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名画《他日相呼》探秘:这两只小鸡看似简单,其实奥妙无穷

朋友们,欢迎参与今天的小歪鉴宝活动,我掏出一张齐白石的画,与君共赏。

大家都知道齐白石画虾厉害,没想到他画的鸡也藏着学问。

这幅画初看简单,但越看越不简单。

画面内容一目了然:两只毛茸茸的小鸡,在争抢一条蚯蚓。

齐白石笔墨浑朴稚拙,两只可爱的小肥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所以这幅画的特色仅仅如此吗?似乎还有其他的东西,要挖。

我们不妨从题跋上找思路。

这就是解密这幅画的钥匙了。

明明是两只鸡争虫吃,题目却叫作“他日相呼”,两者似乎毫无关系。

其实“相呼”二字,确实有典故来历。

汉代《韩诗外传》有云:

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有此五德。

作者是韩婴,他认为鸡是“德禽”,具备五种品德,分别是文、武、勇、仁、信,还做了相应解释。

其中提到鸡有“仁”德,因为鸡看到食物,会告知同伴一起来吃,不独占。

可是,我们看到齐白石画中的小鸡是在争食。

不是说鸡有仁德,会一起吃饭的吗?怎么又抢起来了呢?

原来,白石老人很清楚鸡有五德这个概念,但他平时是以造化为师,在实际生活观察中,他发现小鸡还是自私抢吃的,而老鸡见到食物呼唤同伴。

这就可以联想,美德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通过后天培养,磨砺,升华所得。

小鸡得到了老鸡的言传身教,这才慢慢有了美德。

洞察到这一点,白石老人提笔落下“他日相呼”四个字,在鸡的身上,他看到了美德养成之路有了深刻感触,这样的感触,透过简单的图画,传下来了。

齐白石不直接对当下场景描写“今日相争”,却写“他日相呼”,用意深远。

这张图早已跨出了纯粹美术的领域。在高中时,它被拿来考美术鉴赏,被拿来考生物知识,还被拿来考哲学。

面对食物,今日相争,明日却相呼,是一种矛盾,却给人一种精神的充盈感。

从前学唯物辩证法时,老师提到过矛盾的同一性与发展性:

1.矛盾双方相互依赖,2.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这两只小鸡之间的斗与合,就是矛盾的双方,虽然今天在斗争,但明天就是具备美德的好鸡,这样矛盾双方就进行了转化。今天没有品德,不怕,我们通过教化,通过学习,来日可以获得,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最后再来看这幅画,我觉得妙极了,中国画讲究意境延伸,其他画家普遍停留在空间上的扩展想象,齐白石的这幅,却做到了时间与哲理的延伸。

请静下心细细品味,这里关乎成长与改变,关乎时间的力量,文化的力量。

欢迎进入中国文人画的美好世界。


我是江户小歪,如您喜欢本文,请不吝点赞与转发~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