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读书的四个诀窍:你都听过,但可能一点都做不到

文/老余


为何要读书?

毛主席在1939年1月延安作的一次演说中,就说得很清楚:

“有了学问,就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

没有学问,就如同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

这句话快一个世纪了,对一日千里的今天还有用吗?过时了吗?

我觉得还有用,还没有过时。

今朝读书的人,仍然是像百年前的那些思想者,站在群山之巅,看到了很多山底下人没有看到的趋势和前景;

今朝不读书的人,也和百年前走在阴沟里的人一样,眼前一抹黑,被现实拨弄一下就动一下,完全看不到远一点的东西。

世界虽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但底层逻辑却没有变,这就像股票行业里一句日久弥新的话:

“市场里没有新鲜事,因为人性永不变。”

所以朋友,读书永远不会过时。

从小,毛主席就对学问的体悟很深,因此促使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读书学习。

比如他19岁第一次到长沙,看到湖南图书馆里楼上楼下的书山书海,他说自己就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子,尝到了新鲜菜的味道,就拼命地吃个不停一样。

我们知道,主席的读书量和对知识的运用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可以说,毛主席之所以能建立那不朽的功勋,与他的读书是分不开的。

那在读书上,毛主席有什么诀窍呢?

我们讲四点,希望对你有用:

  1. 读书,就是在自己的知识框架树上发新芽的过程;
  2. 好书,不能只看一遍,要反复读;
  3. 多想,不然你读再多的书,也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4. 多问,是一条通往真知的捷径。

一点一点来看。

(一)、读书,是在自己知识框架树上发新芽的过程

——“不动笔墨不读书”

这句话是毛主席的老师徐特立的名言,主席也很认同这句话,从年少到年老,他都有记笔记的习惯。

你看他年轻时,一师的同学都不愿意把书借给他,为啥?

因为他总是忍不住在书上画上圈、点、杠等符号,还在书眉和空白处写许多批语。

这样一来,这本书不仅没有美观可言,甚至只能毛主席自己读了,因为上面全是只有他能看懂的“鬼画符”,别人再看这本书时,会严重影响阅读体验。

有时,他还把书中精彩的章节和语句摘了下来,就像现在我们摘录金句一样,更有时会写下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为啥要做这些?

因为严格意义上:

读书,是一个在自己的知识框架上发新芽的过程。

这样一个复杂的更新自我的过程,不做笔记,怎么能完成呢?

毛主席读一本喜欢的书“动笔墨”动到什么程度?

就拿毛主席在湖南一师读书时,在一本叫做《伦理学原理》上下的笔墨功夫来说,你就明白了。

这本书共10万字左右,主席在这本书上的批注就有1万多字。这些批注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三类:

1、有的是赞成作者的观点,批着:“此语甚精”“诚然”“甚切”等;

2、有的是对作者观点表示异议,如“殊未必然”“此处又使余怀疑”“吾意不应以此立论”等;

3、绝大部分是他抒发自己的伦理观、人生观、历史观和宇宙观,以及对原著的各种批判和引申。

除了批注,上面还有大量的圈圈点点、单线、双线、三角、叉叉等等。

读书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知识框架和这本书嫁接起来,长出新的知识之芽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最好的方式,当然就是写笔记、做批注来使新的东西内化。这就是毛主席读书的第一个诀窍:

——不动笔墨不读书。

其实我们现在做笔记的方式比主席那会儿要强万倍了,各种做笔记的app和电子书本身,都比较好地承接了这个功能。

所以,我们看书的场所、能利用的时间,都会比主席那会儿更多。

我们再接着看第二点。

(二)好书,不能只看一遍,要反复读;

很多朋友读书,都会给自己一个任务,比如今年要看多少本书(比如20本书)。

但这个计划即使完成了,也可能一无所获,因为要看完20本,有两种方式:

1、处处挤时间,认真读;

2、最后来不及,翻一遍。

并不是说给自己做一个读书计划不好,只是我们要弄清楚,读书的第一目的:

不是要完成这个看书计划,而是要让「自己的知识框架树上长出新东西」来。

如果没有长出新芽,那翻了20本、40本、100本书,又有什么用呢,还不如去打几把王者荣耀吃几次鸡,起码还能获得一些感官上的刺激。

确实,毛主席极力反对那种贪多求快、不求甚解、不讲效果的读书方式。

主席不仅读书仔细、认真,且只要是他觉得好的书,他会反复读,因为他知道,只有通过反复研读,经过仔细的体会和思考,才能品出作者的本意和真味来。

有些书毛主席读了一辈子,比如《容斋随笔》、《昭明文选》、《韩昌黎文集》、《史记》、《资治通鉴》等,都是他青少年时期精读过的,但这些经典直到毛主席晚年,他仍然会一遍一遍拿起来再读。

每读一遍,他都习惯性地在封面或标题上画一个“小圆圈”,有的书在封面上画了5个圈,也就是说这本书毛主席看了5遍了。

在延安时期,有几本他觉得的好书如《联共党史》、《经济学大纲》、《社会学大纲》,毛主席一读就是10遍。

读书贵在有耐心,毛主席就曾改写过明朝学者胡居仁的一副对联,以作自勉: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抓紧一切时间来读,反复来读,持之以恒地读下去,是毛主席的第二个诀窍。因为:

——温故而知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你看,大道至简,那些深刻的道理,其实就是我们从小耳朵起茧的那些平正通达的普通道理。

(三)边读边想,不然你将一无所获

在读书方法上,其实毛主席有四个主张:多读、多写、多想、多问。

多读,有两层意思:

一个是范围尽可能的广一点,也就是说读得杂一点。

你看毛主席读书,只要是对提高自己、解决问题有益的,没有他不读的。

但你看我们现在很多读书人,都只看自己专业之内的书,但之前的文章非科班出身,如何成为顶级高手?毛主席早就给了我们答案中我们探讨过,这个世界不是用专业来划分的,而是用问题来划分的。

我们读书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某个专业。

第二层就是抓紧时间,毛主席几天时间都不正经吃一顿饭,一是日理万机确实忙,二是他得抓紧每一个空闲时间来读书,你看他的床上,一半地方堆得都是书。

虽然我们没有必要学他老人家读书读得那么疯狂,但一个月少看一部泡沫剧可不可以?一天少打两局王者可不可以?

就拿泡沫剧来说,一集45分钟,一般有30集,这样一个月就能省出1350分钟/22.5小时,一年就是270小时来看书。

让自己的认知之树生长的同时,孩子看到你雷打不动每天按时认真看书,他会不会终于有天以你为榜样,坐在你身边开始翻书,从此一辈子爱上书,与书为友?

我觉得很有可能。

多写,其实就是做笔记写心得,就是上面的“不懂笔墨不读书”,我们接下来说说为何读书要多想?

  • 读书时,为何要多想?

前面我们说了,读书的目的是一点点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在老的地方发新芽。

如果读书时不想,那你让新知识长在哪个枝丫上?那新知识怎么内化成你的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所以毛主席说:

“读书时如果不想,不思考,那读书的过程就只能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什么意思?

说白了,要是读书读文章时你不想,那你就容易被人洗脑。

比如前段时间东京奥运时,有人以爱国之名攻击清华的那个冠军在朋友圈晒过耐克鞋,马上就有人跟风,什么你就烧了那双鞋我就相信你爱国,什么滚出中国... ...

这都是读文章时不思考的人,被别人洗脑、被别人利用了还替别人数钱的典范。

这是多想,我们再看多问。

(四)、多问,是通往真学问的捷径

为什么读书要讲究多问呢?

在毛主席看来:

“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知识范围那么广,你再聪明,知道的东西也不过是有限的那么一点点而已”。

当然了,多问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得打心眼里承认自己还有不足之处,正所谓“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虚心,是因为承认了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无知。

所以,你才没日没夜地看书,才去请教别人。

而骄傲,是因为觉得自己已经满了、到了顶点了、无所不能了。

所以,你觉得已经没必要学习了、请教人了,但这都是个人的虚妄,客观事实是你还差得远,离到顶尖还有很长距离要走,而此刻你的骄傲心却让你停在了半山腰。

客观与虚妄之间存在巨大落差,你不落后,谁落后?

或许正因于此,乔帮主才说出了那句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毛主席提问到了什么程度?

简直到了唯真理是吾师的程度,比如1938年,毛主席将自己读《哲学与生活》的读书心得送请作者艾思奇阅改,并附信说:

你的《哲学与生活》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其中有一个问题略有疑点,请你再考虑一下,详情当面告知,今日何时有暇,我来看你。

此时,毛主席45岁,而艾思奇是不满30岁的年轻学者。

一个是主席,一个是学者;一个45岁,一个30岁。

这,就是毛主席对待学问的态度,不懂就虚心、诚恳地问,而不去管什么身份地位。

——多问,是通往真学问的捷径。

你看现在很多聪明人想要去快速搞懂一个行业,总结出来最高效的办法就是:问这个行业里的10位专家,把他们谈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出来。

相同点,就是这个行业的基础部分,也就是大家的共识;

不同点,就是这个行业最前沿的部分,也就是大家还存在的分歧。

于是,这个行业的过去、现在、将来就都了然于胸了。

(五)、结语

看完这四点,你或许已经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慢!

实在是太慢了:

一边看书还一边做笔记,这本书得读到什么时候?

不仅要做笔记写心得,有的书还得反复读,那一年能读几本书?

但是,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一个月、一年、一辈子读了多少书是我们的目的吗?

并不是。

既然“快”并不是我们要追求的,慢点又有什么问题呢?

除非你是想骗自己,骗自己说其实我很爱看书的,我是很喜欢学习的。

就想快一点,无非就是为了年底给自己说:

——狗骗你,你看我一年读了20本书。

所以,除非你是想骗人,如果不是,读书的快与慢,不应该成为我们关心的问题,因为我们唯一关心的是:

——读了这本书,我是否有新的认知、体会、感悟,这些与我之前的知识框架有什么关系?

退一万步讲,这种方式真的慢吗?

其实一点不慢,你看毛主席,就是用“这么慢、这么累”的方法,一辈子读了海量的书。

当然了,如果你不是想骗自己,而是想骗别人,比如:

在咖啡厅午后的阳光下翻书,只是为了发一个朋友圈;

买书填充办公室,只是为了给客户、合作者营造一个“我是文化人”的印象。

花20分钟,听音频给你讲一本书的框架,只是想成为酒桌上的谈资,让人误以为你学富五车。

... ...

总之,如果你的目的不是为了求新知,并让新知成为你的一部分。

那毛主席的这种读书诀窍确实不适合你。


(完)



相关原创:

非科班出身,如何成为顶级高手?毛主席早就给了我们答案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