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诺,留痕,罕见"豆豆三部曲"之"命名"


"豆豆三部曲":《背叛》、《遥远的救世主》/《天道》、《天幕红尘》,多年前翻过,因最近问答中随答随诺在先,故应诺、留痕,从原著、人生、个体之自发展等角度来略作"罕见",续三部曲之绕梁余韵……

即为"罕见",稀罕之见,为数不多之见解!那就得先从"多见"说起,三作品之"多见"遍布于诸平台之各类小作文,无外乎情节复述、金句普化、是非好恶之情绪对立塑造……更有规模化的素材搬运,或上功利秘笈、或上普世价值、或甩锅人性/命运等不负责任的诊而不医……

故在此之留痕,情节、人物、事件、金句……皆简言之,不过多涉及!熟者自知,不熟者请自行找寻!仅觅此中线索,以疑入思,汇思聚见,由见得解,有解乃用!意在抛砖投石以期共思之……

线索一:命名(书名/剧名/人名)见"名"思"意"

看书,看剧,最忌深陷其中,沉浸于情节、情绪间纠缠不能自拔!若陷之,必一叶障目,不得其全,就像照镜子,太近,只照眼耳口鼻舌等,是不是挺吓人?若离之,远点儿,才能看得舒服,看得全面!看书、看剧同理,出离其外,入乎其中,出入自驭,方会其意!每部作品经典之中的经典,就在于命"名"之立意,最明显的是书名/剧名,隐喻其中的往往又是人名,先看第一部如下:

《背叛》之"背叛"何意?又是谁之于谁的"背叛"呢?参照所涉人物,个性分明,角色鲜活,可以说颇具自觉之"独立人格"!所以谁又能完全左右了谁呢?又怎能轻易论定"谁之于谁的背叛"呢?

所以《背叛》之命名并非简单的谁背叛谁,而是一群鲜活的人奔向希望,寻觅生机,只是想换种活法,但同时也意味着对原有活法的"背叛"!可参照方子云的下海,夏英杰的倒追,宋一坤的弃政从商,都背离了原有人生轨迹,叛离了固有生活方式!

另外,欲"背叛"必承其重(代价),对应宋一坤名字里的"一"和 "坤",也是"心猿意马"之隐喻!换种活法即"意"动,即缘"起"为"一",接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既万事万物万般纠缠终会尘埃"落"定入"心"!"心"若能"厚德载物",承其重方为"坤",从而再现生机;若"难承其重"则为"困"!

显然是"宋一困",困于"意"动又崇"智"(出身大秘,精于逻辑算计,也因此被定性为"高智商"作虐);又因枉顾人心(妄众心向,忘自心向)而难承其重!

再看其周边人,方子云的"子"和"云",赤子云云,离之逝恒;夏英杰的"英杰",妄自英杰,头上加头;叶红军的"红军",不怕远征,只待开颜;林萍,终落"浮萍";江薇,谐音"降维",个中意思自行体会吧;而在宋走出的山里,其姐宋宝英的"宝英",谐音成……又如何,却一力承担山里孩子之希望(走向城市),最是引人深思!不久的将来,又一批宋子坤、方子云、叶红军们也会长起来……真个亦起亦落、亦生亦灭、亦活亦逝!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故《背叛》主写"上脑用智",其命名实为"警语",即"面朝希望即背对来路,无间背叛"智"难承!"……

《遥远的救世主》/《天道》其命名也上承《背叛》之解如下:

原著《遥远的救世主》,其命名,貌似"得救之道",若探之必深陷之,本就是心外无定之论!不如回到最初之字面意思:救世主信不信?有没有?远不远?无论答曰:信或不信、有或没有、远或不远,总之:千人千答,如答者是!

同时答即暴露:需不需要救主的真实状态(有点儿"文化属性"的意思)!其实,无关对错,终究如答者是、如问者是、如吃瓜者是,诸多各异"个人观",汇之而成"救世观"/"普世观"即所谓"如众生是",谁汇之则实为"救世主"……此处值得深思!没法多说,一说就错!关系到能否自主之如是!可参照原文耶路之行,丁元英与芮小丹对话里的"觉他","如是"、"无明"以及"耶路之恸",涉及心性/人格/灵魂的独立/解放!即只有如"自主志向"是,方脱困于如"背叛"是!

剧名《天道》更直白一些,天道甚高,由不得多说,一说就错!对应耶路之行丁元英所解析的"不可思议",算是应了丁元英之命名吧,"元"即"本元天道"由不得入"本来心";"英"即"英雄本色使然"由得了如是"自主志向"!丁元英可以"见二着一"自如切换,可"如是",可"本来"!但不能去二本一为如来,继而自在,也只能心向往之……

故《遥远的救世主》/《天道》主写入心主志,其命名也为"警语",即"实事求是,两条线,是内由得了,事外有自在"(详细可参照芮小丹讨要"神话"的理由及"神话"的整个操盘过程)!

《天幕红尘》一脉相承之最是精妙如下:

《天幕红尘》的命名更是耐人寻味了,貌似还没"见路不走"来得响亮!思虑再三,还是得从前两部找:《背叛》主写"上脑用智",虽情节冲突碰撞激烈,基本红尘里纠缠;《遥远的救世主》/《天道》主写"入心主志",虽说多了一些坐在"井沿儿"上的论道说教,忙活的还是红尘里的事儿!一脉相承下来的话,有"脑",有"心",好像还缺个"身",那就是了!上的"天幕"下的"红尘",不就是说的"身在"、"自在"么?

再看叶子农之命名,"叶"即"唯脑/智"易"一叶障目";"农"即"工农红色出身"易唯"立场";"子"居中无间为"赤子之心"专注"西马"学术之志向:"见路不走"!身心脑俱在,天幕/红尘间随身、随地、随缘皆在教化!所以他像一块磁铁,自带磁场,引人入胜,子弹也被引来,留方迪续"见路不走"之"警笛"长鸣……

故《天幕红尘》主写"以身作化",其命名更是"警语",即"见路不走,立地化路"!

点到为止!其它线索之罕见,后会有期……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