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村大岞——惠安崇武的绝地秘境

对于惠安的好奇,在探访问海之后变得强烈,印象中那海风嘶吼、惠女辛勤劳作的贫瘠土地,似乎隐藏着一个未知的神秘世界。思量着在惠安选一处滨海渔村作为学生考察的地点,我在大岞村与小岞村之间犹豫不决,入住梦海客栈后,得知主人琼姑娘是大岞人,而大岞村近在眼前,那就先看看大岞吧!

崇武梦海客栈

崇武梦海客栈——崇武考察的落脚之地

目测很快就要成为网红的梦海客栈

第二天一早,琼开车带着我们去大岞,眼光瞄过车窗外的港口,手握方向盘的她淡然地说,那是她十六岁时,与村里的其它女人,一条担子一双手建起来的!惠女眼中的大岞浸透着女性的凄凉悲苦,我无法想象儿时书本上读到的旧社会的心酸故事,会发生在同龄人的身上。

大岞渔港是惠女们一手建起的!

听说渔港就要成为传说中的故事,希望能手下留情

与渔港相连的大岞新港是国家修建的

没过几分钟,车子驶入一条大马路,两旁是一栋栋的小楼房,街道旁歪歪扭扭地停满小汽车,我忍不住接连问了几句:“这就是大岞?”“是啊!”车子在村里绕了一圈,除了乡村混杂的景象,看不出一丝村落的传统,颇感失望。

第一眼见到的大岞村令人失望,后来才了解“台湾街”的故事

OS坚持说要下车走走,他相信村落深处还有老房子!当双脚踏在土地上,钻进机动车无法到达的巷道,穿过一栋栋修葺一新的宗祠家庙,道路变得窄小起伏,眼前的风景也在不断变换,真实的大岞渐次展开——这是一座真正的惠安村落,一座石头砌筑的山村!

大岞村一定要走到旧聚落,才能体会她的美

灰色的石头房子仿佛从山中生长而出

大岞聚落

层层叠叠的大岞聚落

海角天涯的大岞,被称作是惠安的绝地,人到了这里,除了大海,再没有其它出路,只能安分守己地听从命运的安排。倔强的大岞人在山畔海边,凭着一双手开凿石头,一锤锤敲打,一块块垒筑,硬是在山坡上建起了自己的家园。

大岞曾有“岞山八景”,这是其一——龙喉吐烟

岞山八景大多已毁,所幸龙喉还在

大岞的海,大岞的礁石

从龙喉俯瞰银光闪闪的海滩

岞山美景

龙喉一带开辟为公园,风景独好

严苛的生存条件不允许大岞人浪费任何资源,每一块石头都不会被放弃,穿行于山村巷道,石墙变换着肌理,似乎有着无数的组合方式,没有造作刻意的装饰,当地人深知物需尽其用,以精妙的方式砌筑各种形态的石头,即使是屋顶塌落砖墙倾倒,严丝咬缝的石墙巍然屹立。

就算屋顶塌了,石墙仍在

大岞石屋的天然剖视图

大岞石屋的无数砌筑法

石屋的变换肌理

每一堵石墙都不相同

垒石的艺术

石墙的N种作法

废弃的石屋与仙人掌融为一体

贫瘠的石山原本容不下生命,然而在大岞村的房前屋后,只要有一点空间一把泥土,植物便恣意地生长,将蓬勃的生命投射在灰白的石墙上。村里富裕人家在石墙上搭配些珍贵的闽南红砖,在山墙上、在窗洞边,点缀些许洋风符号,将灵动的色彩带入村庄,这些当年体面人家的墙上,文革时期刷上的战斗口号至今清晰可见。

贫瘠的土地一样能焕发生命

石门

石窗一景

石窗二景

没有一块土地可以被浪费!

路边是村民垒起的菜地

村中一景

山坡上开辟出的一块块田地

依山而建的石屋如今大多处于废弃状态,只有一些老人还留守着,由于山路起伏曲折,想要拆除旧居重建的难度颇高,村里人选择在村边农地上兴建新房,这使得大岞有幸留住旧日模样。如同穿行在欧洲山城小镇,每一个转弯都有惊喜,仰望俯视皆有风景,几个世纪以来大岞人与自然抗争、妥协、共生的痕迹历历在目。

由于山地石屋难以拆除,所幸留住聚落

红砖和洋风装饰是有钱人家的体现

讨海人家兴衰一船间

小巧别致的六角楼,可惜也废弃了!

大岞的巷道,让人想起欧洲山城小镇

每一个拐角都有惊喜

迷失在大岞的巷道

石路石墙

岩石也成了路

爬上山顶岩石,眺望远处一轮碧水的海湾,钢筋混凝土建筑正以单调的方式吞噬着近海的平坦土地,而山坡上高低错落的石头房子,以朴素的美延续着与大自然的谦卑对话,或许这里才是大岞未来复兴的希望。

大岞村的西湖水库也是惠女所建,村里妇女集体洗衣所在

西湖水库的天光云影

两头石狮守护的是男生更衣室,只有男人可以下水游泳!

不断向外扩张的大岞村,钢筋混凝土渐渐吞噬近海土地不断向外扩张的大岞村,钢筋混凝土渐渐吞噬近海土地

END


原文题为

“惠安大岞”

刊登于《联合早报》

2018年12月08日“自在言”专栏

了解更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