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迷信超自然的人特别多?科学研究揭示大脑生理学缺陷

按:为什么在现代社会还有很多人迷信算命、风水、伪气功、特异功能等超自然和伪科学?还有人问,如果这些东西都是假的,凭什么可以在人类社会中流传几千年?还有人言之凿凿的说,很多报道说人吃了蛇肉变为蛇人,所以转基因有害。为什么他们如此没有最基本的逻辑判断能力?仅仅是知识水平低下吗?

依据多项严肃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其实并不在乎逻辑。依据科学研究,人类的大脑生理学结构在先天上就是没有进化完成的“半成品”。如果人类后天不通过科学训练来提升个人的科学素养,将在生理上直接倾向于迷信。很多口口声声说“科学是迷信”“太相信科学也是一种迷信”的玄学修炼者,其实他们本质上属于生理因素导致的脑病理缺陷。

实验表明,经历过科学训练,可以提升科学素养,也就避免了先天性脑缺陷对生活的伤害。如何才能提高我们的科学素质呢?在回答这个问题面前,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并不等同于学历、职称,甚至不等同于科学知识掌握了多少。科学素养其实是一种认知方式。或者说,科学素养是一种做人的道理。

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新的科学知识层出不穷,谁都无法做到精通一切。我们也无需出一个所谓的科学素养的的“标准答案”。之前曾经列出过一些知识点,说只要公民掌握了它们就等于具有了科学素养。结果因为把“阴阳五行”罗列进去,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如果真要列举一些知识点,那可谓是众说纷纭。但我认为,其实给出知识点并不是最重要的,掌握某些认识方式,或者懂得做人的道理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我重复一遍:科学素养是最佳的认知方式,最佳的做人道理。

请问,一个人只有初中学历,他并没有在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那么他能不能具有科学素养?

反过来问,一个人是大学教授,甚至做到了院士这个级别,著作等身。但是他拜南怀瑾为师,还迷信所谓的《量子佛学》,他是否有科学素养?

答案是:这个具有初中学历的人,只要进行思维训练,同样可以有很出色的科学素养。他甚至可以秒杀后面的那个院士。

迷信让你作鬼,科学让你做一个人,一个好人。

为什么一个初中学历的普通人可以秒杀院士?因为这个人掌握了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方式。

这个世界是很复杂的,各种虚妄、迷信、谎言交织在一起,很多伪专家也会冒充科学,一个人如何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呢?他得首先坚定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即确认“科学结论是一元”。在科学结论以外,不承认其他任何结论。比如,世界上除了科学,还有宗教、哲学、玄学、巫学等等,这些都是不同的认知事物的方式,但在知识领域,必须坚持科学认知才是最佳的获取知识的途径。科学不追求真理,真理是宗教范畴,但科学方法是最可靠的。科学在某个知识领域的结论,就是最可靠的结论,至于其他的结论,都不值得关注。

我简化地概括一下:科学结论以外,无结论。

不仅科学结论是一元的,而且我们还要承认,即使是哲学也是层次比较低的。我一贯不支持普通人去专门研究什么哲学。因为没有必要。哲学无所谓正确,因为哲学本身就不具备实证功能,哲学从定义上就没有实证的必要性。当科学进入原先哲学思考的某个领域之后,哲学就要退出。在19末期,哲学就已经跟不上科学的发展,以后这种趋势会愈加扩大。哲学的短板太大了。现在唯物主义辩证法已经是哲学发展的顶峰。以后如果哲学接受科学化,还能延续一段时间,但目前哲学已经“死亡”,甚至可以说谬误居多。事实上我们看见:在许多社会问题上,哲学都是反动的,具有极大误导性的。比如,某位迷信巫术的中科院院士一直鼓吹“坚持哲学”,而不是“坚持科学”。网络上反转基因人士们所有提出的“不安全”的事例,已经全部被科学界批驳倒,他们已经再也提不出任何一个实例,于是就妄想从“哲学”上进行反对。比如,在《道法自然,所以应该抵制转基因?那是你文化太低》一文中,我就揭露了一个妄言哲学的胡说八道的人。

我做这样的概括:任何人文学科,包括哲学,如果企图与科学分离,哲学就必然走向反科学。

我认为,只要掌握了以上两点认识,就算具有了合格的科学素养。


为什么迷信算命、风水、伪气功、特异功能等超自然和伪科学?大脑其实并不在乎逻辑,因为有生理学意义上的缺陷

我们经常说思考问题和做事都要讲逻辑,但事实上,不讲逻辑其实才是大脑的预设。

尽管情绪经常使人做出冲动、不符合逻辑的行为,但是没有了情绪,一个人的行为会变得更加没有逻辑;尽管在评价一个陌生人之前,符合逻辑的决定应该是与这人相处一段时间后才进行评价,但实际上,大脑让我们在见到这个人的0.1秒内,就形成了第一印象;尽管新事物层出不穷,对新事物的评价应该是使用新事物一段时间后才做出,然而大脑经常让我们在见到这个新事物的第一眼,就根据过去的经验,做出好坏的评价……

一个不讲任何逻辑的人

大脑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办法,骗人说“这是符合逻辑的”。

没有情绪导致选择困难

这个人以下几种行为有没有任何逻辑可循?——他经常花一个下午的工作时间来考虑是否要对电脑文档进行分类,以及如果要给文档分类的话,是根据日期、类型亦或其他什么标准来分类。很明显,他的行为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也不符合逻辑。但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

他是美国神经科学家安东尼奥·达马西奥的一位病人。这位病人因脑部肿瘤手术,切除了部分腹内侧前额叶皮质(英文简称:vmPFC)。这块大脑皮质位于我们眼眶正上方、两个太阳穴之间。

手术后的病人的智力跟手术前相比,没什么变化,而且他还是跟以前一样专注和能言善辩。只不过他很快就失去了工作,而他的家人也疏远了他。因为除了前面提到的文档分类的事情,他还经常长时间地纠结与谁共进晚餐,或与谁一起做生意。即使最后做出了选择,然而这个选择对他而言往往并不好。

大脑

达马西奥遇到的另一位病人也是如此,经常做不出选择,最后的选择也往往不太明智。这两位病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部分vmPFC都被切除过。至少可以肯定的是,vmPFC负责我们的厌恶感。

在vmPFC受损之后,两位病人的厌恶感似乎消失了,进而变得麻木。于是,达马西奥推测,厌恶情绪是做出选择的先决条件。大脑非常强大,但它并没有无限的精神资源,以支持我们在每一个日常生活决定中做出符合逻辑的选择。

尽管厌恶情绪无法帮我们做出百分之百符合逻辑的选择,但它至少能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马上帮我们排除掉那些让自己感到厌恶的选择,从而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评价选择、做出正确选择上。这不太难理解。如果我们与某一人合作,但由于他品行有问题,以至于让我们产生了厌恶的情绪,还导致合作失败,那么等到他下次再找我们合作,此时加上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基于厌恶情绪,我们可以很快地选择优先避开他,转而选择其他合作伙伴。如果没有了厌恶情绪,我们则有更大的概率再次选择他。

因此,虽然情绪有时使我们做出不符合逻辑的行为,但没了情绪,我们更容易做出不符合逻辑的选择。逻辑是一项技能,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但是,哪怕是逻辑高手,依旧难以第一时间抵挡大脑带来的“荒谬”判断。

第一印象的形成只需0.1秒

第一印象的形成并非需要3分,大脑只需0.1秒,以及单独的一张脸,就能给出面孔拥有者性格特征的主观判断。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下面这样一个实验。

这位心理学家先收集了1万张真实的面孔,然后召集了245名志愿者来进行实验。让志愿者随机观看25张面孔,而面孔呈现的时间分别有0.1秒、0.5秒、1秒和无时间限制。观看完面孔之后,志愿者要按照可信赖性和吸引性等标准给面孔进行排名。心理学家还会询问志愿者对自己的排名的自信程度,以间接确认他们认为自己的判断标准是否符合逻辑。

实验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志愿者在0.1秒内就已经对面孔主人的可信赖性、吸引性和能力等做好评价,而且对自己的排名都极为自信。为了避免志愿者是仓促做出决定的,心理学家随后把见过的面孔再次呈现给了志愿者,然后这次不给予时间限制。志愿者可以更细致地观察面孔,也可以修改自己的排名。但是只有少部分志愿者修改了自己的答案,其中,可信赖性和吸引性这两个标准下的答案几乎没有志愿者修改。

这个实验说明了第一印象的形成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只需0.1秒,第一印象就能形成。而且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非常牢固。哪怕最符合逻辑的选择应该是仔细观察、调查和证伪自己最初的印象。

一见钟情

心理学家推测,人们之所以能这么快就形成第一印象,可能是我们祖先进化,然后遗传给我们的结果。我们的祖先生活在生存竞争极其激烈的环境中,那时的生活物资也相对匮乏。当遇到陌生人的时候,他们必须马上对他做出判断,而且判断还得尽可能准确,判断越快、越准确的人的生存率就会更高。而与判断相关的基因也更有可能遗传下去,我们也就天生具有快速形成第一印象的能力了。

只不过人类社会发展的速度远超以往。在如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前所未有的紧密。生活物资也远比以前丰富,人们不必再跟祖先那样,一遇见陌生人就是“生死危机”。人类也不断地发展、成长。所以这“一见钟情”的能力倒是派不上太大的用场,有时甚至还成了阻碍。

尽管大脑总是让我们做出不符合逻辑的选择,但这些选择往往是正确的,因为逻辑跟事实并不对等。因此,我们不必过于在意自己不符合逻辑的行为。也不必苛求大脑,让它始终使我们的行为符合逻辑。有时,一些不符合逻辑的行为反而是正确的。

来源:大科技

附录:

原来我的大脑有这么多天生的设计缺陷

“ 我们有时候会因为被愤怒冲昏了头脑,而干出一些不可思议的行为。比如,热恋的时候,我们看到同性和伴侣聊天就会嫉妒心起,有时甚至会大打出手。那些时候,其实我们的大脑已经被原始大脑所主导,新近进化出来的高级大脑没能阻止原始大脑的行动。”

在进化的过程中,祖先们不断面临新的环境和挑战,这促进了我们大脑的进化。为了应付复杂任务,产生了前额叶。因为大脑是连续进化的产物,所以只能在旧有结构的基础上做改良,而不能推倒重来。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有一个有趣的假说。“三位一体的大脑”(triune brain)假说是Paul MacLean 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理论。此理论根据在进化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将人类大脑分成“爬行动物脑”、“古哺乳动物脑”和“新哺乳动物脑”三大部分。

人类的头颅

简单地说,“新哺乳动物脑”控制着认知功能,包括语言理解、学习和记忆、推理和计划等等;“古哺乳动物脑”关系着社交、互惠和育儿等从早期哺乳动物就开始具备的行为;“爬行动物脑”则与保护领土、仪式化和其他类似的爬行动物行为相关。

所以说,人类的大脑不是一蹴而就的整体设计的产物。我们在进化上比较新近的“新哺乳动物脑”拥有强大的计划、决策和认知能力,但是我们的“古哺乳动物脑”和“爬行动物脑”却总是无法在一些原始诱惑或恐吓面前做到淡定。正是因为我们大脑中的这些原始“模块”的存在,我们的高级脑结构需要不断地抑制原始大脑所控制的冲动的想法和行动,并发展出一些挽救性的措施。

前额叶皮层是人类大脑最高级的部位,负责控制大多数认知的过程,以保证复杂行为被有序、适度地执行。其中,行为抑制(behavioral inhibition)是一项重要的“刹车”机制。它通过调整认知和运动过程,最终阻止某些外显行为的执行,包括运动抑制、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和冲动控制。如果前额叶不能正常启动行为抑制过程,将导致冲动、强迫和注意缺陷(例如,ADHD)等症状。

所以,我们会听说某些人在前额叶损伤之后,会变得冲动易怒,有暴力倾向。这同样也是为什么很多“脑子不太好使”的人会倾向于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举动。这里的“脑子”不太好使,主要指的是人家前额叶的功能低下。

关于大脑的这一缺陷,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都会深有体会。比如,我们有时候会因为被愤怒冲昏了头脑,而干出一些不可思议的行为。

某些由原始大脑所控制的行为,甚至已经深深地“编码”在我们的大脑之中,我们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克服这些想法。比如,你面前有一条毒牙被拔掉了的小蛇,你敢用手去抓么?虽然你的高级大脑的强大认知能力让你确信这条蛇不会对你造成伤害,完全不用担心,但是你的原始大脑却根本不理会。

如果你多接触这些无毒的蛇,多抓它们几次,久而久之你就不会怕了,这叫去敏感化。去敏感化就是我们的高级大脑试图“说服”原始大脑相信某些刺激是对人无害的方式(哎,原始大脑就像一个呆板倔强的小宝宝)。

所以说,人类的大脑不是被“设计”的,而是进化而来的。如果硬要挑毛病的话,我认为最大的缺陷就是各个脑区在进化史上出现的时间不一致,导致后期出现的脑结构不得不“将就”先前出现的脑结构,进而导致大脑的工作方式不够完美。

来源:南方人物-丁香公开课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