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朔记忆」漫谈学英语那些事儿(1)

【前言】2020年3月我撰写了回忆文章《话说平朔的“三种全会”》,并回顾了自己向老外学习驾车的经历。随后,我还收集整理了当年与外方合作期间学习英语的一些文档资料。这些回忆的写作素材看上去比较凌乱,下面我暂且划分标题、简单地堆砌在一起并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大家。请大家随着我的娓娓道来,一起去追忆我那段“死磕英语”的峥嵘岁月。

话说当年平朔的“三种全会”很前卫,“会英语,会计算机,会开车”,那是当时我们每个年轻人所追崇的学习工作及现代生活方式。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我虽有天然的先发优势,但也有难以弥补的天然短板。计算机自然不在话下,开车也应该是手到擒来,但英语则是我短中之短。说起学英语的爱恨情仇来,那可真是一部罄竹难书的血泪史。

上学期间学英语

在我的整个研发职业生涯中,虽然遇到过很多困难及问题,但我基本上都能较好地解决,然而唯有学习英语让我非常发怵。我原来的英语基础比较差,成绩很一般,和绝大多数人一样,在中学及大学里学过、忘过,也没怎么实际用过。幸亏刚出校门就来到了中美合作经营的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否则的话,英语早就废弃并全部还给老师了。

我的初中年代,英语老师基本上是短期培训出来的非科班的老师,其英语发音不标准,语法讲解也不透彻不清晰。当时的我们只满足学会26个字母并会一些简单的会话语句。我们并不懂什么英语音标,记忆每个英语单词发音时,都是用汉语注音的,比如:将“Long live chairman Mao(毛主席万岁)”的发音,就用汉语注释为“郎立入千门毛”,然后再记牢每个单词的拼写。当时英语书上标注得密密麻麻,每个单词都这样做,每个短语句子也这样做。

在缺乏科班英语老师及英语环境的情况下,我的英语学习始终是稀里糊涂的,单词句子记起来倒不是太难,最难的是抽象难懂又复杂多变的语法规则,那时上英语课总是像“上坟”一样感觉沉重。记得当年在学习英语的几种形态时,我不大重视“过去式”的学习及应用,甚至心生疑问,还对英语老师提出质疑——为啥要学习“过去式”,我们不需要掌握已经过去的东西,只要学好“现在式”和“将来式”就行了。呵呵呵!那时候真是洋相百出呀。

自初中学习英语起,我对英语压根就产生不了兴趣,基本上就满足于“60分万岁”。那时,我们英语老师是其他课程的老师临时客串的,老师教得没劲头,我们学得也没精神。由于英语课枯燥无味,我丝毫没有兴趣及学习动力。记得中考时,尽管我成绩位居全乡第一,但所有的功课中英语最差,刚刚及格而已。

后来在城里高中学习英语时,虽然靠死记硬背的笨功夫,我的英语成绩一度由后进转为名列前茅,但英语朗读发音不标准,特别是那一口乡土音,总是都被城里同学嘲笑。在自信心特别受挫的情况下,从此我索性在心里默读而不再开口了,而我的哑巴英语就是如此形成的。好在1981年高考英语成绩只计50%的分数,当时还不考口语,因而我的哑巴英语就一直持续到上了大学。

上了大学以后,由于当年各地考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经过入学英语摸底测验以后,我就被分配到英语慢班。由于当时又遇上了原来学俄语转行客串的英语老师,因而英语课就成为了我最不喜欢的课程。在大学里,高中那套死记硬背的模式已经完全起不了作用了,而我由此对学英语就产生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恐惧心理。尽管大学毕业时英语成绩勉强过关,但我在英语“读听说写”综合能力方面始终不行。我读英文还凑合,听英语很费劲,说英语压根开不了口,写英文更是根本无从下手。

当年的社会发展并没有凸显出“三种全会(会英语、会计算机、会驾车)”有多重要。记得我在上大二时,学校曾经因为我们的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不好分配而停止招生一年。由于与国外缺少交流,国内也缺乏英文应用环境,因此会英语还没有成为人们的基本素质,至于开车更是难有学习及实践的环境。当年,我们谁也不会想到现在“三种全会”竟然变成了年轻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及技能。

初来平朔

当年的平朔是我国的“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作为“001号中外合作企业”吸引了全国不少仁人志士参与建设。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平朔与外方深度合作以后,见识了很多新生事物,也面临不少困难及问题。当时“三种全会”就是我们很多人在平朔与外方合作时遇到的首要问题。

当年,计算机虽然是我所学专业,在操作计算机方面也略胜别人一筹,但真正与老外共同工作以后,才发现在学校实际上学的只是基础及技能,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东西都没有见过,外方引进的计算机系统机器研发技术更是我需要花大力气学习才能逐步掌握。虽然以前我们没有接触过开车,但却可以在短期内突击学习驾驶技术,拿到驾驶证以后通过经常开车就能成为熟练司机。英语虽然以前一直在学,但中国式的“哑巴英语”在实际工作中全线崩溃,很难完全适应中外合作共事的需求,而且在短时间内也很难熟练掌握英语的读听说写技能。

大学修完英语以后,原本我发誓此生再也不与爱恨交加的英语打交道了,谁知分配到平朔工作以后,不是冤家不聚头,怕鬼偏偏遇到鬼,从此英语就成为了我似恨实爱、难解难分的欢喜冤家,而我也无可奈何地决意终生与英语相守并死磕到底。

为此,笔者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了针对性的安排。在计算机专业方面,我制定了“长计划”,并着眼于未来,从长计议;在学习英语方面,我做了“短安排”,力争短期内突击攻坚;而在最容易且最急需的开车方面,我就“立即做”,力争最快适应独立开车外出工作的要求。

最初刚来到平朔时,我踌躇满志,准备大显身手,大干一番。然而,在与外方接触以后,我那根本不抗压的“塑料英语”水平根本不堪一击,既开不了口,也拿不出手,更应付不了工作。当时,我还不得不自嘲道“我是中国人,何必学英文,不学ABC,照做中国人”。话虽如此,但我心里还是很明白——英语是非常重要的。

在与外方正式合作以后,虽然在学习英语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我仍然无法承受与外方人员紧密合作所带来的无形压力。学英语当时是我感到最为烦恼、压力最大的“拦路虎”,好在我在外方的指导下艰难地挺了过来,后来还在计算机专业与英语两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记得有一次中方领导考验我,让我将一份中文备忘录翻译成英文,而我当时却翻译得一塌糊涂。其实,学校里所学英语和工作中所用英语完全是两回事,我日常简单对话、读些英文文章、写点英文短句还凑合,但真要真刀真枪地做书面翻译,我真是两眼一抹黑呀。那时我才深刻体验到了严重的挫败感。当时平朔的牛人太多,而我的英语却很难适应工作需要,因此我感到非常自卑,不敢开口,不敢与人交流。

当年,我的英语基础及水平与其他同事比起来low得很,看着那些专职翻译及外聘翻译们神采飞扬地与老外英语对话,我好生着急,但却无可奈何。回想在大学期间,那些英语好的同学一直都在苦学英语,我当时非常羡慕并拟学之,但却有心无力,既无兴趣,也没耐心,终因实力不允许,一直只是心动而没有付诸于行动。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参加工作以后非常后悔在学校没有好好学习英语,因而在缺乏与外方合作的必要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就稀里糊涂地来到平朔入职了。

刚开始时,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哑巴英语”,就成了我与外方合作初期的最大障碍。本来英语应该从小从早学起,但由于历史原因,我们那代人以前欠账太多了,参加工作以后再提高英语水平,困难就很多,学习效率及效果也不好。好在我们拥有了与外方合作的语言环境,因此即便再难我们也应该尽快学好英语并适应中外合作的需要。

在中外合作氛围的高压下,我才真正意识到——“英语”这件事,躲是躲不掉了,只能迎难而上。然而,真正与老外一接触,我的感觉就是——我先前的英语就像基本没学过一样,哑巴式的英语根本开不了口,听英语也是云里雾里的。虽然颇有自尊心的我总是以“咱又没在国外呆过”来掩饰自己的英语短板,但我心知肚明地知道这些其实都是借口,谁也没规定我们掌握英语必须要在国外呆过呀。

初用英语

最初与外方人员一起工作时,一些简单的生活用语我还能凑合应付,但一旦老外大段地聊具体工作时,我得“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英语就彻底跟不上了,有些单词似乎很熟悉,但放在句子里就马上想不起是啥意思,而在冥思苦想上一句的意思时,下一句又顾不上听了;前一句尚没有搞清楚,还一直在那里瞎琢磨,后面的也就无法再听了。几番折腾下来,我蹩脚的英语将我彻底打回了原形,也打垮了我仅存的一点自信心。

当时,英语俨然是影响我与外方正常合作共事的短板,也成为了严重阻碍我职业发展的软肋。没有如此经历的人,现在可能很难理解当时我的恐慌心情。由于心理防线被彻底冲垮了,原来与外方共同工作的那一点优越感和自豪感瞬间也就荡然无存了。正是因为当时英语水平差将我推到了极度恐惧的边缘,我开始怀疑自己能不能与外方好好合作,甚至我还曾经萌发出退出安太堡矿的想法。

尽管心里有了压力,但我却对英语仍然产生不了兴趣。当时学习英语纯属形势所迫,由于对英语很抵触,因而我平常还是不愿意自觉地学习英语。当时我急切地需要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如果没有兴趣的话,学习英语的效率及效果就可想而知了。那些日子我是相当痛苦的,等到头脑慢慢清醒后,我重新将自己的能力和原因梳理了一遍。由此看来,我必须狠下心来改变自己“在英语方面的不敢说和不敢听”的坏毛病了,只有背水一战,才能做到至死而后生。

当时,语言沟通已经成为我与外方合作时遇到的最关键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才后悔以前在英语课上偷偷看闲书而不好好学英语。记得第一次跟老外打招呼时,我红着脸憋了半天,也只能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往外蹦。工作时间长了,我还发现蹩脚的语言并不是阻碍交流的最大“杀手”,而缺乏兴趣意愿及表达欲望才是我们学习英语的真正“元凶”。

回想当年,我对英语的爱恨情仇足以拍一部荡气回肠的催泪大片,我的学习英语递进进程恰好印证了几个英语时态——稀里糊涂过去式,努力拼搏进行式,终而无憾完成式,持续超越将来式。为了在短期内提升英语水平,我当时痛下决心在半年内彻底改变被动局面,但没有学习多久才发现,最初实在太意气用事。正可谓不经其事,不知其难,其实英语学习靠的是长期积累,一口气是吃不成大胖子的。

怀着对美方企业信息化管理强烈的好奇心,为了尽快掌握外方引进的计算机技术,我还开始全面突击学习英文资料。其原因有很多,其一,当时不学不行,不熟练掌握英语的话,我就无法与老美合作,相反还要被老美解聘。其二,我很想了解学习美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及信息技术,从而开阔视野并为我所用。其三,当时的美国在我们有些人眼里如同天堂,似乎什么都是完美的,因而我感到会讲英语很时髦,似乎也高人一等、胜人一筹。

(未完待续)

以下为本文其他部分的链接:

「平朔记忆」漫谈学英语那些事儿(1)

「平朔记忆」漫谈学英语那些事儿(2)

「平朔记忆」漫谈学英语那些事儿(3)

「平朔记忆」漫谈学英语那些事儿(4)

「平朔记忆」漫谈学英语那些事儿(5)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