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打坐~第23章(下):思维是左右生活的终极力量

本文衔接《道德经与打坐~第23章(上):成功秘密 | 答疑4:坐不住、盘不久》

原文诵读

现在,我们将进入《道德经》第二十三章《成功秘密》。这一章的原文是: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zhāo),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以道为镜

在本章里,老子以自然为例,让我们看到:即使是由天地掀起的暴风骤雨都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类的暴戾之气、贪婪之心呢?

所以,天地不语,但行大道,这就是“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可以理解为不言之教、无为之治。

这个“希言”不是什么都不说,而是用自身的榜样力量来感化世界。

“自然”也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努力地做、和谐地做、聚精会神地做、持续不断地做、创造性地做——等做好了、做成功了,就把功劳归于大家、归于国家,而自己再去开辟新的战场。

每个人静下来以后,都能看到:人世间的一切都处在变化之中——有时,即使是错的,包容它,就可能长出对的;反之,即使是对的,强调它,却可能变成错的

人世间的一切也都会过去——成功会过去,财富会过去,名利会过去,失败会过去,痛苦也会过去。所以,顺势而为,拿得起放得下,最自在。

我们这一辈子,所有能遇到的人都是自己吸引来的。

  • 您能尊重多少人,就会得到多少人的尊重;
  • 能信任多少人,就会被多少人信任;
  • 能跟多少人协作,就会得到多少人的帮助;
  • 能让多少人成功,就有多少人为您保驾护航。

所以,不要急于要求别人,还是先把自己调整到自己最喜欢的样子吧。当您内心对自己满意时,外面就没有什么能困扰您了

确实,我们的思维是左右生活的终极力量,可一般人的思维总是没个定准、不停变化,因此,他的生活也经常摇摆不定。

但您要记得:

不同的思想会创造不同的命运。无论环境如何,人这一生真正需要征服的仅仅是自己!

而真正悟道的人就在于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能够识别出思维的错误程序。

实际上,提防别人不如提防自己——因为最可怕的敌人就藏在自己心中。

大道从不远人,只有人会选择背离大道。但只要让自己回头,一切都会慢慢变好。

第二十三章《成功秘密》中有三条规律:

  • 规律一:知道靠大脑,做到靠力量;力量强了,话就少了。
  • 规律二:人生有三重境界,不同境界吸引不同宇宙层面的力量!
  • 规律三:如果信仰之信不足,必将造成生命程序的混乱。

悟道,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事,我们不悟道,谁也帮不了忙。

就像您饿了,别人不能代替您吃;您困了,别人也不能代替您睡一样。

人的一生难免有浮沉,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我们来说正是磨炼。如果一个人肯走利他的道路,并且愿意坚持走下去,最终您一定会成功!

因为,您合于道、同于德时,道与德就一定会来与您同在。


快乐农夫

接下来,请您继续保持静坐的状态,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快乐农夫冥想”。

冥想是对宇宙下订单,因为“心不唤物,物不至”——内心不渴望的东西,不可能靠近自己。只有在内心种下希望的种子,我们才会向着光明奋力奔跑。

第二十三章的快乐农夫冥想是:

让我看得到、听得到、感觉到、我知道,

我是一个“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的人。

我是无限的爱、无限的光、无限的创造!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把爱传出去!

人生中,种下消极的种子,就会收获消极的结果;种下积极的种子,就会收获希望的未来。

生命的结果取决于种子的性质。

请记得:用笑容去连接这个世界,别让这个世界改变了我们的笑容。


结束语

全人类需要静心,全世界需要静心!

不同的生命磁场吸引不同的生存资料。

一个人的生存,取决于我们和整体中其它人的联系,而所有的联系就构成了我们的命运走势。

和谐的内心是吸引好运的磁石,而埋怨的内心则是吸引灾祸的磁石——坚持每天做“快乐农夫冥想”,就是在调整自身的磁场,扭转自己的命运。

现在,就让我们燃起心香一炷,共同祈祷:

祖国安平泰!世界安平泰!地球安平泰!万物众生安平泰!

谢谢您,今天的“走进道德经”活动暂时告一段落,我们明晚九点,再见。


上一篇:


关于《道德经》第23章的详细分享,详见以下连载: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