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级第一第二竞标案,性能稍逊却漂亮,不适合注重力量的苏联

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性能如何?绝大多数军迷的第一反应都是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就是非驴非马的半人马,希望面面俱到,结果却是样样稀松,如果说莫斯科长的好看点也就算了,关键是莫斯科的金字塔式武器格局长的那叫一个丑!远不如意大利的维内托级直升机巡航母与法国的圣女贞德级直升机航母长的漂亮,但是莫斯科并非没有类似于圣女贞德与维内托的方案,但是苏联海军最终选择了性能,那么被苏联海军所抛弃了的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的竞标案性能如何呢?

美国核潜艇前沿部署,倒逼苏联大力发展反潜舰

对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世界而言,弹道导弹核潜艇可以说是一种无解的存在,续航无限意味着几乎不需要上浮换气,核反应堆功率充沛意味着核潜艇完全能行驶在民用船只的正下方离开战场,弹道导弹意味着一旦弹道导弹核潜艇突破封锁线你家就没了!而美国在五十年代短短数年之内华盛顿级核潜艇造了一大群,因此如果莫斯科不想一觉睡下去再也醒不过来的话,苏联必须大力发展反潜巡洋舰!

1958年,苏联海军司令部下达了研发能够搭载十架直升机的7000吨级反潜巡洋舰的研发工作,新型反潜巡洋舰最大航速应当为三十节左右,应当能够搭载一具SUW-N-1型双臂式反潜导弹发射器,2座SA-N-3型防空导弹发射器,2具RBU6000型12管反潜深弹,两座5联装的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两门双联装ak257型57毫米防空炮。

SA-N-3

海军中央舰艇制造研究所和第17中央设计局开展反潜巡洋舰研发,海军司令部希望新的反潜巡洋舰的排水量在8000吨左右,并且能够搭载8-10架直升机,以实现战斗力和造价以及建造速度三者的平衡。

对于海军中央舰艇制造研究所和第17设计局而言,既要满足苛刻的舰载武装要求,又要满足航空能力要求,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采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便诞生的航空巡洋舰设计,将前半部分设置为武器甲板,后半部分设置为航空甲板。

海军中央舰艇研究所方案,白根列夫级反潜巡洋舰

日本先后建造的白根级直升机护卫舰,臻名级直升机护卫舰,日向级直升机护卫舰与出云级直升机护卫舰四代直升机护卫舰,其中白根、臻名是混合构型的直升机护卫舰,前甲板为武器甲板,中部位可以容纳四架直升机的上层建筑式机库,后部为航空甲板,也许有人会觉得白根、臻名长的不是很好看,但是绝对谈不上有多丑。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苏联海军中央舰艇研究所就研制出了一种与白根、臻名定位完全相同,但是性能远超二者的反潜巡洋舰方案——1123型反潜巡洋舰中央舰艇研究所方案

舰长152.1米宽16.7米;

飞行甲板长55米,宽16.7米

(注:没有找到确切的尺寸,以KA-25为比例锚定,将三个方案锁定比例后放大,使用标尺工具测量出像素数量得出的结论,应该就算有出入,也就是长度偏差三米左右,宽度偏差一到两米。)

考虑到竞标案与实际建造案的动力系统是相同的,海军中央舰艇设计局方案的航速稳稳地三十三节以上。

A炮位为SUW-1反潜导弹,B、C炮位为SA-N-3防空导弹,上层建筑前端的武器平台上是PBY-6000反潜深弹,上层建筑两侧为五联装的533MM鱼雷。上层建筑最后端为两台AK-257防空炮。

烟囱为双烟囱设计,前烟囱顶端与前部上层建筑顶端各有一台引导SA-N-3防空导弹的火控雷达。


上层建筑主体较前甲板抬高一层甲板,飞行甲板较舰艏下降一层甲板,一升一降之下,就有了两层甲板高度以布置一个可以容纳八架直升机的甲板机库,机库后部是一个拥有三个起飞点的直升机甲板。

整体而言,海军中央舰艇设计局的方案长的很不苏联……,所有武备大致位于同层甲板,布置的绝对高度差也就是三米左右,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和往后服役的莫斯科相比这颜值简直就是丑小鸭与白天鹅的区别!

自己看着实际建造案与竞标案颜值的差距有多大?完全就是天差地别!

就俩字,漂亮!再加上这非常简洁的上层建筑设计,甚至于盘子觉得这外观看起来还带点隐身……可以肯定的是RCS要比光荣小不止一个数量级……

维内托斯基,第十七设计局方案

直升机航母或者反潜巡洋舰该怎么长对于所有国家而言都是一个问题,一种思路是在一艘正常的水面舰艇上大幅度增加机库比例,但是对于机库甲板与飞行甲板位于同层甲板的水面舰艇而言,有一个无法忽略的问题,那就是想要拥有更多的舰载机只能增加机库长度,但是机库长度的增长意味着飞行甲板长度被压缩,也就是说舰载机放飞效率会大幅度降低。机库长度与飞行甲板长度此消彼长,两者是彻底对立的。

维内托级直升机航母

另一种设计较为类似于给航空母舰加上了林立的舰炮与导弹,机库位于飞行甲板的下方,飞行甲板长度和机库有什么关系?涅瓦设计局方案便是如此。

涅瓦方案:


149.8米米,长18.7米

飞行甲板长50.5米,长18.8米

机库长52.6米,高4.6米(依旧是比例锚定,量像素)

涅瓦方案的武器布置与海军中央舰艇研究所方案基本相同,但是PBY-6000布置在了甲板最前端,烟囱同样采用了双烟囱设计,但是涅瓦方案的长度要更长,且上层建筑更加的瘦削。

涅瓦方案与海军中央舰艇研究所方案最大的区别是涅瓦使用了内埋式机库设计,机库位于舰体内部,因为方案仅为一万吨左右,吨位有限,所以涅瓦为了布置内埋机库,将飞行甲板上移一层,以腾出空间。

剖视图显示,烟囱两侧依旧可以容纳一架直升机粗略判断,涅瓦方案直升机的机库应当是能放三列直升机,在去除升降机占位之后,应当能够搭载十架直升机。

涅瓦方案长得也不错,至少看起来没有头重脚轻的感觉,上层建筑排列有序,较为匀称。

继续感慨不知道红海军是怎么想的,这可行性最大的两个方案都算不上丑,可是实际建造案怎么丑成莫斯科?

颜值还是性能?苏联表示漂亮有用么?纯真能抗几发鱼雷

在多个方案的角逐当中,涅瓦方案获得了胜利,但是涅瓦方案由设计案向建造案的区别可以说本馆是谁来看,这俩都没啥关系了……

为了腾出更多的飞行甲板面积,两个烟囱合并了,特大号的苍蝇拍也有了,武器布置由原先的逐步微抬变成了一提就是一两米,鱼雷发射管也变内置了,全舰也不存在什么抬高一层或者降低一层的飞行甲板了,就连机库都成了脑子进水的甲板+内埋设计,而且明眼人看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方案不头重脚轻那可真就是聊斋志异了!

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舰长189米,宽34.1米;

水线长176米,宽21米

飞行甲板长74-84米,宽34米;

机库长55米,宽22米,高5.8米;

标准排水量11300/11920吨,满载排水量14600/15280吨;

可以说实际建造的莫斯科一切都是围绕着航空作战能力展开的,双机库设计让莫斯科拥有了最大14架kA-25的搭载能力,然而巨大的上层建筑让飞行甲板的气流十分的紊乱,直升机降落难度大。

质量集中于前甲板,且上层建筑高耸,直接等于前甲板上浪严重,适航性差,没有人会说莫斯科设计得不错!

小结

必须要承认莫斯科有着各式各样的缺点,适航性差,头重脚轻,莫斯科有没有可取之处?有!莫斯科采用了外飘设计!水线宽度才21米!最大宽度却到了34米外飘达13米,也就意味着两侧外飘幅度为6.5米,如果说莫斯科没有这十三米的外飘,也许看着能好看不少,但是代价就是舰载机搭载量缩减,就是飞行甲板面积下降!

而且莫斯科还是满足了设计需要的,至少地中海反潜效果杠杠的,更何况,如果没有将近两万吨的莫斯科,苏联如何确保自己拥有四万吨级大型舰艇的建造能力呢?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