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一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造成 21 人遇难,有办法避免吗?

主办方不专业,部分参赛人员对比赛缺乏深刻认知,共同造成了甘肃超马的不幸。包括比赛必备物资的强制要求、未能及时终止比赛等等,都是主办方不够专业的地方,在诸多新闻报道中都有所反应,在这里,主要想谈谈参赛人员。

当年就读的中学,具有运动传统,养成了我们运动的习惯,到现在都特别感谢。初中开始踢足球,参加各项运动。成年后,参加过地级市的联赛,由于不便言说的原因,屈居亚军,不是黑哨、不是黑哨。直到08年吧,被别人过了小门,觉得丢人,也感叹老了,基本就最后一踢了。改打羽毛球,打到可以打野球的水平。不过,打到半月板损伤,医生让手术,才不得不中止。这个时候,身体都已经受了不可逆的损伤,对科学运动,还是没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比如运动前热身的必须,运动后拉伸恢复的必要。想起,做一做,懒散一点,也就算了,很随意。作为大多数人来说,运动目的就是为了健康,而不是追求成绩。

毕竟身体有伤了,这个时候,开始注意一些了,什么年龄、状态适合什么运动。之后游了几年泳,据查是对身体伤害最小的运动,每天去的那种。冬天最冷的那几天下水,刚开始的几十米,真有生不如死的感觉。这个时候,对于运动防护都还是没重视。几年后,鼻窦炎的反复发作,只好又终止了。如果说为了运动,而伤害了自己的身体,是本末倒置了。

没办法之际,开始了跑步。跑步之初,连续跑上一公里都觉得累死,为提高自己的兴趣和成绩,下载了一些运动APP,开始跟着软件练,比如法特莱克跑,参加了一些线上跑。直到,现场参加完大型马拉松比赛的欢乐跑,决定参加半马的时候,才逐渐开始对科学运动,有了些基本认知。参考:与成都的约会 马拉松(一)

从17年4、5月份开始跑步,到19年完赛全马,花了两年多时间。在这两年多时间,由于惜命,逐渐对科学运动有了深刻认知。比如,借助了运动手表、制定了训练计划、注意了运动恢复、监测了心率、注重了运动饮食,甚至,为了备战全马,写了训练日记等等。但是,在之前那么长的运动时间里,都是凭借自己一股蛮力,确实值得反思。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对运动知识是匮乏的,很多时候,运动就是凭一时兴趣。

百公里超马,看了诸多报道,比如道路设计、补给供给、失温、参赛必须品等等,以我理解,和普通马拉松有天壤之别。参赛人员,不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对该项运动的理解和深刻认知,真不是就能随随便便参加的。其中有篇报道,一位女选手由于带齐了的必要装备,跑到了65公里处,并安全返回了。但是,我们部分参赛人员,确实也存在很多不太专业的地方。马拉松比赛的宣传是,安全完赛,安全是第一位的,值得去拼命的事情,极少。运动,不需要用生命去拼搏。

面对事情,很多时候是,拿得起,放不下。参赛全马前,越临近比赛,我越焦虑,怕得病、怕有意外,不能参赛。当时,自己也认真思考过一个问题,是否能够严格按照参赛要求执行,比如,两星期之内感冒过,不能参赛等等。当时是告诫自己不行,但是,真能做到只播种,不要结果?!真实的答案,是未知的。以此,我特别理解参赛者,但是,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科学运动,真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致敬参赛者,哀悼罹难者。

以上。


关注职场小诀窍 获取创业经验 职场认识

了解更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