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心理师》看到蒋静的遭遇,才懂单亲妈妈最大的痛点究竟是什么

文/小凡情感

正在热播的《女心理师》是一部以心理咨询为主题的治愈系电视剧 ,杨紫扮演的贺顿和井柏然扮演的钱开逸在剧中贡献了精湛的演技。剧中多个题材的片段也让我们看到了心理师对患者强大的帮助和治愈能力。

其中,张丽资和女儿蒋静的相处模式引发很多网友的共鸣,也戳中很多观众的泪点。

蒋静爸爸出国多年杳无音讯,每年只给家里寄来大量金钱。张丽资心知肚明,丈夫是在外面又有新欢,抛弃了她和女儿,为表歉意,才给了她们花不完的钱。

蒋静已经三十岁,如果是在正常家庭中,三十岁的女儿早就挑起了家庭重担。按理说,丈夫背叛,张丽资即便心中难受,她有那么多钱,母女俩完全可以把男人寄来的钱投资,然后母女俩游山玩水,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三十年岁月中,母女俩相依为命,感情应该很好,为何蒋静和母亲的关系却那么僵?

蒋静暴饮暴食,每次吃过以后再抠吐,女孩子本该是朝气蓬勃的,可她却整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过得人不人鬼不鬼的。

蒋静是可怜的,父亲背叛母亲,害得她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张丽资又处理不好丈夫对自己的伤害,她把所有的痛苦都转嫁给无辜的女儿。

她在剧中不止一次地对女儿说“妈妈是为你好!”,弹幕上很多人都说最害怕听到这句话。这说明,有很多父母都喜欢对孩子说这句话。

我们经历了艰难的十月怀胎生下孩子,又尽心尽力把他们养大,期间付出的心血和精力,还有那些吃过的苦,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可为何我们付出那么多,却得不到孩子的认可?让本该亲密的母女关系变得支离破碎 ,最终让孩子与我们渐行渐远?

看到她们母女俩的遭遇,才会更深切地体会到一个单亲妈妈的不容易,同时也体会到一个单亲妈妈如何教育孩子才是最正确的。

孩子的健康和快乐,孩子拥有良好的心态,才是一个单亲妈妈最应该欣慰的,而孩子的叛逆和反常是单亲妈妈最大的痛点,因为她们含辛茹苦就是为了孩子更好 ,这一切都不是她想要看到的。

其实,张丽资和女儿的人生原本有无数中可能,是她亲手把自己和女儿推入深渊。

带着仇恨生活的单亲妈妈

我深切体会一个单亲妈妈带着孩子的诸多艰难。如果丈夫只是去世,张丽资或许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丈夫自然死亡,她只会伤心难过,心中就没有怨恨,而且还会激发她心中的斗志,孤儿寡母会力争更好的生活。

但蒋静爸爸是在发达后抛弃了她和女儿,这让她在极度不平衡中心生怨恨。

明明是她和他一起走过最艰难的时候,如今他风光了,就可以抛妻弃子,他在国外和第三者安逸享受,却让自己和女儿在国内住着冷冰冰的大房子。

凭什么呀?

她没办法排解孤寂,于是就整日约人打麻将,可是那些人对她家的情况都心知肚明,明着对她阿谀奉承,暗地里却风言风语讥笑她。

张丽资也是个要强的女人,她不愿被人耻笑,她下定决心,要把女儿培养成才,有朝一日去向那个负心汉证明,离开他,她和女儿一样可以生活得很好。

因为对丈夫的不甘和愤怒,张丽资活成了一个满心怨恨的人,而她把这种怨恨也带给她最亲的人,女儿蒋静成为妈妈最直接的受害人。

完美主义者妈妈对孩子过度期待,想要控制孩子的人生

张丽资是个完美主义者,凡事都要求做到最好。正因为这种性格,她才凡事严格要求女儿,力求做到最好。

同时也因为她对丈夫的恨,所以她一心想要把女儿培养成才,她要让那个渣男后悔。

因为对女儿抱有很大的希望,所以她不自觉地对女儿有很多期待,也因为这份期待,她想要掌控女儿的一切。

她让女儿弹钢琴,想让女儿成为钢琴家,她逼着女儿练,甚至把做好的饭端到女儿跟前说:“把拉三再练一遍就吃饭。”

女儿明明已经饥肠辘辘,但看着眼前冒着香气的饭,还有妈妈严厉又充满期望的眼神,她默默咽下心中委屈,继续去弹自己一点也不喜欢的曲子。

她的心情当然影响她的演奏,母亲听出钢琴声音 立刻喝道:“重来!”

蒋静第二次弹错时,母亲用手狠狠地推她一下:“重来!”

女儿低头弹琴,母亲一次次呵斥着重来,当张丽资第五次让女儿重来时,她恼了,一把扔掉手中的扇子,大声说:“能给谁看呢你?长本事了啊!叛逆了啊!你这跟谁学的!”

她一边说一边狠狠地打女儿的头。

女儿猛地站起来,满眼含泪对着她大喊:“你别说了!”

在母女俩的相处日常中,这样的场景不止一次出现过,张丽资作为母亲,她一个人养孩子,对孩子巴心巴肝,她以为这样是对孩子负责任,她认为很多体育明星都是这样被父母逼成才的,她为什么就不可以?

可她不知道,人家那是父母双全,大人对孩子的逼迫是纯粹是想要求孩子上进,可作为单亲妈妈张丽资来说,她对女儿严格要求,更多的是想让女儿给她扳回面子,她在不知不觉间,把对丈夫抛弃她的愤怒和仇恨都转嫁到女儿身上,她一方面对女儿全身心付出,一方面对女儿要求极为苛刻。

她不知道她这样做,在女儿眼中是侮辱,更是伤害。

她把女儿当成她的私有物品严加管教,完全忘记了那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受,也有尊严的孩子。

看到女儿伤心哭泣时,她把女儿抱在怀中,母女俩抱头痛哭 。她亲自喂饭给女儿,女儿感动地说:“妈妈,对不起。”

她抚摸着女儿的头发说:“妈妈这样对你,都是为了你好,想让你长大后有一个好前途。所以妈妈才会对你这么严厉,你一定要清楚,妈妈不是狠心的人,妈妈就是希望你好!希望你 将来有出息,我们谁也不靠,我们也一样能够好好的生活。等你长大了,你就知道妈妈的用心了。”

天底下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只是我们有时候完全按照自己的固有习惯去教育孩子,把我们所有的希望和期待都倾注在孩子身上,这当然没错。

但她不该强行逼迫女儿去做她不喜欢的事情。更不该用一些难听的话来伤害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极度控制下,孩子将来会长成什么样呢?

在父母的极度控制下,孩子有可能会发展成两种类型的人格,一种是在父母的重压下完全妥协,成为讨好型人格,这种人格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一生,她会在工作中和将来的婚姻生活中,过度在意他人的感受,完全去迎合他人,完全忽视自己的需求。

还有一种是在父母的极度重压下,孩子会叛逆,会反抗,明明你说的都是对的,但她就是要跟你唱反调,有很多家长会生气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其实每一个孩子所表现出来的问题都是家长自己身上的问题。

而这两种人格,都是不健全的。都是对孩子的人生有 重大伤害的。

有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当一个孩子,在童年中能够享受到来自家庭中的温暖,能够享受到来自父母最真切的关怀,他就会被爱和温暖包围,这种爱和温暖会帮助他在人生中迎战很多苦难和挫折。

相反,当一个孩子在童年遭受不幸,受到过很多不公的待遇或是痛苦时,这个孩子终生都在带着伤痕,她会用一生来治愈童年所遭受的不幸。

张丽资对女儿这种爱,看似她为了女儿牺牲一切,实际上她对女儿带来的伤害是很大的。

她逼着女儿去练琴,逼着女儿做不喜欢的事情。她口口声声是为女儿好。但其实,这种好在孩子眼中是可怕的,他们不敢面对妈妈的伤心,也不愿面对妈妈的逼迫,他们只愿意做自己。

可她忘记了,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她和女儿也是如此,她们虽是母女, 却不属于彼此。

她不应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女儿身上。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去引导他们,以身作则地去影响他们,绝不能去控制,命令他们。

孩子的无辜和被父母双重伤害

蒋静是知道妈妈苦衷的,她知道母亲为她付出的一切,她也心疼妈妈,对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来说,母亲对她给予的所有厚望是一种沉重的压力,母亲经常贬低她,她想要逃离母亲,又不愿让母亲伤心,她又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让妈妈不伤心,于是她很苦恼很焦虑,而这苦恼和焦虑也成为她暴饮暴食的主要原因。

焦虑和哭闹引发了她暴饮暴食的习惯。

她恨母亲,天底下有哪个母亲会每天用这样刻薄的话老辱骂自己的女儿,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她认为如今这一切都是母亲造成的。

对女儿来说,母亲的这种做法对孩子当然伤害很大,贺顿说的一句话却直接揭露她情绪焦虑的真正原因。

那次,蒋静给一个男生写的信被妈妈发觉,几个打牌的阿姨也都笑话她,她不在乎。班上的同学笑话她,她也 不在乎。

可她为何那么在意母亲的话?

还是说,她从内心深处认同妈妈的话,觉得自己很失败,很没出息?

贺顿陪蒋静做了一个试验,告诉她,别人的围观,讽刺和议论都没有击败你,真正击垮你的是你自己。


因为从小缺失父爱,所以在蒋静心中,母亲就是她的唯一。

但是,因为母亲把所有的怨恨和期望都放在她身上,她但凡有 一点做得不好,母亲就会大发脾气,生怕自己不给她长脸。

所以,母亲因为她的不长进而生气指责,她也因为母亲的强势控制而伤心。

这一切,本来是那个渣男爸爸的错误,她们俩都是受害者,最终她们却因为太在意对方而互相伤害。

最后,蒋静跟母亲袒露的心声,说她今年三十了,她再也不想活成母亲想让自己成为的样子。她不喜欢弹钢琴,不喜欢母亲为自己选择的衣服,她喜欢穿牛仔短裤和背心,喜欢打鼓。

她愤怒地质问母亲:“为什么爸爸在你身上留下的伤害你要留给我?你就是害怕我长大后会离开你,我知道你很伤心,自从爸爸走后,你就把我们母女俩困在这里了,凭什么呀?这三十年,我的生活过得支离破碎,我以为我喜欢烫头发,我喜欢穿吊带,其实我只是想要自由。他已经走了,也不会再回来,我们也应该开始新的人生,而不是把自己困在过去那些回忆中。

是啊,他已经走了,人生的路还很长,世界是如此美好,你们又怎能因为一个渣男而毁了自己?

情绪稳定的父母对孩子有多重要

每一对做父母的,在结婚之初都是想要白头偕老的,不管你们中间发生了什么,不管你们的婚姻走向如何,请一定要把孩子的事情处理好。

在离婚悲剧中,孩子是最无辜的受害者。

不管孩子跟着谁,另一方都不能缺失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即便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起码要给予孩子温暖的守护和陪伴,陪伴她成长,陪伴她安然度过童年和少年时期。

这是我们每一个为人父母最起码的责任和良知。

拥有孩子监护权的这一方,一定不能因为对方的背叛或不负责任心生怨恨,更不能因为怨恨对孩子抱有很大的期待,指望孩子长大后为我们争口气。

孩子的未来属于他自己,如果你想争口气,就尽量让自己和孩子都过得更好。一个稳定情绪的爸爸或是妈妈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让孩子在平和稳定的环境下长大,让孩子拥有平和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她的将来一定不会太差。

路遥说过: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一切痛苦都是你自己的内心放不下太多东西。

张丽资就是如此,如果她能放下对前夫背叛的怨恨,如果她能放下对女儿强迫性的偏执,她肯定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妈妈。她也许早就收获了自己的幸福。

可她不仅自己被渣男伤害,她又把这种伤害继续转嫁给自己的女儿。生生让一个渣男,毁掉她们母女俩的人生。

当然,被背叛的伤害需要长时间的治愈才能走出来。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如意和痛苦,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和希望,又何愁没有美好的将来?

就像钱开逸在剧中说的那样:或许,你此刻正在拥挤的地铁上等着上下班,在出租屋里啃着面包,面对着绝望和痛苦。但人生的路还很长,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温暖的故事值得我们去热爱。让我们用希望去拥抱热爱这个世界,或许所有的苦楚都会因为还有爱和在意而燃出希望。

幸好,最终贺顿的开导和梳理让蒋静露出了笑脸。蒋静跟妈妈的坦白也让母女俩都放下心结。

这才是我们最想看到的结局。


更多精彩故事看这里:

首播收视第一,这部描写军旅医生的新剧中,“7种感情”让人泪目

《门锁》文质彬彬的他“为爱”连杀3人,背后真相竟是如此变态

再看《前行者》才懂:为何女特务陆怡明知将死,还要爬向忏悔录

《女心理师》尤娜2次自杀背后,戳中多少父母婚恋关系的真相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