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末春初,提前调控水质,平衡菌相、藻相,避免水黑、水浑、水清

  冬末春初,气温波动较大,鱼虾塘水体环境不易稳定,诸如水温波动、水体有毒有害物质大量积累等。所以开春后一定要做好水质调控,避免水质恶化。塘口管理不当的话,极易出现水黑、水浑、水清三种情况。

冬末春初,提前调控水质。

  1、水黑

  易诱发气泡病,造成鱼不吃料。

  2、水清、水浑

  肥水较难,水质不稳定,天然饵料偏少,不利于滤食性鱼类生长。

  下面和大家详细聊聊冬末春初如何调控水质。

一、深水位、多增氧、巧补肥避免水黑

  春季鱼虾塘水黑较常见,开春后天气多变,水温波动大,塘口水体易滋生适应性强的鞭毛藻,特别是隐藻,造成水体显现暗黑色。对于喂草料较多的塘口,虽说草含氮量低,但大量草料投喂会给塘口带来较多有机碎屑,促进了鞭毛藻生长。

  1、冬季保持2m以上水深,可有效稳定水温,预防水黑。晴天正午及时加开增氧机,也可加速水体有机质分解,减少水黑发生。

  2、可培养多元化藻类,避免鞭毛藻类大量繁殖,造成水黑,应提前补充全溶性有机肥。

冬季水质调控

二、早投喂、避免水浑

  早春气温回升,鱼的活力、摄食能力在逐渐恢复。很多养殖户待气温升高后才开始投喂,可鱼一般开食会比较早,特别是底层鱼类在水位较低的塘口闹食会搅浑水体。提前投喂,减少搅动可减少低水浑。同时早投喂,也能增强鱼体质,提前生长,提早上市。

三、早管理、避免水清

  对于冬季塘口缺乏管理,回温后才开始调控水质,可水体浮游生物早已恢复生长,所以水质调控就偏晚。所以,水质管理冬季不能放松,只要有阳光,没结冰,水体中的生物就会有活动、摄食,此时可少量投喂,以保证体质。

  水体清瘦的塘口,为培养浮游生物,可于晴天补充些可溶有机肥,提高水体稳定性,预防病害,滤食性鱼类的生长也能更快。

冬末春初,提前调控水质。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