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中亚诸国为什么信仰伊斯兰教?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亚地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伊斯兰化,是阿拔斯王朝(750—1258)时期。正如希《阿拉伯通史》里所写的那样:

“在正统的哈里发时代,基本上完成了所谓‘穆斯林的征服’....他们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征服了波斯、肥沃的新月和北非洲。在阿拔斯人统治的第一个世纪,征服运动进入第二个阶段,伊斯兰教胜利的阶段。”

九世纪初的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

中亚地区的伊斯兰化,都经历了哪些“心路历程”?伊斯兰文化给中亚人民带去了什么?我查了一些资料,接下来和大家简单聊聊。

一、中亚诸国的伊斯兰化历程

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地处中亚西部的呼罗珊地区基本实现了伊斯兰化。9世纪中叶以后,河中地区(今乌兹别克斯坦全境和哈萨克斯坦西南部)的大多数居民,也陆续接受了伊斯兰教。

进入10世纪,逐渐伊斯兰化的波斯人(萨曼王朝,874—999),将伊斯兰教推进到了锡尔河中游东岸的一些城市及东北边境的一些部落(如葛逻禄人)。10世纪末期11世纪,楚河流域、七河流域和伊犁河流域的大部分居民和部落,陆续开始接受伊斯兰教。

萨曼王朝以乌兹别克斯坦为核心,囊括了哈萨克斯坦南部,土克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斯坦和伊朗大部分

11世纪初,在喀喇汗王朝(约840—1212)的武力推进下,伊斯兰教东传到于阗地区,并向东北传到了天山南麓的阿克苏和库车等地。进入12世纪,天山南部,库车以西地区的居民基本上皈依了伊斯兰教。到了13世纪,伊斯兰教传播到天山东北,以今吉木萨尔县为分水岭,其东为佛教势力,其西为伊斯兰教势力。

推荐阅读:读书笔记:喀喇汗王朝对中华文化的主要历史贡献

喀喇汗王朝、高昌回鹘和于阗,呈现出了“三足鼎立”之势

阿拉伯人对阿富汗地区的征服战争,始于7世纪中叶。650—651年间,他们率先攻下喀布尔,并陆续占领了赫拉特、喀布尔、哥疾宁等城市。他们摧毁了这些城市里的大型佛寺,并迫使一些市民改信伊斯兰教。

进入10世纪中叶,已经伊斯兰化的突厥人阿尔普特勤率军南下,建立了以哥疾宁城为中心,以伊斯兰教逊尼派为国教的伽色尼王朝(962—1186)。在国家机器的推动下,阿富汗地区实现了伊斯兰化。

伽色尼王朝控制地域概率

10世纪下半叶,伽色尼王朝发动“圣战”,征服了信德地区(今巴基斯坦东南部),大批信仰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和阿富汗人迁至这里定居。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原来信仰印度教的当地贵族,也先后改信了伊斯兰教。

到了12世纪中叶,已经被伊斯兰化的阿富汗人夺取了印度西北部地区,并向朱穆拉河和恒河流域扩张,伊斯兰教也随之传播到了这些地区。13世纪初,印度德里苏丹国(1206—1526)大力推行伊斯兰化政策,印度北部的大部分居民改信伊斯兰教。

德里苏丹国的大致疆域

拓展阅读蒙古人留给印度人的最后遗产:莫卧儿帝国的前世今生

二、中亚社会的伊斯兰化特征

到了13世纪,伊斯兰教已经渗透到中亚社会的各个角落。中亚大多数居民在生活方式、物质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均呈现出了伊斯兰文化的特色。

1)政治与经济

首先,中亚各王朝的统治者,均承认了阿拔斯哈里发的宗教首领地位,并以获取其授予的称号为荣,尊其最高宗教统帅。譬如在伽色尼王朝的铸币上,就出现了哈里发的名字。

伽色尼金币

在意识形态上,统治阶级利用伊斯兰教的教义,指导和束缚被统治者的思想和行动。在当时,统治阶层提倡人人“精诚团结”,并将公正、平等视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你们当全体坚持真主的绳索,不要自己分裂”。

不过,《古兰经》中同样强调“行善和作恶的人都各有若干等级”,并认为阶级是“命中注定”的,“他以你们为大地的代治者,并使你们中的一部分人超越另一部分人若干级。”在今天看来,这种带有宿命色彩的思想,起到了非常大的“维稳”作用。

宗教界上层利用伊斯兰教教义,剥削普通穆斯林。宗教界上层依仗雄厚的经济实力,与统治阶级分庭抗礼,并一度占据着上风。譬如因异端信仰而被处死的西喀喇汗,就不止一个。

修建于喀喇汗王朝时期的清真寺

而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往往也以伊斯兰教的所谓异端形象出现。譬如代表以手工业者利益的“异端”伊斯玛仪派,主张财产共有、社会平等。他们在伊拉克南部库法附近举行武装起义,得到了广大贫苦农民的响应,迅速扩张到了整个呼罗珊和河中地区。

麦加大清真寺

中亚王朝的对外扩张,均采取了伊斯兰政权惯用的方式,即发动所谓“圣战”。喀喇汗王朝在960年宣布伊斯兰教为国教以后,从961年至1006年间,向于阗发动了多次“圣战”;伽色尼王朝对印度的征战,基本也都是打着圣战的旗号进行的。当然,“圣战”的本质,纯粹是政治、军事和物质上的争夺,与宗教无关。

2)生活方式

在饮食上,中亚地区的居民们,恪守《古兰经》中的规定,禁食猪肉、驴肉、马肉和狗肉,一律不吃自死的牲畜,牛羊肉也均由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宰杀等等。

在服饰上,伊斯兰教义认为,在室外活动时,头部不加任何遮盖是对上天的一种亵渎。因此,男人普遍要戴小花帽,妇女围头巾;出门时要穿套鞋,得以保证“(进出清真寺时)清真寺的神圣和洁净”;布料和服装的装饰多采用植物的枝、叶、蔓、果及几何图形,严禁偶像崇拜。

无一例外,所有人都有戴帽子

一些伊斯兰教的宗教习俗,也被中亚居民严格遵守。在伊斯兰教传入中亚之前,去世后的埋葬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以祆教实行的火葬最为盛行。接受伊斯兰教以后,他们开始按照伊斯兰教教规实行土葬,尸体洗净后裹以白布,放入墓坑中,脸朝圣城麦加的方向。

另外,在进入11世纪后,伊斯兰历在中亚东部居民中使用。在叶儿羌地区出土的这一时期的法律文书中,使用的就是伊斯兰历。

3)文化和艺术

出于诵读《古兰经》等宗教活动的需要,中亚居民学习阿拉伯文的热情逐渐增加,知识分子也开始使用阿拉伯文进行写作。10世纪以后,采用阿拉伯字母书写本族语言的现象出现。

譬如呼罗珊和塔吉克斯坦使用的波斯语,河中地区和中亚东部使用的突厥语,阿富汗斯坦使用的普什图语,北印度使用的乌尔都语等。

在喀喇汗王朝统治时期,这一现象更为显著。此前,其境内通行的文字极其繁杂,涵盖了粟特文、藏文、汉文、回鹘文等。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话的文字逐渐占据了优势地位。到了13世纪,阿拉伯文字取得了全面的优势。

翻译:何人所述?何人听闻?月亮的家安在杜松枝桠

进入10世纪以后,中亚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开始出现了伊斯兰文化的烙印。他们以对真主、先知、四位圣门弟子及王朝统治者的赞颂开篇,然后才进入对故事情节的描绘和对伦理问题的论述。

譬如《福乐智慧》的撰写,就是采用了阿拉伯诗歌中的阿鲁孜韵律完成的;《突厥语大词典》的修订,同样模仿了阿拉伯词典的编纂方法,即以阿拉伯字母拼写词条并释义。

优素甫·哈斯·哈吉甫,喀喇汗王朝伟大的学者和思想家

在建筑领域,伊斯兰的印迹也愈发明显。建筑的砖瓦、砌面陶板、雪花石膏雕刻中,均使用了富有伊斯兰特色的几何图、植物纹、鸟纹、花式题词等装饰。

从11世纪开始,布哈拉和撒马尔罕等大型城市,均出现了典型的伊斯兰建筑形式。主体建筑底部为方体,顶部为圆穹、圆拱,建筑物有尖拱或圆拱形式的正门。出于呼唤礼拜的需要,在主体建筑或大门的两侧建有邦克楼,外墙砖上刻有植物图案和花字题词。

位于撒马尔罕的列基斯坦神学院

三、中亚与阿拉伯地区“伊斯兰化”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亚地区实现了全面的伊斯兰化,但其文化内涵与传统意义上的阿拉伯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中亚地区伊斯兰化的本质,是伊斯兰文化与本土突厥文化相互渗透、整合的结果,最终形成了“以突厥传统文化为特质、以伊斯兰教为表象”的新型文化。

在政治体制上,阿拉伯人讲究“政教合一”,即国家领袖和宗教领袖集中于一个人身上;而在中亚地区,“汗位”的继承主要依汗室成员的身份,并非依照统治者在宗教界的地位而定。

电影《游牧战神》的主人公,哈萨克人阿不赉,就以“成吉思汗”后裔自居

在法律制度上,中世纪的阿拉伯人提倡“国家和宗教法律制度合一”、“政府和宗教机构合一”、“政府和宗教行为合一”的理念;但在中亚地区,司法权并不完全掌握在宗教界首领手中,其大多数的掌控者是各世俗政权的统治者当中。

直到16世纪,信仰伊斯兰教的哈萨克人所恪守的法律,仍然是本土习惯法,而不是伊斯兰教法。

推荐阅读:读书笔记:为什么成吉思汗在中亚也如此备受尊崇?

值得注意的是,伊斯兰教奉行严格的一神教义,反对除安拉之外的任何崇拜。但中亚各族的信仰,具有很强的两重性。中亚穆斯林尽管接受了伊斯兰教的宗教观,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动物崇拜)和祖先崇拜的观念依然被长期保留下来,譬如祈雨,占卜、算卦等习俗,都是这一观念的反映。

四、中亚为什么会“伊斯兰化”?

中亚伊斯兰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基本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伊斯兰教在形成和传播过程中,吸收了其他宗教的教义和仪式

伊斯兰教义和宗教行为与中亚本土宗教的诸多相似之处,使其更容易被中亚居民接受。在伊斯兰教教义中,存在着与祆教、犹太教、基督教一致的理念。

如天堂和地狱的概念,在祆教、犹太教和基督教中都有几乎一致的认知;每日五次祈祷、洁净习惯等伊斯兰教的礼拜仪式,有的也源于如祆教等中亚本土宗教。

正在学习《古兰经》的伊尔汗国贵族

2)伊斯兰教具有包容性,彼此间的文化差异可以做到相互协调

如《福乐智慧》一书在强调伊斯兰教思想观念“幸运无常”时,引用了古突厥人的名言,反映了伊斯兰教在传播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幸运之主啊,莫为幸运而得意,有声望者啊,切莫对幸运轻信。世间三物:流水、舌头和幸运,总是反复无常,流转不停。关于人性:有一句古突厥格言讲得真好,愿你记取它为座右铭:与娘奶一起注入的善性,直到死之前,不会变更。先天而生的天赋秉性,只有死亡能把它撼动。”

《福乐智慧》中文版封面

3)伊斯兰教传播方式的改变,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

最初,阿拉伯人依靠了武力传播伊斯兰教,为推行伊斯兰教开辟了道路。伊斯兰统治阶级还会对异教徒课以重税。于是,祆教、摩尼教教徒们,不得不纷纷改信了伊斯兰教。

然而,武力绝不是伊斯兰教在中亚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其经济手段和文化影响,才是伊斯兰教在中亚获得胜利的根本原因。随着商品的交换,游牧民熟悉了穆斯林的商品和他们的生活方式,开始接受伊斯兰文化各个层面的影响。

推荐阅读:读书笔记:为什么元朝的“回回人”越来越吃香?

遍布世界的穆斯林商人

4)阿拉伯语言文字的推行,中亚文化与阿拉伯文化互相渗透

阿拉伯人以《古兰经》为依托,在中亚推行阿拉伯语和阿拉伯文,消除了穆斯林与非穆斯林之间的交流障碍;清真寺的修建和经学院的创办,对宣传伊斯兰教教义也起着重要作用。一言概之,更为强势的软性文化力量,是伊斯兰教在中亚得以立足的重要原因。

五、结语

总的来说,中亚地区伊斯兰化的历程还是比较漫长的,从10世纪中叶开始直到13世纪初,才宣告基本完成。

实际上,即使是在伊斯兰话较早的河中地区,多元宗教信仰的局面一直维持到15世纪初。譬如1403 年出使撒马尔罕城的西班牙使节克拉维约写道:

“撒马尔罕居民中,亦不乏操突厥语族人、阿拉伯人及波斯人等。这些人仍然各尊其教派。至于伊斯兰教以外之亚美尼亚人、希腊教徒、基督教之雅各布派、聂斯托里派,皆有。尚有信奉拜火教,而自称基督徒之印度人,亦所在多有。”

帖木儿帝国时期的撒马尔罕

基于宗教信仰的一致性,中亚各族之间的通婚成为常态,多种文化逐步趋同,中亚居民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一定程度上为中亚古代民族发展为现代民族,奠定了认知基础。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