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一个演员,如何拍出豆瓣8.0分的口碑之作?



电影《吉祥如意》上映第11天,豆瓣评分8.0,这部创新之作,自点映时就好评如潮。



看到影片中三舅哭了,姥姥走了,贾玲再也绷不住了,直抹眼泪。


刘昊然看完迟迟没缓过劲,相似的经历让他泪盈于睫,他感叹这大概就是真实的力量。


硬汉张译也哭了,他盛赞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不看一定会后悔。



尬吹?商业互捧?屌丝男大鹏能拍出好电影?今天柴叔带你一探究竟。


转型之路,跌跌撞撞


2012年,一部专治各种不快乐的自制网剧《屌丝男士》刷爆荧屏,网罗众多热梗,在没有知名度的情况下,用最直接,最有噱头的方式提升热度,这是导演兼主演大鹏有意为之,剧集走红,他也火了。


其后几年,《屌丝男士》续集接连推出,风靡全网,与此同时,土嗨低俗的质疑声一直不绝于耳。



2015年,大鹏整合资源,推出了个人首部电影《煎饼侠》,斩获11.63亿票房,夺得第12届传媒大奖双料奖项,堪称年度赢家。


成功之余,这部叫座却不叫好的影片无形中也给他贴了标签:大鹏,一个只会迎合市场,媚俗恶搞的导演。



2017年,经过3年沉淀,大鹏推出喜剧电影《缝纫机乐队》,并在叙事技巧和笑点节奏上做了探索和革新,但影片在国庆档上映后却表现欠佳,口碑透支,失落之余他表示:输,也要站着输。



他憋着一股劲儿,跌跌撞撞,不停尝试和改变。


早在《缝纫机乐队》拍摄期间,他就怀揣着“野心”,暗暗酝酿着一部完全不同的影片。


这一次他想拍自己真正想拍的东西,一种几乎没有人尝试过的拍摄形式,于他而言,也是一次冒险和挑战。


于是在2021年年初,我们看到了这部诚意之作《吉祥如意》。



影片虽然没有《煎饼侠》的星光闪耀,没有《缝纫机乐队》的励志情节,却是他花费4年,把疼痛真实展露的私人家庭电影。


他把拍摄片场搬到自己成长的小村落,把镜头对准自己最亲的家人,把自己心底最私密最柔软的地方打开,用电影作媒介重新去认识自己和家人,重新去体悟电影。


同为导演的陈思诚看完影片后感动又嫉妒,他羡慕大鹏可以如此自由地创作,希望自己也可以更自由地拍摄如此贴近生活的作品。


管虎看完也难掩激动,连夸影片拓展了纪录片的原则及涵义,表示自己未来也会多做尝试。



蛰伏多年,大鹏终于撕掉媚俗标签。


从三俗视频编导转变为新锐电影导演,这不是一件易事,但他没有让任何人失望,虽然过程太过艰辛,甚至有些残酷。


四年伤疤,终将痊愈


2016年底,在家乡集安取景时,有一个设想在大鹏的脑海中逐渐清晰,他要在新年这个特殊节点,去记录姥姥过年的片段,家族因此有了一段欢聚时光。



意料之外的是,准备开拍时,姥姥突然病重,陷入昏迷。


一边是已经就位的摄制组,一边是病重的姥姥,面对天意弄人,他虽无奈痛苦,也只能硬着头皮把拍摄进行下去。


于是拍摄对象由姥姥变成了姥姥的三儿子,三舅刘吉祥,这个曾经风光无两,对家族贡献最大的前油田保卫科长,因为生病,心智回归孩童,已经跟随姥姥生活了二十年。


随着姥姥的溘然长逝,无法独立生活的三舅成了一家人必须面对的难题。《吉祥》片尾,三舅在大雪纷飞中踽踽独行,家里再也没有了母亲的等待。



镜头一转,上影节的影院里,大鹏在一个观众的提问中失语,画面自然过渡到下半部分《如意》。


此时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吉祥如意》由两部分构成,《吉祥》是一段完整短片,后半部分《如意》是《吉祥》的旁白解构,所有的谜团都在《如意》中得到解答。


《吉祥》将众人网罗在局中,《如意》又把所有人安放在局外。



两个篇章通过跳脱的短片点映奇妙连接,其中深藏着真挚无比的情感,随着画面深入逐渐显露。


我们看到大鹏在姥姥去世后站在火堆旁的目光茫然,看到三舅在女儿陪伴时脸上动人的笑容,以及他在姥姥弥留时仿若明白了什么的涕泗横流...



影片不是单纯的剧情片,也不是纯粹的纪录片,它打破了纪录片和电影的界限。


早在2018年,短片《吉祥》就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剧情短片,但《吉祥如意》的上映却历时4年,其间大鹏无数次剖开伤口,在一次次痛彻心扉中完成了《如意》的剪辑。



他认定是自己回去拍短片姥姥才去世的,他懊悔,自责,甚至一度抑郁,需要求助心理医生。


那句没有说出口的姥姥我想你,那份没有最后看一眼的遗憾,都留待影片上映后画上完结的句点。



他如此迫切地希望电影上映,希望一切尽快结束,如同一个庄重的仪式,他要回到姥姥墓前,跟她说说话,他才能痊愈,才能继续向前走。


因为疼痛,所以真实。而这真实中又暗藏着虚构,才是影片的绝妙之处。


虚实交织,真诚动人


《吉祥如意》的精髓,在于将所有虚实都集中于一点。而这个焦点,是刘陆,片中唯一的演员。


大鹏巧妙地把刘陆安插在影片中,用一个专业演员牵动所有本色出演的家人的情绪,亲情责任与现实无奈的矛盾冲突,得以自然拉扯开来。



全片高潮年夜饭戏份中,一家人和和美美的碰杯祝福后,避无可避谈到三舅的安置问题。刘陆在坐沉默倾听,也正因为她不是真正的丽丽,二大爷才能无所顾忌说出心中所想,和谐表面下掩藏得岌岌可危,才能真实凸显。


各执一词的亲人越讨论争议越激烈,情绪激化到顶点,刘陆被巨大的愧疚感包围,掩面磕头几近崩溃,众人不欢而散,拍摄也被迫暂停。



其实演员刘陆在镜头前参与讨论时,真实的丽丽就藏身镜头后。


而当刘陆逃离拍摄区缓解情绪时,真实的丽丽却在一旁若无其事地玩着手机,共处一室的二人反应耐人寻味,形成一幕戏剧性的对比。



丽丽的反应让刘陆困惑不解,她不禁提出自己心中那个疑问:“我还是不理解为什么十年不回家?”


丽丽的无言以对让冲突暂时戛然而止,却让观众心中的疑惑和猜测乍然铺展。


刘陆与丽丽,虚构与真实,在大鹏的镜头里完美融合浑然一体。


拍摄结束后,大鹏告诉家人,他可以负担三舅未来的生活。


面对把三舅送走的决定,争论了无数次的家人却没有一个人同意。



最终三舅还是由兄妹四人轮流照顾,他依然可以在熟悉的村头巷尾遛弯哼曲,追忆模糊不清的斑驳往昔。


影片抛弃了所有技巧,用刘陆的加入,点燃真实的生活,残酷得赤裸裸,也无比真诚动人。



作为创作者,大鹏把所思所想所感,全都展现在这部影片中。


幕后的现实,电影的希望


他用纪录片的手法包裹这个近似真实的故事,用记录与被记录的交织叠加,完美表达了身体与灵魂的撕裂。


正如大鹏在片中说的那句:我觉得现在的我跟北京的我是两个人。



影片凝结了大鹏深刻的人生感悟,北漂多年的他也在努力寻找现实和亲情之间的平衡点。


透过影片,我们看到这个曾经的“哗众取宠屌丝男”平静的外表下,深藏着的那颗柔软无比的内心。


电影上映后大鹏邀请丽丽观看了整部电影,当看到一家人争论的画面时,她又拿出了手机,那一刻大鹏理解了她,她不是不在乎,不是冷漠,她只是没有办法面对,这是她逃避的方式。



这部电影也让丽丽去反思自己和父母、女儿之间的关系,这正是影片弥足珍贵的地方,它会让所有人去对照梳理自己的生活。



或许我们在与亲人的相处中,可以少一些若即若离的远程沟通,少一些报喜不报忧的遮掩,一起聊聊琐碎繁杂,回归鸡毛蒜皮的真实生活。


电影选择在中国人最为看重的春节前上映,它所隐藏的殷切期盼,正是祈望在外忙碌的你我,都能够时常回家看看。


人生无常,运命难寻,别让大鹏的遗憾重演,别让再见一面都成为奢侈和妄想。


春节将至,选择就地过年的你,记得让爱回家,和最想念的亲人说一句:我很好,只是很想你,疫情结束,就回家。


-END-


【文 | 南风 】

【编辑 | 枇杷 】


关注@柴叔带你看电影,更多精彩不迷路:

豆瓣9.2逆天高分,这个“疯子”为什么火了24年?


1987年,被张艺谋“换角色”改变星途命运的史可,如今怎样了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