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象列次分野之图再证华夏上古帝系王年断代及古埃及即华夏(1)

近日偶然发现韩国藏有朝鲜王国时期的《天象列次分野之图》,经初步研究确认,这份石刻天文图及其复制品事关重大,直接关系到华夏文明先秦天文学及上古帝系王年断代等重大课题,而中外天文学界、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居然对此一无所知,因此感到有迫切必要发布系列研究结论,积极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也使广大读者掌握天文考古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

本系列文章不打算占用篇幅详列《天象列次分野之图》的历史详情,有兴趣的读者请自行探索研究。简而言之,目前所见最早的《天象列次分野之图》是朝鲜王国于1395年石刻之天文图,但这份天文图据以绘制的底本是高句丽时期的石刻天文图,因唐兵进攻平壤而被沉入大同江。1571年,朝鲜王国又据1395年石刻本印行木刻本。1687年,朝鲜王国又重新制作了石刻天文图。这三个版本其实是两个版本,天文图略有不同,我粗略地将其划分为早期石刻本和后期木刻本两种,大图如下:

早期石刻版本

后期木刻版本

韩国早期石刻本《天象列次分野之图》绘制年代比中国南宋淳祐年间苏州石刻天文图(1241年)晚了100多年,但其精度远远超过苏州石刻天文图,因此在考察先秦天文学及华夏上古帝系王年断代等重大课题领域里的重要性也远远高于后者。

苏州石刻天文图

韩国藏《天象列次分野之图》为何对于研究先秦天文学及华夏文明上古帝系王年断代特别重要?因为天文图中二十八宿及其他星辰如北斗等的特定位置,无可置疑地表明天文图据以绘制的实际天象的精确年代。

换言之,古代星图上所标记的特定星辰的精确位置,以及古代文献叙录的特定星辰的精确位置,都能无可置疑地表明这种精确位置发生的精确年代,这就是利用天文历法特征进行考古和历史研究的本质。考古研究的第一要义就是准确揭示考古对象存在的年代学问题,而在确定年代方面,天文历法特征比常用的碳14检测误差更小,精度更高,甚至可以精确到日期和分秒。

例如,根据伶州鸠所述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的系列重大天象特征,可以精确论证牧野之战发生的确切年月日是且仅是公元前1059年12月9日点击链接可参看详细论述)。

最简单的例证是,只要知道特定星辰的黄经值,如牛宿初度的起点牛宿一为冬至点,即黄经值为270°,我们采用高精度专业天文软件(如stellarium)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确定牛宿一黄经270°在某观测地的确切年月日时分秒。

韩国藏《天象列次分野之图》的特别重要性就在于此,因为该星图用星图形式相当准确地标记了二十八宿的黄经位置——而中外古天文学界对此居然毫无认知——因此无可置疑地表明了该星图据以绘制的实际天象发生的确切年代、日期、时分秒,乃至观测地点。

为了准确、详细、深入地阐述这一重大问题,本系列文章开篇拟首先简介二十八宿的基础知识。

不少好学的读者敦请我推荐一些古天文学“入门”书籍,理所当然我会首先推荐陈遵妫老先生的《中国天文学史》(上下册),其次是张闻玉老先生的《古代天文历法讲座》。据一些认真研读过的读者朋友反应——看不懂。为什么看不懂?我告诉他们,不要怀疑自己的智商,实在是因为古天文学界的泰斗大师专家教授们都不懂,以己之昏昏,何以使人昭昭?

因此,本人在此发布的有关二十八宿基础知识的关键部分,属于“独门绝技”,请好学的读者朋友们珍藏研究。

什么是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是用于标记太阳周年视运动位置的黄道“量天尺”。如果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在某地面向南天测定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位置位于某一宿的某一度(可能是某颗恒星,如牛宿一,也可能是虚空),那么经过一个回归年365.24219日(古六历记为365.25度),太阳周年视运动的位置自西向东历经二十八宿各宿各度,最终又回到先前的观测点某宿某度。

由于这一性质,二十八宿实际上就是标记太阳周年视运动位置的二十八个黄道刻度。按平均速率,太阳周年视运动位置“日行一度”,一个回归年正好走完365.25度,因此二十八宿的总宿度在古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商历、周历、鲁历)中也是365.25度,古六历也因此被称为“四分历”,“四分”之名就是来自于365日的小尾巴0.25日。

顺便说一句,这个365.25日,是且仅是阳历,分为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开始,一个节和一个中气为一个阳历月,一个阳历年分为十二个阳历月,节是每个阳历月的开始,中气是每个阳历月的月中,立春交节时刻就是阳历年首月“寅月”的开始,当然也是一个新的阳历年的开始。

二十八宿不仅用于衡量太阳周年视运动的位置,同时也是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动背景,换言之,月亮和五星的位置也能用二十八宿来描述。当然,其他重大天象如流星、景星等,也能用二十八宿来标记位置。

例如,虞舜登极,正值“仲冬甲子(月)”,月亮位于毕宿(月次于毕);帝尧十年,“景星出翼”,翼宿天区出现了“景星”;大禹母亲修己怀孕时,“流星贯昴”,在昴宿天区出现了流星。

根据史料文献记载的这些天文历法特征,再结合其他方面的证据,事实上可以确定这些天文历法特征发生的确切年代、月份,乃至日期。

二十八宿如此重要,我们有必要掌握关于二十八宿准确的基础知识。在此,我先“借花献佛”,借伊势同的二十八宿星图,让好学的读者朋友对二十八宿有一个直观印象。

北天极星图。请好学的读者朋友熟记北斗七星的名称。

图中的曲线是黄道。东方七宿,角十二度,亢九度,氐十五度,房五度,心五度,尾十八度,箕十一度。

北方七宿:斗二十六又四分之一度,牛八度,女十二度,虚十度,危十七度,室十六度,壁九度。

西方七宿:奎十六度,娄十二度,胃十四度,昴十一度,毕十六度,觜二度,参九度。

南方七宿:井三十三度,鬼四度,柳十五度,星七度,张十八度,翼十八度,轸十七度。

观测二十八宿,一种方式是面向正南方天空,一种方式是面向正北方天空。如我在头条反复发布的禹夏元年星图,就是面向正南方天空,在子夜时分所见的天象。

面向正南方天空观测二十八宿,南天通常分为十二个地支方位,左东右西上南下北,如下图:

面向正北方天空观测二十八宿,北天通常也分为十二个地支方位,左西右东上南下北,如下图:

这样一个地支方位跟南天的地支方位实际上是一一对应的。广大读者在观看星图或有关文献记载时,一定要首先分清楚,其中的地支方位到底是从那个方向观测的。

韩国藏《天象列次分野之图》有点奇怪,不同寻常,尽管绘制的是北天星图,即观测者背南面北,但其地支方位却采用了顺时针次序;而且跟中方星图很不相同的是,前者居然绘制的是冬至当天正午时分的星图,而中方通常绘制的是冬至子夜零时左右的星图。

如果将韩国藏《天象列次分野之图》用天文软件“还原”,二十八宿在北天是这样分布:

北天二十八宿及其宿度划分情况。

如果将上面这张星图精确的宿度划分对比韩国星图和苏州石刻天文图,大家就能直观地了解到韩国星图的精度确实远远高于苏州石刻天文图,其中又以韩国1395年石刻天文图的精度最高。可以想见,这份星图据以复制的原石刻图,精度一定更高。

了解了二十八宿的基本情况,我们就可以开始进入下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

深度阅读:https://www.toutiao.com/i6911906656662307336/

(未完待续)

千古悬疑告破 欢迎广泛转发 敬谢打赏鼓励

点击文章右上角菜单,转发和打赏本文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