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捡到一个弃婴,含辛茹苦将她养大后,亲生父母就找上门来了

一对老夫妻,常年住在蚕棚里,栽桑养蚕,把野外的蚕棚当成了自己的家,这一住,就是七八年。

搭在桑园边的蚕棚

老人名叫冉光奎,今年69岁,老伴王家秀,今年72岁。家住重庆市黔江区太极乡太和村5组。

冉光奎是一个老拖拉机手,从80年代初学习驾驶拖拉机,日常开着拖拉机为农业生产服务,农闲时就把拖拉机开进黔江城,在建筑工地拖泥沙,挣钱送小孩读书和购买种子、肥料等农业物资。

开着拖拉机去收粮食


1985年8月22日早上7点左右,冉光奎把关在猪圈里的几头母猪放出来,准备赶到山里放养吃草,这时,传来一个婴儿的啼哭声。

附近的居民最近没有婴儿出生,啼哭声来自哪里呢?

心中纳闷的他循着哭声找过去,看见公路边的一堆砂石旁边有一个襁褓,一个婴儿在里面哭个不停。

看着可怜的婴儿,冉光奎急忙把她抱起来,见有人抱,婴儿停止了啼哭,用一双微睁的眼睛看着他。

襁褓中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这个女婴的出生日期:1985年8月15日,默默一算,婴儿是7天前才来到这个世上,不知是什么原因,被狠心的父母丢弃在路边。

冉光奎把孩子抱回家,妻子连忙冲了一杯糖水给孩子喂食,看着她吸吮着糖水的小嘴,可爱至极。

在河边晒玉米

夫妻俩决定,把孩子收养起来,他们本身有了两个儿子,但看着这个可怜的女孩,若弃之不管,实在忍不下心。

从此,他们家多了一个女儿。初生婴儿还不能吃饭,他们就买奶粉和麦乳精喂孩子,当时的奶粉3.7元一包,对于他们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不管怎样,也不能饿着孩子。

于是,夫妻俩省吃俭用,把三个孩子一起养。他们把女孩视为己出,宁愿忽视两个亲生的儿子,从不亏待捡来的女儿。

女儿4岁那年,后颈右侧长了一个疙瘩,没多久就长到葡萄那么大。

示范女儿当年颈上长包的情景

在农村,老百姓对一些小痛小痒,生疔长疮都不太重视,以为是小毛病,挺一挺就好了。

哪知女儿颈上的疙瘩很快就长成了一个大包,犹如一个大番茄。这下冉光奎有些着急起来,心想要是肿瘤该怎么办。赶紧将女儿送进医院,经过检查,确定不是肿瘤,只做了一个小手术,病就治好了。

这次冉光奎被吓得不轻,从此再也不敢大意,顺利将女儿养大成人。

晾晒玉米


孩子长大了,亲生父母也出现了。

他们找到冉光奎家,想认回自己的女儿。女儿很犟,不愿搭理他们,在她心中,冉光奎夫妇才是亲生父母。

冉光奎很明事理,反而劝导女儿:“毕竟他们才是亲生父母”,该认还得认。

见一时做不通孩子的工作,冉光奎请来孩子的舅舅、舅妈和一些亲戚来给孩子做思想工作,最终孩子认了父母。

冉光奎69岁

王家秀72岁

但在她的心中,最亲的还是养父母,这份亲情是任何人都取代不了的。

现在,女儿早已结婚生子,外孙也上了高中,女儿在北京打工,时刻牵挂着两个老人。

手机上看女儿的照片

三个孩子都成家立业了,冉光奎将祖上留下来的已有百多年历史的老房分给了他们。

老两口在家除了做传统的农活外,几年前开始搞蚕桑养殖,用自家的地加上租用部分土地,种植了7亩蚕桑。

在桑园准备采摘桑叶


第一年,只养了一张蚕(1张蚕约有25000只小蚕宝宝),从头开始学习养殖技术。

从第二年起,每期养两张半,一年可养4期,共计10张,年收入1万多元。

养的蚕子


为了方便养蚕,他们干脆吃住都在蚕棚,没有重要的事情就不回到家里,几年的蚕棚生活,他们早已习惯了。

虽然条件不好,比较辛苦,但一想到三个孩子和几个孙子,他们也就不觉得苦和累了。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