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财职院“E颗红心党史教育宣传调研团”开展专访红色家庭活动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三下乡队伍,“E颗红心党史教育宣传调研团”对柞水县乾佑街道马房子村进行为期两周的实践活动。于7月24日对原副村支书王礼志同志进行了红色家庭专访活动,感受红色基因传承。

在三下乡活动中,“E颗红心实践团”有一名特殊的红色志愿者---王熙。据了解,他的祖辈和父辈均担任过马房子村村干部,见证了马房子村的艰辛致富路。祖孙三代与党结下的了不解之缘,他们的红色故事极为贴切的诠释了“传承”二字。

王正明,王礼志之父。上世纪五十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六十年代开始担任马房子村村干部,从最初的民兵连连长到村支书,他为村民们兢兢业业服务了近四十年。带领村民积极响应国家“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大兴农田基建,修复几百亩土地,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解决村民吃饭难的问题;拉电入村到户,配置生活电器,为全村带来了光明,提升了生活质量;修路通村,打破村子与外界的壁垒,开拓了致富之路。

“我父亲在我印象里对村民们热心、耐心、有责任心;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极为重视品德教育。做事先做人是家里的一贯家风,坚决不拿村民一分一毫是恪守的原则,时常教导我们知恩感恩懂报恩。”王礼志同志说。谈及父亲,他的眼里充满了敬重和思念。这样一位为全村劳心劳力的老同志,在子女的眼中是慈父亦是严父。

图为指导教师采访王礼志 马润馨 摄

王礼志,原马房子村副支书。199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2年担任马房子村村组组长,在任期间主抓反腐倡廉工作,肃清党内作风,保证财务政务党务三公开,后担任村主任、村副支书,带领村民从2015年开始攻克脱贫攻坚难题,最终马房子村于2019年年底顺利“摘帽”。王礼志同志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脱贫攻坚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妻子陈凤琴女士,被评为“诚实守信之星”,在丈夫的鼓舞感染下创办的“盘龙人家”,更是成为马房子村旅游业农家乐商户中的领头羊,不仅为周围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积极开展各项培训活动,为村民解读国家政策,传授经营方法,被评为“讲习大院”,成为村委会和农户之间沟通的重要纽带。2019年王家被陕西省评定为“五好文明家庭”。

图为王礼志冬日走访低保户 村委会供图

图为“盘龙人家”被评为马房子村“讲习大院” 王鑫 摄

在父亲的影响下,王礼志选择延续父亲的事业,扎根在马房子村,他带动家人一齐为村民解难题、办实事、谋发展。为这片自小长大的土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爱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王熙,王礼志之子。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用友·新道会计学院20级会计专业31班学生,也是本次三下乡“E”颗红心党史教育宣传调研团中的一名志愿者。这次的专访,对于他来说很特别,也意义重大。

“爷爷过世的早,我对他的印象很模糊,知道村里人都很尊重他;对于爸爸,我也只是大概他在村委会工作,他很忙,但至于怎么工作,忙些什么都不太了解,”王熙说道,“我从没有这样去了解我的爷爷和爸爸,突然心里有一种很自豪、很骄傲的感觉。我想向他们学习,我一定会做的更好!”

图为志愿者王熙发表个人感想 马润馨 摄

这个刚满18岁的小伙子,最初凭着对党的一腔热血加入到红色实践队伍中来,如今更是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的重大责任。对此,王熙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所有人证明他虽稚气未脱,但已一心向党,力争接好红色接力棒。这就是红色基因,是“传承”的力量。

此次专访活动,达到了极好的教育宣传效果。队员现身说法,对其自身启发了党性、坚定了党心、提升了党德;对于其他队员,触手可及的红色故事远比课本上和影视剧中的来的更加感触深刻。毋庸置疑,三代人的红色相传的故事为在场的所有人都上了一堂触及心灵的“沉浸式”党课教育。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