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医院助力巴东县胸痛中心建设,打通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最后一公里

2021年2月20日,家住湖北巴东县的64岁刘大伯,步行至巴东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复诊,这是他完成心脏介入手术一个月后的第一次复诊,体查显示所有指标均正常,身体恢复良好。而就在1月16日,刘大伯突发急性心梗、心跳骤停、意识丧失,生命悬于一线。不幸中的万幸,刘大伯被紧急送到巴东县人民医院心内科,而此时县医院刚建成的DSA导管室能够开展心脏介入治疗。同济医院心内科王峰医师与巴东县人民医院心脏介入团队临危不乱、紧密配合、有条不紊,经过心肺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等抢救,在临时起搏器的保护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迅速开通了刘大伯左前降支罪犯血管。术后刘大伯意识快速恢复、转危为安。


自2005年以来,同济医院就先后派出70余位专家教授支援巴东县人民医院,各项政策积极落实,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同济医院心内科主任汪道文教授也曾多次前往巴东义诊宣传,他常说:“单靠义诊宣教远远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一定要把宝贵的医疗专家资源留在当地,要‘输血’,更重要是‘造血’”。为此,汪道文教授心里盘算着更大的计划,为帮助巴东县人民医院建成导管室,建设胸痛中心。同济医院心内科先后派出曾和松教授、严江涛教授、周强副教授等多位专家赴巴东县人民医院开展业务培训和技术支持,为巴东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成功带入了食道调搏、急诊溶栓、临时起搏器植入等技术。此次,心内科王峰博士的对口支援工作,也是在医院及科室的科学统筹规划和精心组织安排下,承前启后,以建设县人民医院心脏介入团队,提高巴东县心脏介入诊疗水平来展开的。

2020年8月,同济医院王峰博士来到山城巴东后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他将同济医院心内科的“好习惯”也复制到了当地,每周一次的新技术、新业务培训,将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分享给大家。并通过密集的带教、查房以及业务知识培训学习,巴东县医院心内科医护人员医疗水平快速提升,为之后心脏介入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济经验是科室的老师们经过几代人在多年临床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是成熟并行之有效的,我也只是将它原样照搬过来。”王博熟练的地将导管室内各种设备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整理出册,一边现场教授,一边按着“同济习惯”贴在醒目的位置,时时提醒。


经2月紧锣密鼓的筹备,巴东县人民医院DSA导管室于2020年10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只要病人有需要,不分昼夜,哪怕是凌晨两、三点,王峰医生总会第一时间来到科室,站上介入手术台。在介入工作开展的三个月时间里,县医院的心脏介入团队共完成各类心血管介入操作及手术300余例,其中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71例,临时起搏器10例,肾动脉造影、左室造影、左室测压共约10余例。在此期间,心脏介入团队经历了多场生死竞速,成功救治各类心梗危重患者28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35岁。随着科室管理规范的不断优化、科室医疗服务水平及能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巴东县人民医院心内科获得了满意的疗效和喜悦的笑容,全体医务人员亦是收获满满的信任和感谢!


与此同时,为推进巴东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王峰博士积极下乡义诊宣教,走访了包括沿渡河、绿葱坡、茶店子、野山关、官渡口等在内的多家乡镇卫生院,进行胸痛中心的建设以及ACS急救的相关培训。通过展示巴东县人民医院ACS的成功救治案例,获得了县内其他医院以及各乡镇卫生远医务人员的认可,越来越多的ACS患者经由县内其他医院(县中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以及下属乡镇卫生院转运至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介入治疗。全县乡镇医生培训以及公安系统急救培训也多次邀请王峰医生现场指导交流。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最后一公里”,贫困地区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这是对“对口支援工作”的最大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继续精准施策,补上技术上的短板,多渠道促进发展。同济医院心内科始终秉承这一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手把手教学,毫无保留的将心脏介入技术传授给巴东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介入团队,从医生到护士,从术前、术中到术后,处理好每一个环节。通过一次次实战,县人民医院心脏介入团队快速提升,逐步成熟。2021年1月底,王峰医生结束对口支援工作。在他离开县医院后的第一周中,县人民医院心脏介入团队已独立完成3例急性心梗患者的急诊介入救治,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心脏介入技术的突破,为巴东县人民的生命健康提供了最为坚实的保障。

记者:徐睿捷

通讯员:田娟

编辑:邹慧、汪昕怡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