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你只看到了她的婚姻不幸,却没有看到他的悲剧人生

我是阿瑞,分享女性情感和成长感悟,点击上方关注,和我一起提升自己,努力成长!

图片来源网络剧照,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1

看《梦华录》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赵盼儿在面对欧阳旭背叛时,能那么清醒?

哪怕她也有不甘,但是很快她就擦干了眼泪,想清楚了解决之道。

等到去了东京从欧阳旭那里亲自证实后,她立即想到,要为自己争取权益。

她的这种姿态,可太让人佩服了。

因为,不管是影视剧还是现实里,很多女生都是糊里糊涂的!

有的人会各种退让、摆低姿态求复合、也有的人就那么算了,觉得被骗就被骗了,自己就离开了。

她们根本不知道要去争取一下自己的利益。

类似这样的桥段,《知否》里也有。

《知否》里的盛淑兰演绎的,就是一段不断退让的路。

因为在盛家长房老太太得知孙志高和妓女有了孩子后,问了盛淑兰一句话:

你愿不愿意抚养这个孩子,以后在孙家过下去,以后也算有个丈夫。

盛淑兰哭着说,自己不知道。

是啊,她怎么知道呢?她一个被家族保护那么好的女孩,哪里知道怎么办?

最终,为了摆脱这段不幸的婚姻,盛家付出了金钱的代价和世人的唾沫星子。

这两个案例,从本质上讲,都是在说婚姻——尤其是女人的婚姻。

只不过《知否》更往前推进了一步,说到了婚姻里的家族(因为时代背景)和市井小民的挣扎。

这带给女性的启示是:

婚姻能不能处得好,除了男人本身,还有他身后的父母、长辈会不会干预。

在这两部剧里,这种干预都比较多,现在也有。

所以,对于女生而言,不管你遇到了什么样的男人,自己都要有点儿脑子。

不然,就只能寄希望于那个男人是个好人。

显然,孙志高和欧阳旭都没有变成一个很好的官人。

欧阳旭被高官和亲仆劝退,而孙志高则被亲母和众人的捧杀变成了一个满嘴“有辱斯文”的贪婪之人。

前者我们从各自戏文里都有察觉到。

而后者其实对于普通大众更具有启迪意义。

因为从本质上看,我觉得孙志高这个人物塑造得更加饱满、立体,接地气。

2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孙志高会变成那样?

或者说他是如何一步步从天才少年沦落到成斤斤计较的市井小民的?

当然,这里不是说为了洗白孙志高。

而是我们要去看,在盛淑兰和离的这场戏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先来看看孙志高的生存环境:

寡母抚养幼子长大,靠着浆洗缝补过生活,幼子终于在十二岁中了秀才。

在此之前,母子二人的艰辛不言而喻。

而盛淑兰的父母那么纵容孙家,其实有多种原因。

我想,最开始她们看中的,大概就是孙志高是个潜力股。

12岁考中秀才的少年,有多么少见。

如果不能理解,可以稍微了解一下历史。

近代的大人物,如梁启超、蔡锷均也是12岁考中秀才;远一点的,如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自小就是神童,也是12岁考中秀才。

这要是放到现在,就像一个小县城里出了一只金凤凰。

小县城的人都觉得,这只凤凰以后能飞黄腾达。

我想,在剧中,不止是盛家,估计在宥阳有很多人家都会想着要让这个年少成名的孙志高当女婿吧!

这个和盛长柏差点被榜下捉婿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长柏高中是更高的级别而已。

所以,盛家长房自然不会让这个好机会错失。

毕竟盛纮他们一家是远在东京府的,盛家长房却要一直为他们提供金钱支持。

而王大娘子一向与盛家老宅的人不睦,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她看不上商人。

如果孙志高能实现阶层的跨越,那么于自己(盛家长房)而言是有利的。

这样,才有了盛淑兰的母亲不断讨好和盛淑兰不会反抗的局面出现。

3

那么,孙志高的天才之路究竟是怎样没落的?

首先,孙母觉得,算命先生说自己儿子是大相公的命数,对此就深信不疑。

于是逢人就絮叨这句话,一直把孙志高架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上。

这跟现在养小孩是一个道理:

如果一味地捧杀,也没有人告诉他正确的是非观,这个孩子大概率会被养废。

顾二叔的年少时期的浪荡,就是被捧杀的案例。

孙志高也是如此,只不过他所遭遇的不是像小秦氏那样高级别的捧杀,而是市井小民的捧杀。

但是这其实在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别。

尤其是,当盛淑兰嫁到孙家,还带着那么多银钱和铺面,就再次让孙志高笃定,自己真的达到了那个高度。

于是,他就开始接受众人的吹捧,留连烟花场所,不再刻苦努力了。

曾经的刻苦努力、求学上进是他;如今的寡廉鲜耻,索取无度也是他。

刚好,身边也没有人规劝(剧中没有展露)。

这怎么看,都是另一个《伤仲永》的故事:

天才和神童,如果没有在合适的环境里成长,不去真正付出努力,大概率的情况下会泯然众人矣。

这就是孙志高的人生惨剧。

如果说,你觉得孙志高能一下子看破金钱的幻象,我觉得,太难了。

《天道》里,丁元英对王庙村扶贫的看法是:井底的人扒上井沿,看了一眼,又掉了回去。

这也是孙志高和孙母扒拉着井沿看到的第一种景象。

他们还没有真正见识到像盛长柏高中时带给家族的荣耀;

还没有真正体会到那种成就感,就已经醉心于自己看到的第一层景象了;

自然,就不会再轻易撒手。

蒋方舟说: 人一旦堕落,哪怕是短暂的几年,上帝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收走你的天赋和力量。

从来都是由奢入俭难,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一致的。

孙志高从此,把那些曾经看不起他的人的吹捧当成了寻常,一味地贪图在温柔乡、富贵梦里。

他以为那些对自己曲意逢迎的人就是好人。

可是,当他一无所有时就会明白,原来唯一能依靠的,还是自己当年的努力啊!

4

再看盛淑兰的婚姻,我觉得,她是悲惨的。

在那个局面里,她只能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因为她软弱;或者说,因为她就没有见识过人间的豺狼;

自然也就不知道如何跟豺狼搏斗。

所以,这个故事里没有赢家。

如果盛淑兰早早地懂得了一些应对豺狼的招数,就早早地抽身了。

如果孙志高以后的人生不再努力、奋发读书,只一味守着钱财消耗,也会坐吃山空。

有些道理,有些技能,宁可自己会而不用,也不能不知道。

盛淑兰和离成功后,明兰和祖母又开启了小复盘:

祖母说:过日子,别有什么波澜,一眼望到头,那是最好的。

明兰却回道:可是祖母,这世间万事,岂能如意。

就拿孙家来说吧,寡母洗衣,童子中试,这在大伯娘心里,就是好人家,谁能想到淑兰姐姐却如此收场。

可见,不管是高门显贵,还是小门小户,都要用心经营、步步小心,最后才能和和睦睦的。

深以为然。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点个赞吧!你的每一分支持都是我前进下去的动力哦~

-END-

-转发、点赞、点在看,都是爱-

往期精彩推荐:

《知否》林噙霜:明明能继续享受爱情红利,她为何要和盛纮翻脸?

《知否》这个7分钟的名场面,把盛明兰的一生都给贯穿了

《知否》:明兰管家是个名场面,不只是暴露心机这么简单

《知否》:我们都被盛明兰“骗”了,她才是那个最不懂爱的女孩

作者介绍:

手执烟火以谋生,心怀诗意以谋爱。我是阿瑞,分享一点对于情感和生活的思考,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是阿瑞同学,和我一起成长!

举报
评论 0