞍系缉,马鞍等处刻有缠枝牡丹、海兽波涛等图案。

文化

匠心独特,明州文化展示

▲ 图为三字经广场


宁波石雕远至盛唐,近至民国,俱是浙东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主要有石阙、石牌坊、碑书、石塔等。


宁波有三石:大隐石、小溪石、梅园石。其中小溪石、梅园石均产自东钱湖。而浙东的能工巧匠远近闻名,其雕刻工艺上至宫阙,下至寺庙,都极受推崇。在景区内还有几处专门体现了宁波的石雕文化,可谓一观。


■ 闾陌气节

▲ 图为闾陌气节

入目之处是由残垣断壁围合而成的院落,破旧的庭院上爬满密密麻麻的爬山虎,枯枝绕满整个门楣,更显沧桑历史。门口立着两只石狮,威风凛凛。四周枝叶繁茂,疏影横斜,跟整个庭院融为一体。

▲ 图为闾陌气节


▲ 图为闾陌气节

斑驳光影交错重叠,浮光掠影而过。


▲ 图为闾陌气节


小院内青砖黛瓦的山墙,里弄石库门楣,精致镂花的小窗,院内倚香的寒梅,无一体现江南特色。

▲ 图为闾陌气节

▲ 图为闾陌气节


院内的亮点,则是在于体现宁波特色的三雕之砖雕、砖窗、石雕,来表现整个民居中庭。

▲ 图为闾陌气节

▲ 图为闾陌气节

庭院之中的各石狮造像可谓一观。于明清时代最具宁波民间特色的石狮,散落在庭院的各个角落。上百尊石狮基座制成印章状,石狮为印钮,借以表达明州保卫战的爱国精神。

▲ 图为闾陌气节

▲ 图为闾陌气节

不同朝代的石狮,在不同工匠的刀下也各不相同。宋元时偏好简单朴拙;明时则更好粗犷;清朝时追求细致精巧,对工匠的雕工也要求颇高。

▲ 图为闾陌气节

▲ 图为闾陌气节

这些石狮立于芭蕉枯枝之下,形态各异,各不相同。或活泼,或稳重,或古拙,或质朴……似历经沧桑百态,堪称一绝。

▲ 图为闾陌气节

▲ 图为闾陌气节

庭院内部有一立墙,将其石雕艺术体现的淋漓尽致。明清时,民间三雕艺术正值鼎盛,其刀功、技法已至娴熟,刀法和艺术二者之间的相互成就,颇有点“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的意境。

▲ 图为闾陌气节


▲ 图为闾陌气节

石雕墙上构图严谨,刀法细腻。在构图和布局上颇为讲究,选用人物、山水等吉祥题材相结合,所用民间图案有凤穿牡丹、年年有余、麒麟献瑞等。文字则是用阴阳面刻制而成。

▲ 图为闾陌气节

▲ 图为闾陌气节

院内的石刻花窗亦可细细观赏。这些花窗,寓意深远,刻有蝙蝠、铜钱等图案,精致小巧。透过镂窗望庭院之中的芭蕉绿荫,散布的石狮,颇为生动。

■ 三字经广场

▲ 图为三字经广场


三字经,源自南宋学者王应鳞,宁波鄞县人氏。因其正直,得罪权贵后辞官回乡,于晚年时著《三字经》。

▲ 图为三字经广场

▲ 图为三字经广场


整个广场均为近代建造,主要是纪念王应鳞而建。这里和闾陌气节一样,体现宁波当地的特色三雕。


▲ 图为三字经广场

▲ 图为三字经广场

在广场四周林立着些许石柱,这些石柱高低不一。每个石柱仿佛都是一段厚重的历史,欲说还休。

▲ 图为三字经广场

▲ 图为三字经广场

细观之下,可以发现其柱钮为宋、元、明、清等不同朝代的雕刻。有纹云、莲花纹等图案。而柱身则是近代的石刻作品,上面刻满三字经文字,以及吉祥花纹图案。

▲ 图为三字经广场

▲ 图为三字经广场

广场正中的建筑是六角形宋代场廷,内廷刻《耕织图》,地蕴奇门八卦图案,院正中植有一葱郁古树,墙围合形成小回音壁。古色古香,雅致之极。

▲ 图为三字经广场

宁波当地砖雕技法,结合建筑构架,主要分布在建筑山墙、大门两侧门檐等,这也是这个建筑最为精彩之处。

▲ 图为三字经广场

▲ 图为三字经广场

山墙门楣处采用浮雕、透雕、隐雕等艺术手法,刻有苍松、翠柏、梅、兰、竹、菊等各种花纹图案,题材上有龙凤呈祥、和合二仙、麒麟送子等。再加上祥云瑞兽等,让整个建筑精致细腻,气韵生动,极富书卷之气。

▲ 图为三字经广场

▲ 图为三字经广场


匠人之心,于细微之处得以体现。这些繁复的雕刻图案在光照之下,层次分明,简中存繁,粗中见细。细观之下,还是颇为今人惊叹。


写在最后

其实整个南宋石刻遗址,还是颇有看点。行走其中,必为古人的高超雕刻手法所赞叹。如果有空,细细观赏,必有体会心得。


人生过半,开始想要坚持一点梦想。一路行走,去看没有看过的风景,记录不一样的人生。世界那么大,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版权声明:图文版权为原作者原创,请勿商用,如有发现,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有转载请联系作者,在作者许可后转载并完整标注作者和文章来源。若有来源信息标注错误或侵权,请留言联系小编。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及时更正、删除。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