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打坐~第69章(下):我们的使命不是对抗恶,而是扩大善

本文衔接:《道德经与打坐~第69章(上):轻敌祸大 | 人体七大能源中心

原文诵读

现在,我们将进入《道德经》第六十九章《轻敌祸大》。这一章的原文是: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háng),攘(rǎng)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以道为镜

本章的核心是一个“忍”字。

有人说老子是畏战的,其实这是对《道德经》的误解。老子确实反战,因为战火纷飞时,必然生灵涂炭,任何一个心怀慈悲的人都但愿众生好,不愿众生苦

但老子还是讲了这么多章行军打仗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我们既需要有守护和平的情怀与准备,也必须有保卫家国的信念与能力。谦卑示弱不是胆小怕事,我们不惹事,但事情来了,我们也从不怕事。

  • 在中国文化里,抢先是“为主”,退后是“为客”,所以,有德之人才不敢为主而为客。
  • 攻城掠地、贪图财货为“进”,闭门守城、简朴安居为“退”,所以,有道之君才不敢进寸而退尺。

但人都喜欢逞强争高的意气风发,喜欢咄咄逼人的痛快淋漓,而不喜欢“忍”,这从人性来讲是正常的。但逞强者必遇强敌,争高者容易踏空摔落,这是天道平衡的作用

即使大如宇宙,也不可能无限扩张,必须有一股“反”的力量来维持平衡。

生活中也一样,一个人的所得必须与他的德行匹配,否则把持得越多,倒霉来得越快。

而永远将自己摆在低位,摆在感恩知足的状态里,反而拥有广阔的空间与无限的生机。

所以,人生最大的敌人,不在外面,而是我们的自大和傲慢。警惕自己,敬畏一切,守静处下,往往能避免很多灾祸。

有句老话叫:“吃亏是福”。其实,别人能给我们吃的亏,都是外在的,比如在物质上、面子上。

如果坦然接受了,那您的内在立刻就会丰满起来。那些您吃的亏、受的罪、扛的责,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您前进的路。

所以,所谓“吃亏”是别人看到的,实际上当退让能够长成力量时,您所做的一切都会回到自己身上。

第六十九章《轻敌祸大》中有三条规律:

  • 规律一:如果真能把“忍”字琢磨透,生活会顺利很多。
  • 规律二:忍,不是认输,而是为了赢到最后。
  • 规律三:能忍,才能坚持,才能兵来将挡。

本章,老子是借战争的相来讲天地的道。

一切思想都会在心中留下烙印,说话做事要留有余地,忍让是沉静的生长力量。

当人生发生问题时,首先应该内观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否有问题?凡属生者,皆主动觉知;凡属死者,就封闭被动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生老病死,这都是正常的。灾难发生,就用平静心去接受它,往往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否则,越担心自己的输赢得失,越难以称心如意。有时放下,就是得到。

如果内在的恐惧埋怨、躁动不安长期得不到清理,心堵就会造成身堵,因为破坏性想法是损耗和摧毁生命的杀手。

生命就是关系,在关系中,只有具备无条件的爱,才会从心底升起无理由的喜悦,升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结束语

全人类需要静心,全世界需要静心!

人生中,我们的使命不是对抗恶,而是扩大善。

如果善扩得足够大,恶不就很难立足了吗?善,就像光明——只要光明不灭,黑暗就难以存在。

谢谢您,今天的“走进道德经”活动暂时告一段落,我们明晚九点,再见。

下一篇:《道德经与打坐~第70章(上):圣人心源 | 点亮七盏灯1:毅力灯


更多有趣内容: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