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汉字本义 │“观”沧海

汉字是唯一的从古人象形表意造字一路传承下来,历经几千年从未中断的文字。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标志着那时已经出现成熟的汉字系统。稍后出现了金文,西周时演变成大篆,再到秦朝的小篆,秦末出现隶书,西汉出现草书,东汉出现楷书和行书。虽经横平竖直的规范,却总是一脉相承,从未间断。




(41)观

字形演变:




本义溯源:

甲骨文“雚”是“觀(观)”的初文,画了一只带毛角的鸱鸮(“萑”),特意强调了毛角下有两只炯炯有神的大眼:

甲骨文“雚”


金文“雚”也是“萑”加两只大眼,看起来更加像鸱鸮(猫头鹰):

金文“雚”

鸱鸮(猫头鹰)


猫头鹰视力极佳,在高处俯察地面,一定看得清清楚楚。于是古人就在“萑”字加两只大眼睛,强调猫头鹰“观察”这一动作,遂为“雚”。

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皆用“雚”为“觀”,后来可能由于“雚”逐渐偏向于特指白鹳这种水鸟,为免歧义,于是又加形符“见”以强调其字义:

大篆“觀”


从金文到楷书,“觀”字形态无较大变化。 汉字简化时,将左部“雚”简化为“又”,乃省写符号。

简化字“观”


由此,“”的本义:猫头鹰瞪大眼睛仔细查看地面。引申为“观看”、“观察”之意。




衍生含义:




名篇欣赏:

观沧海

(东汉末年)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还是一位杰出诗人的曹操,通过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之生动描绘,流露出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展现了他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宏大抱负和壮阔胸襟。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是诗中名篇,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其“有吞吐宇宙气象”。


其他汉字解释:

......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