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体系沿革

序言:新四军成立之初,干部即来自五湖四海,期间历史传承纷繁复杂。本文试图尽可能简单清晰地描述这段期间新四军的体系变化,剥离部分无关大局的历史细节,只留下主干部分供各位朋友鉴评。

先借用一张图,让大家对成立之初的新四军体系有个初步的感觉。

1938年2月,新四军架构图

针对可能混淆的点,略作评论。

  • 新四军军部在皖南事变后,叶挺被捕,项英、袁国平、周子昆牺牲,留下来的只有张云逸和邓子恢。
  • 张云逸和邓子恢此时地位实际上低于陈毅,因为陈毅是新四军中革军委副书记(项英任书记)。
  • 四个支队司令中,因陈毅为新四军中革军委副书记兼支队司令,其地位高于另外三位副司令。张云逸因同时任军参谋长,其实际地位也略优于张鼎丞和高敬亭。而高敬亭人马最多,三个团加一个手枪团,对新四军的安排有所不满,在矛盾激化后被新四军军部冤杀。如果高没有被冤杀,军衔是大将起步。
  • 三个副司令,粟裕和谭震林对于军迷来说是如雷贯耳,无需赘言。为何只有傅秋涛默默无闻?原因来自于皖南事变,傅秋涛率军突围后,接受一年政治审查并被降级使用。

1939年到皖南事变,发生了几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 张鼎丞远赴延安,陈毅代管二支队,并于同年底一、二支队机关合并成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从此开始了陈粟十年搭档的历史时代,所属部队整编为3个纵队。其中,叶飞任第1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三支队划归一支队),王必成任第2纵队司令员,陶勇任第3纵队司令员,叶王陶正式合体。江南指挥部也是皖南事变后新四军一师的主体。
  • 高敬亭被冤杀,三支队由新四军军部直接负责,四支队主体部分由张云逸(徐海东)负责,分出的八团及地方军队组成五支队,由罗炳辉负责。四支队、五支队(这俩也就是高敬亭的老四支队)也是皖南事变后新四军二师的主体。
  • 为配合新四军北上开拓革命根据地,黄克诚率八路军第五纵队南下配合,并在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
  • 彭雪枫率领新四军一部与地方军队共创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
  • 1939年1月,李先念率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南下豫鄂边区,沿途会合各地抗日武装,成立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此支队在皖南事变后成为新四军第五师。
  • 1940年7月,江南指挥部渡江北上,改称苏北指挥部。谭震林组织留守部队、地方武装等成立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此为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第六师的基础。
  •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突围成功的部队组建了新四军第七师。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借用一张图来看一下1941年2月,新四军的编制情况。

针对上图,几点评论:

  • 皖南事变后,陈毅任新四军军长,傅秋涛受审查后降级任用。故与原新四军四个支队渊源很深的一、二、六、七师由原四个支队的司令、副司令张云逸、张鼎丞、粟裕、谭震林任师长,也是顺理成章。
  • 张云逸同时任新四军副军长、代军长,实际地位高于其他师长。
  • 张云逸和张鼎丞后续分别由罗炳辉和谭希林接任;彭雪枫去世后由张爱萍接任。
  • 1955年授衔,新四军按成立之初的职位来看,师长是大将级,副师长是上将级(叶飞、张爱萍、韦国清、刘震),旅长是中将级,只有谭希林这个后期师长是中将,很意外,不知道谁了解其中缘由?

如果您觉得这个过程仍然有些复杂,我们用一个简单而不很准确的方式表述为:

  • 新四军一支队、二支队及三支队的叶飞团的主体改编为新四军一师,部分则参与创建了六师。鉴于抗日战争后期,六师交由一师师长粟裕领导,则可看做一、二支队及三支队叶飞团重归一体。
  • 新四军三支队在皖南事变中损失惨重,与新四军第七师渊源很深。
  • 新四军四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师。
  • 新四军第三、四、五师与最初成立时的四个支队渊源不深。

网上这个图可以作为很好地参考。

抗战结束后,黄克诚率三师远赴东北,加入第四野战军;李先念从中原突围,五师大部加入中原野战军。新四军其余五个师均在华东野战军,为解放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