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正式开源Fuchsia,华为鸿蒙的最强对手到来

谷歌对下一代操作系统计划一直异常低调,原本Chrome OS被寄予厚望,计划与android形成组合通吃移动到桌面市场,并在远期逐步取代android,但结果后者的表现却差强人意,始终无法在桌面市场站稳脚跟挑战windows的地位,这或许更进一步坚定了谷歌推进Fuchsia的决心。

12月9日,也就是昨天,谷歌突然宣布对公众全面开源Fuchsia(fuchsia-china.com),意味着该操作系统已准备就绪。

Fuchsia基于Zircon微内核,目前底层支持ARM和X86的64位指令集,从公开的源代码描述中,可以发现Fuchisa支持从穿戴式设备、手机到个人电脑、服务器等几乎所有计算场景。显然,谷歌的野心是要让Fuchsia接过Chrome OS的接力棒,一统数字计算平台。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察觉到,Fuchsia的定位几乎与华为正在力推的鸿蒙系统完全一致,都想通过更便于模块化的微内核设计横跨所有数字终端,完成操作系统层面的大一统。并且两者都选择了开源方式来尽可能多和更快速地吸引开发者及企业支持。可以说两者处于正面竞争态势。

从社区活跃度来看,谷歌坐拥android的庞大社区资源,同时其全球影响力也远超华为,在新系统的推广上无疑拥有绝对优势。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近年来受到美国优先的单边政策影响下,美国正逐渐丧失其在全球科技领域的影响力,科技企业在选择与美企合作时变得更加慎重以避免可能遭受的无理制裁,RISC-V基金会搬离美国便是例子之一。虽然现在美国主要针对的目标是中国,但又有哪个国家能保证在未来美国的制裁大棒不会挥向自己呢?

在此背景下,至少支持一个能与美国标准相抗衡的新标准也是有重大意义的。这种被人掐住脖子的难受,中国的企业和开发者们的体会应该比任何人都深刻。何况鸿蒙背靠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如果能得到国内相关产业的全力支持,那至少就可以在国内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在国内站稳脚跟后,再进一步挑战谷歌的地位。

当然,企业都是以盈利为最高目的的,不可能仅仅因为所谓的爱国情怀就去无脑支持另一家国产企业的产品,他们只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选项,因此,鸿蒙要取得成功,除了技术上必须能与Fuchsia相抗衡外,其开放的态度显得更为重要。这不仅指开源,也包括华为放手鸿蒙完全独立运营的魄力。只有完全拥抱开源社区,才可能获得社区更积极的反馈。在这方面,国内开发者对国产操作系统其实从来不缺乏热情。

一种普遍存在的疑问是:在开源协议下,为什么我们还要刻意支持一个国产系统?开源难道不应该是无国界的吗?表面看来确实如此,但操作系统是个极其复杂的软件项目,牵涉到了几乎所有数字软硬件平台。Android取得的巨大成功无疑会对谷歌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后者很可能还是会选择在Fuchsia中嵌入自己的私有服务(类似Android上的HMS)的方式来绑架生态并谋取暴利。这也正是华为目前在欧美市场遭遇的尴尬困境,鸿蒙是否会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也很值得关注。

最后,鸿蒙对Fuchsia,这一场对决虽尚未完全展开,但势必会在中美科技之战中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很可能成为影响最终战果的分水岭。且让我们师母已呆!


最后的最后,码字实在不易,都看到这儿了,就请高抬贵手关注一个呗。你的关注、转发、点赞都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当然,有任何意见或建议也希望在评论区告诉我,非常感谢!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