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诗词」品读“谪仙人”李白的《乌栖曲》写得有多美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开元十四年,即公元726年,诗人李白游历于吴越一带,途经苏州城外的姑苏山,见姑苏台而怀古有感。相传“姑苏台”为吴王夫差所筑,上建春宵宫,为长夜之饮。又作天池,池中造青龙舟,盛陈音乐,日与西施为水嬉(见《述异记》)。

《乌栖曲》是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调名。我们来看看这首诗写了怎样一个场景:太阳要落山了,乌鸦栖息在树上的时候,姑苏台上吴王宫里,美女西施已醉意朦胧。轻歌曼舞还没有结束,西边的山峰已经没过了半边的红日。铜壶的漏水越来越多,银箭的刻度也越升越高,起来后发现月亮要落入江面下去了。天快亮了,不能再寻欢作乐了,真是无奈啊!

诗的开头两句,“乌栖时”呼应诗题,同时点明了时间。描绘出日将落,乌宿枝头,姑苏台上吴宫的轮廓和西施微醉的朦胧剪影。诗人将吴宫设置在昏林暮鸦的背景中,无形中使“乌栖时”带上某种象征色彩,使人们隐约感受到包围着吴宫的幽暗气氛,联想到吴国日暮黄昏的没落趋势。而这种环境气氛,又正与“吴王宫里醉西施”的纵情享乐情景形成鲜明对照,暗含乐极悲生的意蕴。这层象外之意,贯串全篇,但表现得非常隐微含蓄。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歌舞未完,时间已晚,“未”“欲”二字紧相呼应,微妙而传神地表现出吴王那种惋惜、遗憾的心理。“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从侧面着笔,续写吴宫荒糜的生活。一轮秋月将要落下,天已近明。日落乌栖、秋月坠江波,都是悲凉的意象,也暗示了这种醉生梦死的生活即将结束。“东方渐高奈乐何”,诗末陡然一句,既是对恨长夜之短的吴王的叹息,也是对他敲响警钟,引人注目,发人深省。

苏州,姑苏台

这首诗在构思上有显著的特点,即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写出吴宫淫佚生活中自日至暮,又自暮达旦的过程。诗人对这一过程中的种种场景,并不作具体描绘渲染,而是紧扣时间的推移、景物的变换,来暗示吴宫荒淫的昼夜相继,来揭示吴王的醉生梦死,并通过寒林栖鸦、落日衔山、秋月坠江等富于象征暗示色彩的景物隐寓荒淫纵欲者的悲剧结局。通篇纯用客观叙写,不下一句贬辞,而讽刺的笔锋却尖锐、冷峻,深深刺入对象的精神与灵魂。

李白的七言古诗和歌行,一般都写得雄奇奔放,恣肆淋漓,这首《乌栖曲》却偏于收敛含蓄,深婉隐微,成为他七古中的别调。前人或以为它是借吴宫荒淫来托讽唐玄宗的沉湎声色,迷恋杨妃,这是可能的。玄宗早期励精图治,后期荒淫废政,和夫差先发愤图强,振吴败越,后沉湎声色,反致覆亡有相似之处。贺知章的“泣鬼神”之评,也不单纯是从艺术角度着眼的。

​关于《乌栖曲》后世的评价有很多,对这首诗是否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反讽诗评价不一。其实对于这首诗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政治寓意,对于今天的我们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单单来欣赏这首诗的美就足够了。

有人说李白之所以被誉为“滴仙人”就是源于这首《乌栖曲》,足可看出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之高。

「一起读诗词」读杜甫《登高》,赏析千古第一律诗的精美与悲阔

「一起读诗词」最美的年华读最美的诗——浪漫诗人李商隐诗作赏析

「一起读诗词」古诗词中隐藏的文化之美—小学生要知道的文化典故

了解更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